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6

分卷阅读186

    跟随的吏员、府兵可以去吃吃喝喝,而他自己就借口妻孝在身,回避了酒宴等等,除了美人,其它礼物皆笑纳了。

    林海回到扬州时候,瘦西湖上恰巧惊霰茫茫,天地间浑然一色。寒霰打在脸上,不仅叫人觉得刺痛,那化了的冰水顺着皮肤浸到骨头缝儿里,冰得人浑身觉不到一丝热气。

    进了扬州城,林海叫了随行巡查领御史衙门府兵的张千户上前,背侧了大半个身子,说道“张千户,这一路辛苦了。天寒雪大,你率兵士回营就好。”

    张千户赶紧拱手说道:“总要送了大人回府衙才好。”

    “无妨,你留一队甲兵予我就好。”然后示意林谨。

    林谨赶紧上来说道:“张千户,我家老爷已经安排了酒宴与随行的兵士们,还要千户大人多管教兵士,莫出了差池。”

    张千户知道这酒宴也是御史衙门每次巡查回来的惯例,酬谢兵将一路辛苦。遂对林海一拱手,“谢大人体恤了。”留了一队二三十人的兵士给林海,自带其他人归营了。

    林海裹紧身上的披风,林谨吆喝着跟随的家丁、兵士,一行几十人,带着数辆大车,顶风冒雪,回到了巡盐御史府。

    林谨把车辆交给林谦接手,自己带着家丁和兵士去酒楼欢宴一场。

    林海回到自己常住的内书房所在院子,见贾琏和黛玉已经侯在厅里。黛玉见了林海,欢喜地扑上去,“爹爹,爹爹。”

    林海赶紧伸手止住她,“莫过来,爹爹身上凉呢。”解了披风顺手递给等候的归荑。

    贾琏上前施礼,“姑父总算回来了,表妹这些日子想念姑父,才还要去府门接您呢。”

    林海坐定,捧着热茶暖手,笑着对二人说:“在这里等就好了,今年这天冷的早,冻的厉害,着凉了就不好了。”

    黛玉站在林海身侧,几个指头轻揪着林海的衣袖,目不转睛地看着林海,不肯离开。

    林海暖了手,摸摸小姑娘的头发,“这些日子,爹爹不在家,有没有好好吃饭?”

    黛玉红了脸,低头小小声说:“都有的。”

    贾琏就笑着插话说:“表妹想您不肯好好吃,我哄她说要是您回来看她瘦了,就要送她去京城了。”

    黛玉就扬起小脸,“爹爹,您看,玉儿没有瘦,后来有好好吃饭了。”

    林海摸摸小姑娘的笑脸,“好,好,没瘦。还是琏儿有法子。”

    归荑过来说:“老爷,热水准备好了,老爷可以盥洗沐浴了。”

    林海站起来说:“你们表兄妹继续对弈,一会儿一起吃饭。”

    二人站起来,林海摆手让他俩自在下棋,自己带了归荑离去。

    第145章 林海8

    林海和贾琏、黛玉三人围坐饭桌, 一起吃饭, 热汤热饭下肚, 林海才觉得连日的寒气发散了一些出去。看黛玉也不再数着米粒吃饭, 心情大好。这人啊,要每天多动动,动的多了, 自然吃的也多, 身体慢慢也就壮实了。

    归荑候着三人吃了饭, 才过来禀报,“老爷,二管家说周先生等着要见您。”

    林海放下手中的茶盏, “琏儿,你和玉儿先回去吧。”

    贾琏和黛玉看林海有事, 就站了起来。林海伸手拿过黛玉丫鬟的披风, 仔细给黛玉围好,“乖玉儿,爹爹忙完,要是还早, 就过去看你。”

    “爹爹不用去看玉儿了,爹爹早些安歇,玉儿明早过来和爹爹一起吃饭。”

    “好,好。玉儿也早点安歇。”林海有叮嘱黛玉的丫鬟, “你们也多小心点, 仔细照顾姑娘, 莫着凉了。”

    看着贾琏带着人和黛玉一起出去了,林海才裹了披风,沿着回廊走去前面书房。一路只见寒糝如絮,纷纷扬扬,青瓦也覆了一层。有人走过的地方,踩出泥土砖石的原色,远一点儿的花木都无奈地在寒风瑟瑟蜷缩,不见了夏日舒展的妩媚的婆娑枝条。

    林海感受着寒风,心里叹气,这天冷的奇怪,怕是北方会出现雪灾了。心里一边不着边际想着,一边加快了脚步。

    守在外书房院子里的小厮,见了林海过来,赶紧跑过去迎,“老爷,周先生和赵先生在里面等着呢。”说着话,有跟着林海往回走,探前半个身子,给林海开了门,挑起门帘子。

    外书房已经燃了碳盆,林海进去就觉得热浪扑面而来。把披风解下来,顺手递给跟着的小厮。周先生和赵先生见林海进来,站起来招呼道:“如海”,“东翁”。

    “玉麟,匡明”,林海忙与二人回礼,请二人就坐,待小厮给自己端了茶上来,林谦得了自家老爷示意,立即就带着众人下去了,关严实了门。

    “匡明回来几天了?一路可还好?宗文在京怎样了?”

    “前晚到的,想着东翁该回来了,就没再打发人送信。路上还算顺利,宗文留京都挺好的,帮着林诚收拾宅子也便利些。”

    “匡明一路辛苦了。多亏了有你们几个帮着我的,不然还真是难为。京里可顺利?”林海出去巡差,与留在御史衙门的幕僚赵玉麟,差不多是日日通消息。京里的消息反倒大半个月没收到了。

    周明就先和林海、赵麟说起京中的局势。“太上虽让了大位,可是不想放权给今上。琐碎事儿、难事儿都踢给今上去办,听说太上的身体也将养回来了一些。朝廷的内阁、六部也多是看着太上的眼色行事,对今上阳奉阴违都算是好的,更多的是对今上的话,要加问一句太上怎么说。”

    “看来现在是今上最难的时候了。听说皇后的父亲是在翰林院?”

    “是。今上做皇子时母家不显,皇子妃也就是太上随便指的,四品的普通翰林学士。在翰林院修史,听说也不是能扶植起来、帮今上的人。”

    “那翰林院对今上如何?”

    “礼部是大赞太上禅位是尧舜之举,现在是恭敬着太上、跟着今上的态度。翰林院与礼部一致,就是礼部和翰林院没什么太多权利,只在言论上声援今上罢了。”

    “勋贵呢?”

    “多是跟着太上的。”

    林海皱眉,看京中的局势,也不是那么好混的。三人也不说话,各自捧着茶盏,都借着喝茶思量。

    最后还是周先生笑了笑,拱手道:“我和宗文还遇到了个巧宗,婚事成不成还要东翁自己拿主意。我就是为这事儿回来的。”

    林海听周先生这样说,心下放松了点儿,“我就知道凡事托付你们,就没有不成的。”

    “也是东翁气运使然。我们到京后,先去了东翁的座师府上投帖,然后去东翁的房师、翰林院掌院李老大人府上投拜帖。大概老天看我们心诚,李老大人见了我们。”

    林海点头,自己多年没回京城,有些人家进不去也是正常。

    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