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1

分卷阅读171

    贾琏下差回来,凤姐把单子递给贾琏。贾琏看了许久,方道:“老太太这是要我们以后照应着宝玉他们呢。”

    “侯爷,老太太就是什么都不给,难道他们求到门上,还能一点儿也不管?”

    贾琏想想也是的。

    老太太和父亲,唉……为了荣国府,哥哥夭折,母亲早逝。老太太殚精竭虑了二十多年,荣国府不仅没发扬光大,还要在她身后被收回,不知老太太见了祖父会怎么说!自己父子没得到荣国府,好在父亲有了荣国侯府,应该也可以向祖宗们交代了。可贾政父子呢?二太太呢?夫妻流放,珠大哥哥、元大jiejie都早逝了,也不知道二房以后会如何。

    贾琏叹息一阵子,说:“凤儿,明天下衙,我带人过去看看吧。”

    凤姐点头,贾琏是贾母眼前长大的,心软的人,总比冷漠无情的人好。贾母活着看荣国府这样的下场,什么报复都是多余的了。

    贾琏去了贾府,贾母已经在弥留之际,听到鸳鸯说贾琏来了,眼里就迸发出光彩,鸳鸯赶紧请贾琏进去。贾母看着贾琏,咳咳几声,喉咙里咕哝着,不甘不愿地撒了手,犹不瞑目。

    贾琏看着府里没一个能撑起来的,只好硬着头皮,自己带人cao办贾母的后事。。好在贾母的寿材、寿衣等是早准备好,鸳鸯把贾母为自己留的发送银子交给贾琏,就站去宝钗的身后。贾琏为着服丧、请假的事宜,特意去了礼部。礼部给的答复是,贾赦兄弟分家,贾赦另立一支,祖产祭田都归了贾政,贾琏不再是承宗嗣孙,但仍然是贾母的孙子,要守孝一年。贾兰为贾代善一支的承宗嗣孙,需要守丧三年。贾母其余的孙子如宝玉、贾环,孙女迎春同贾琏一样守孝一年。

    在户部判定了贾琏是贾母孙辈,需要守孝之后,贾琏和凤姐应了红玉的请求,派贾芸拿着林之孝夫妇的身契,找去应天府,说明这二人是侯府借去帮忙的奴才。应天府收了些人情费用,查实二人无违法之事,很顺利将人交给了贾芸。林之孝夫妇经此事,对贾琏和凤姐再无以前的心态,就是林之孝对贾芸,也退避三舍,甘愿跟在贾芸身后做三管家。

    侯府得了这二人,贾琏觉得办起事情来顺手得很,凤姐也感觉到,多了林之孝家的一人,减了不少事情。对着莹姐、葳哥就是一番教诲,无非就是人得有真本事,一技傍身,到哪里都能过好。就是做管家做好了,换个地儿还是管家。

    凤姐和黛玉都因为怀孕而没去祭拜贾母,倒是湘云去贾母灵前痛哭一场后,然后就回家照顾病重的夫婿去了。史家兄弟为湘云精挑细选了世家子弟卫若兰,不知是不是湘云命硬的缘故,婚后不到一年,卫若兰就沉疴难起。

    贾母停灵七天就由贾琏带着宝玉、贾环、贾兰送去金陵落葬,一个是天气渐热,再一个是除了史家兄弟和贾氏的族人,无人去吊唁、祭拜,与秦可卿去世的吊客如云场面,如天地差异。贾琏也不肯冒着圣人处罚荣府之不韪,去大肆cao办贾母的丧事。而荣国府里的奴才早都被发卖了,空荡荡的夜里,只有贾琏带去的侯府家丁和几个守灵的孙辈,越发显得渗人。

    户部在贾琏起灵之后收回了荣国府,惜春跟着妙玉去了江南,再无音信。宁荣街也彻底地沉寂下来。时不时的,有贾氏的族人,到荣国侯府打秋风,贾芸均以另立一支拒绝。凤姐交代的好好的,哪些人不思劳作,专等着吃族里救济,然后打着宁荣二府的旗号,不知道做了多少恶心事。贾府孙辈都是心软之人,就是贾珍也只是在自己府里胡闹,那些恶名,多少是这些族人闹出来的。

    有的族人不甘心,在贾兰等人回来后,闹到李纨母子门前。贾兰索性请了官府,以贾政临走之前的留书,由外祖帮着离了贾家宗祠,也独立出来。而二房的宝玉、贾环、贾兰,也去官府立了分家文书。

    不等贾琏从江南回来,宫里传出中风了几个月的太上皇的驾崩消息。随之是朝廷的一次大洗牌。在这样的朝局动荡中,凤姐和黛玉先后生了儿子。等贾琏孝期结束,大皇子和二皇子的争斗已经是趋于白热化,不过三五年的时间,二个皇子就走了前朝旧路,拖累得皇后娘娘缠绵病榻,而三皇子却在八岁上出痘丧命。三皇子的夭折,导致了皇后追随而去。

    圣人才为自己的大权得握,高兴了没多久,就先是二个成人的儿子,斗得你死我活,然后是三皇子夭折。郁郁之下,在掌权的十三年后,不得不立唯一的四皇子为太子,遗命程荫辅佐幼帝。

    凤姐穿戴着国公夫人的衣饰,看着高高上坐的太后,谁能想到呢?!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样,

    一个拐点,不知道谁得了机缘,一飞冲天;

    也不知道,是谁成全了谁;

    更不知道,谁成了谁的踏脚石。

    第135章 巧姐的番外

    巧姐的番外

    贾莹觉得自己像是做了一个梦,一个很奇怪的梦。梦里自己是在荣国府里出生长大的, 荣国府的大观园, 都历历在目……然后, 然后抄家以后, 自己被拐卖了,后来被一位夫家、曾与外祖家连宗的刘姥姥救了。她还曾经给自己取了乳名巧姐的,母亲曾经周济过她的。最后自己嫁与了刘姥姥的外孙儿, 成为了农妇。

    梦境是如此地真实, 一切的人和物,包括祖父、父亲、平姨娘都对得上,唯独母亲对不上。

    ——梦里的琏二奶奶很忙, 要忙着管家,和那些管事媳妇扯皮;要哄衔玉出生的堂叔, 比哄自己还上心;要在曾祖母的身边凑趣, 说笑话,哄老人家开心。

    贾莹看着这样的母亲,都替母亲累得慌。

    在自己的记忆里, 什么时候, 母亲不是慵懒地、得体地、闲看着别人忙碌呢。家里的任何管家、管家媳妇, 每个人都是该敢什么, 就去干什么的, 没谁敢和母亲顶嘴, 也没人敢推诿母亲派下去的活计。否则不用母亲出手惩罚, 父亲就先会又打又罚的。

    等自己稍微大一些了, 母亲美名其曰,锻炼自己的能力,就打发自己跟着林表姑,学习管家理事的。

    母亲最忙的事情、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读书。先是和自己一起启蒙,然后和自己姐弟一起听夫子讲课,向林表姑请教。

    还有最对不上的,梦里的母亲放印子钱。这怎么可能呢?

    ——母亲从来教导自己姐弟们的就是要遵纪守法。不仅仅是自己姐弟,就是父亲,也常被母亲念叨守法的。

    至于家里的家仆、管家媳妇、丫鬟、小厮,等等等,所有的人,都要按着家规行事的,没谁敢挑战母亲,上夜喝酒、打牌、聚众赌博,要是有这样的事儿,不被母亲打废了,也得被父亲发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