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4

分卷阅读154

    来了,“姑娘,”宝钗看了文杏那表情,就知道定是在伤心了。

    算了,我过去看看。扶了莺儿去薛姨妈那里。

    薛姨妈见了宝钗进来,赶紧把眼角搽了搽,“我的儿,不是去你姨妈那儿,怎么就回来了?可是有什么事儿?”

    宝钗给薛姨妈道了万福,挨着薛姨妈坐下,同喜赶紧给宝钗倒茶,宝钗接过茶盏,把莺儿和同喜等都打发了,悄悄地在薛姨妈的耳边说:“妈,您听我说啊,姨妈家遇到大事情了。”

    薛姨妈惊讶地捂着自己的嘴看宝钗。

    “姨妈家修省亲园子动了林姑娘家的家产。按律林家绝户后,有一半的家产得归朝廷的。圣人派了户部来人核对呢。”

    薛姨妈松口气,“要是还回去一半,你姨妈有的。”

    “妈,哪里是还一半啊。刚刚姨妈找我去,就是想让我说动林姑娘出面,允朝廷让姨妈家以后再还她的那一半。”宝钗的唇角露出讥诮的笑。

    “妈,你看着吧,姨妈今晚不来和您借钱,明早也得来的。”

    薛姨妈有点犯愁,“修园子已经借了几十万了。”

    宝钗看着失言的薛姨妈,薛姨妈尴尬地笑笑,“你姨妈说了是借,以后会还的。”

    “妈,”宝钗不知道说什么好,“还,拿什么还?”

    “有娘娘呢。等娘娘有了小皇子……”

    宝钗不等薛姨妈说完,“妈,就是有了小皇子,那个皇子能给外家几十万,用来还债的?妈,现在不是几十万了,还有林家的呢!”

    “林家的急什么,暂时不还又能怎样?”

    宝钗想不明白,自己的亲妈怎么就那么信王夫人。“妈,才刚女儿过去,听珠大嫂子说:大老爷把黛玉许给吏部侍郎家,她那公公是今上跟前的心腹人。女儿想啊,就怕以后皇子还要讨好他呢。不然就以姨妈惯常对林姑娘的性子,怎么会想着让女儿找黛玉讨情面。”

    薛姨妈就呆在了那里。

    薛姨妈嫁去薛家后,久居金陵,对姑苏林家当然是知道得清清楚楚的。未嫁人的时候,自己到贾府来看jiejie,也与贾敏见过。那贾敏人美性傲,仗着国公爷,没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自己是看着贾敏十里红妆地嫁给三代列侯出身的探花郎,富、贵、人、才,占齐全了。不知道多少人和自己一样,在心底暗暗羡慕贾敏,恨不能替了她去。

    都说美人薄命,换薛姨妈的说法是命里注定那么多,早享受了,就早完了呗。那时当家的接到贾敏过世的消息,还去林如海那里吊唁呢。等薛姨妈带了儿女进京城,姐俩还为林家的事儿,好好说笑了一回儿呢。看那病秧子一般的林家姑娘,和她那娘一样的都看不起人的小性子……如今jiejie倒给这病秧子逼上了门。

    jiejie真是越活越没出息了。

    宝钗看着薛姨妈脸色变幻,等了许久许久,见薛姨妈拿起茶盏要喝,“妈,我给您换热乎的。”

    薛姨妈欣慰,还是女儿好,知冷知热的。丈夫还说过以后遇事多问问宝丫头呢。

    “我的儿,你姨妈再来借钱怎么办?”

    “不借。那是个无底洞。mama想贾家那么多人,吃穿用度一年得小万两银子去,还有宫里呢。前些日子,我陪着珠大嫂子和探春一起管家,那宫里的奴才,时不时的就来借几百两。”宝钗贴着薛姨妈耳边说:“鸳鸯偷偷拿了老太太不用的当当,换银子给宫里的。”

    宝钗也换了热茶,“妈,您说多少能填够了?”

    “可要是不借?咱们还得靠着贾家啊。”

    “妈,依着女儿,趁着二哥在这里,把咱家的宅子收拾了。这么多人挤在贾家这小院子里,嫂子和哥哥天天这么闹,不知道有多少人看笑话呢。连带着姨妈也没脸。再说了,咱们就是搬回去住,难道有事情,姨妈能不帮手吗?”

    “可是搬回去?你和宝玉的事儿,说了这么久了……”

    “妈,您当姨妈是和您一样啊!看看珠大嫂子被揉搓的,再看看凤jiejie,宝玉到现在连个秀才还没得,先生都被他那什么‘禄蠹’,气得辞了馆。”

    “可是我的儿,你不选宝玉,这婚事就白耽误在贾家了。”

    “妈,您信女儿不?”宝钗见薛姨妈点头,“妈,我已经和姨妈说了您病了,要是她打发人来,女儿去挡了。您千万莫过去见姨妈。可成?”

    薛姨妈点头允了,叫同喜去请郎中来,只说是头痛、头晕,薛蟠听了忙忙去请郎中去了。

    第122章 红楼122

    122

    鸳鸯回去和贾母说王夫人要她去看晴雯,并说待晴雯好了就接进来, 还管着宝玉屋子白日的事儿。

    贾母冷笑, “鸳鸯啊, 你太太的心眼啊!算了, 你带人去瞧瞧晴雯,不管怎么的,先接回老太太这里来。赶紧去吧。”

    贾母甚是喜爱晴雯的伶俐样, 偶尔看着还有一些像自己的女儿。手巧, 这一府的女孩子就没有比她针线活好的。可惜呀,投错了胎。自己活着还能护着一二,等自己哪天去了, 看老二媳妇的样儿,必是不能容下的。

    贾母转着念头, 想着宝玉屋子里, 得有这么个厉害人震着。可以后宝玉娶亲了,晴雯必是没好着落的。贾母翻来覆去想了半下午,到了傍晚就觉得头疼头晕起来。

    鸳鸯带人把晴雯安置在自己白天歇息的屋子里, 听说贾母不舒服, 匆匆和晴雯说了几句, 晴雯摆手让她去照顾老太太。带鸳鸯和人出去后, 晴雯忍了一路的咳嗽, 终憋不住了, 扯过被子, 蒙头就是一顿猛咳。直咳的眼泪鼻涕齐流, 才掀了被子透气,觉得心里的石头去了五六分。

    鸳鸯从屋子里出来遇到匆匆赶过来的王夫人,王夫人劈头问鸳鸯,“老太太如何了?”

    鸳鸯回来还没见到老太太呢,哪里敢这样回话。鸳鸯施礼恭敬,忖度着小心地说:“还是要等太医来看。太太先请进去吧。”

    王夫人忍了责问鸳鸯的话,心里想着:老太太莫非是想借病,就躲了这事儿?又不好把话问出来,急急进屋去看贾母。

    鸳鸯伺候着王夫人坐下,又点了小丫头上茶,自己去里间看老太太。

    “老太太,你觉得现在如何了?”

    贾母睁眼看看鸳鸯,不想说话,但还是勉强说:“头晕。”

    鸳鸯就知道老太太必是有想多了事儿,慢慢劝着,“老太太,莫想那么多,您老得为宝玉和娘娘保重呢。”

    贾母略带点笑意,还是鸳鸯这孩子懂自己的心思。弱弱地问,“接了?”

    鸳鸯点头,“老太太莫cao心,万事都好着呢。”

    贾母听鸳鸯的话,紧张了半下午的心情,松弛下来,觉得头也不那么晕了。鸳鸯趁机提高声音说:“老太太,太太来看你,来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