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填房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50

分卷阅读250

    轻声走进了屋子,来到专心致志的慧姐儿身边。

    她的手里还拿着一本书,正是慧姐儿刚刚说起过的,她原本是要拿过去给慧姐儿的,但是看着眼前她神情凝重的模样,一时不敢说话。

    后退了两步,她悄声问起了侍候康哥儿的丫鬟菊香,“这是怎么了?”

    菊香左右看了看,小声地回答道:“刚刚你还没来的时候,老爷不知怎的,一下子就吃掉了太太十五个子,如今太太正想法子呢。”

    “姑娘和少爷们便都跟着紧张了。”

    梅香瞬间明白了,她悄悄地将手里的移到了背后,聚精会神地等待起来。

    陈世文慢条斯理地,又下了一个白子截断了刘玉真的棋路,然后端起茶盏饮了一口。等了一会儿见刘玉真还在托腮思索,便道:“真儿,到你了。”

    “娘!”瑾哥儿扯了扯刘玉真的衣裳,“爹爹说到您了。”

    “娘到您了。”瑜哥儿也道。

    在夫子处学过一些,略有些懂得棋艺的慧姐儿和康哥儿没出声,相比较苦苦思索的康哥儿,慧姐儿还有些担忧地望着刘玉真,不过也没有开口打扰。

    刘玉真此时已经意识到不对劲了,不由得抬头狠狠地瞪了对面那人一眼,不过除了引起他更大的笑容外没有多大的用处。

    “娘?”瑾哥儿见刘玉真好一阵子不动弹,有些奇怪地问。

    “哎呀,”刘玉真叹气,略有些苦恼道:“娘好像要输给你爹了,若是娘输了,那可怎么好啊?我可不会背。”

    “娘,我替您背!”康哥儿立马回答,“我都会背。”

    “娘,我也会,我替您背,不让爹欺负您。”慧姐儿在说的同时还不满地看了陈世文一眼,显然聪明的她已经看出些许端倪了。

    “我,我!”瑾哥儿和瑜哥儿也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地回答,“娘,我也会!”

    瑜哥儿还突然冒出了一句,“……不亦说乎!”

    逗得刘玉真哈哈笑,得意地看了对面一眼,搂着瑜哥儿道:“对,不亦说乎,好孩子你可得好好学,将来赢过你爹。”

    于是没多久,屋子里便传来几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背诵起的声音。

    刘玉真一边含笑听着,一边凑近了陈世文耳畔小声道:“你之前是不是故意的?故意让我赢?”

    “没有的事,”陈世文不承认,“你只是轻敌了而已,若不是在吃掉我的白子后松懈了,这一局我是不会赢的。”

    “是嘛……”刘玉真怀疑。

    “当然!”陈世文肯定道,而后也学着她凑近了小声道:“不过真儿,几个孩子认了罚,可是你却毫无表示这可不好,你可是常说为人父母要说话算话,给孩子们做表率的。”

    “你这番输了,可有想好如何赔我?”

    这人,得寸进尺了还。刘玉真白他一眼,“你想要什么?说好了太难的可不行。”

    “不难,”陈世文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你可还记得,之前在老家的时候你说要做身寝衣予我的,如今过去了几个月,做得如何了?”

    刘玉真:“……”

    糟糕,后来事情太多,忘记这回事了。她脸色微红,“知道了,你就等着吧。”

    当日下响午,刘玉真就让春杏开了库房,取出松软的棉布裁剪成型,一针一线地缝了起来。不过她的动作比较慢,待这身寝衣做好京城已经进入了寒冬,富家纳贵妾,周家娶小儿媳妇这两件事都已经过去了。

    周家倒还好,新娘子虽有些骄纵但也懂分寸,热热闹闹的一团和气。倒是富家这头,自从这二房入门之后,竟不见富太太出门应酬了,红白事宜都是那二房出头。

    刘玉真虽然没有专门打探过,但陈世文如今在翰林院颇受重用,还见过太子几次,在外人眼里头是前途远大之人。所以刘玉真每次出门他的那些同僚太太们都会和她打招呼,闲聊间多少知道了一些。

    令人唏嘘。

    ……

    “今年冬天比往年要冷,家里的炭火可还够?前院书房,各处院子都去看一看,跟丫鬟们说若有不足的就到库房领。另外下人们从这个月开始多发三成木炭,夜里也要点起炭盆,注意防寒。”

    刘玉真翻看着账册,仔细吩咐,“都留心着些,莫要让人染了风寒,不然传给几个孩子就麻烦了。”

    “是,太太。”桂枝和春杏答应着。

    刘玉真点头,“再有,我们春夏时候烘晒的那些蔬果干货,还剩下多少?取一些加到冬至节礼里给曾家送去,我上回去请安的时候看到外祖父连喝了两碗菜粥,可见是喜欢的,这回便多送一些,给他们的桌上添几个味。”

    “太太您放心,库房里还有好些呢,这就去让人准备。”

    “还有……”

    正说着,冬葵来报,“太太,邹大奶奶来了,似是有什么事,瞧着急得很。”

    邹大奶奶,就是海商邹家大爷的嫡妻,他们家和刘玉真的外祖母邹氏一个姓,但是两家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并无什么亲戚关系。

    这一家人是之前和刘玉真他们一道进京的,在船上也是有来有往,到了京城之后虽然不住一处但也没断了联系。两家偶尔会相互拜访,之前刘玉真生病的时候邹大奶奶也来探过,还送了好些珍贵药材。

    不过今天却是没有约的,邹大奶奶突然就这样来了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

    “请她进来吧。”

    冬葵出去了,很快就把邹大奶奶带了进来,她略有些焦急左右张望,看到刘玉真顿时松了口气。

    “她顾不得什么礼数,快步走了过来道:“陈太太,我有事想请您帮忙!”

    “邹太奶奶莫急,”刘玉真道:“你先坐下慢慢说吧,若我能帮上的定尽力而为。冬葵,给邹大奶奶上茶。”

    邹大奶奶闻言坐了下了,平稳心绪后道:“这事说来话长,还与陈太太您有些许关联。”她紧抓着帕子,“您可还记得,几年前您卖了一个方子给我夫君,就是可以将春日里的菜保管到冬天的那个。”

    这个刘玉真自然是记得的,她卖这方子得到的银子,如今都花在了青庄上头,对了这青庄也还是邹家大爷帮忙买下的呢。

    更何况她刚刚才和丫鬟商量着,冬至的时候多添些到节礼里头,送些到曾家去,所以是怎么都没忘的。

    不过……

    刘玉真谨慎地回道:“这方子早在几年前我便卖给了贵府,当初说好了你们家可以随意买卖,而我也可以制一些自己家里吃用。你现在找来,可是这方子有什么问题?”

    邹大奶奶一愣,这才发现自己没有仔细地说个明白,陈太太有些误会了,连忙道:“这方子好得很,半点问题都没有,您家里头想做多少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