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填房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9

分卷阅读109

    周琴有些像但是比她还要有韧劲的女子。

    曾氏没再说话,拍了拍她的手。

    ……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风一到百花盛开, 流水淙淙, 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活了过来,一改冬日的萧瑟模样。

    又是一日早晨,刘玉真在松软的被窝里睡到日头高照,起身后敷了温热的棉巾子醒神再换上一件上绣迎春花样的新襦裙,整个人荣光换发,坐在窗边的桌子旁用早膳。

    今日的早膳是一碗牛乳,一根油条和一笼四只的羊rou包子,吃完了早膳她教慧姐儿写了几个字然后打发他们出去找小伙伴们玩耍,自己则拿了本从前院书房取来的看了起来。

    翻了翻又不想看了,便抬头问:“桂枝,可有新的话本子?”

    “书铺里头的话本子您都看过了,”桂枝回道:“那些游记、杂书您也都看完了,甚至是戏本子您小时候也买来瞧过,没看过的就只有姑爷那架子书了,要不您再去取两本?”

    “这我都没看完呢,”刘玉真扬了扬手里的这本,“这书乏味得很。”说完随手扔到一边,想了想又去捡起来用手抚平上头的褶皱,平放在桌面上,这可是陈世文科举用过的书,还是不要乱扔的好。

    过了一会儿,无聊的刘玉真又问,“桂枝,你说我们午膳吃什么好?”

    桂枝正烫着衣裳,想了想道:“可还要吃春饼?刚瞧了厨房有新作的酱rou和肘子,摊个鸡蛋切丝再配上新发的豆芽和几样鲜嫩的野菜、葱丝等,如今正是吃春饼的时候呢。”

    春饼虽然好吃,但昨天已经吃过一次了,今天刘玉真想吃点别的,最好是费时费力又好吃的那种,“羊rou可还有?做个羊rou锅子吧,再配上……”

    “再配上炙羊rou!”桂枝熟练地接了下去。

    “对对对,”刘玉真高兴地抚掌,“桂枝你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这哪是跟您想一块儿去了啊,”桂枝继续着手里的动作,轻笑道:“这是因为姑娘您一整个冬天都是这样吃的,用菌菇做汤底的羊rou锅子、用猪骨头做汤底的羊rou锅子还有用鸡汤做汤底的羊rou锅子,每每都要配上切成小块用炭火烤熟并且洒了香料的炙羊rou,不但是我记住了,如今一上羊rou锅子康哥儿都闹着要吃炙羊rou呢。”

    刘玉真想了想,还真是这样,遂吩咐道:“那就再加个春饼吧,叠着多赶几层煎出层次来,那样的春饼好吃。”

    “唔,还有酥rou,要挑选那种肥瘦相宜的,全是瘦rou可不好吃,炸一遍不行,得回锅再炸一遍,这样才酥脆。”

    “除了这些之外再杀一只鸭,取了鸭血切成厚片端过来,鸭rou则和干笋焖一锅,送去上房孝敬老太爷他们,火候要足,几位长辈牙口不太好,不软烂的鸭rou他们咬不动。”

    “另派人去村里做豆腐的那户人家买几块冻豆腐和腐竹,也切成小块端来,冻豆腐沾满了汤汁最好吃了。”

    “还有菌菇、笋、黄瓜和莴苣等,如今没有新鲜的便把去年的泡发了,多做些花样……”

    桂枝认真记下,然后出门吩咐去了。

    刘玉真给自己倒了杯茶,喝了一口,又喝了一口。

    还是觉得很无聊,她扬声喊了因表现良好如今已到外头来做事的秋叶和秋菊,“你们去把段嬷嬷和春杏喊来,闲着也是闲着,跟她们说我要把这近半年的账目理一理。”

    段嬷嬷和春杏很快就来了,不但来了还带齐了家伙什,段嬷嬷手里抱着账册,春杏则提着把黑黝黝的算盘。

    她们清了张桌子出来,把账册摆开算了起来。

    不一会儿段嬷嬷便道:“姑娘,您去年一整年除了那干菜方子之外,一共得了银一千三百八十二两三钱,铜板五百一十二文。”

    “都是田地、租子及铺子的出息以及三姑奶奶分给您的。”

    这个刘玉真知道,和她估算的差不多,如果再加上卖方子的三千两那就是四千三百八十二两,非常多的一笔进项了。而除了这些之外她还有一批粮米存在庄子的粮仓里,这是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的,祖父还在时家里的粮仓每年都要亲自去看。

    “这就是您去年的进项了,如今都入库了您随时可以取用,”段嬷嬷继续说道:“此外,您去年一整年共发月银、赏赐等二百五十二两,买脂粉、小玩意儿、节礼、寿礼等二百六十三两……”

    “和着约莫三百一十五两,所以姑娘您去年约莫剩下一千零六十七两。”

    “至于您的其他嫁妆,头面首饰共有……绸缎……素缎……皮子……”

    段嬷嬷念了长长的一串,最后总结道:“就少了些料子,都做衣裳使了,给您的几位长辈做了些,给姑爷和您以及两个孩子也做了些。依着您的吩咐,后头做的这些是从县里的绸缎庄采买的料子。”

    “很好,”刘玉真点头,“家里头这份银子还剩下多少?”

    春杏递了本册子过来,“就剩下这些呢,剩余一百三十八两二钱并七十六个铜板。”

    刘玉真看了看没发现什么问题,又问:“过年到现在这段时日情形如何?”

    段嬷嬷回道:“吃食的铺子得了那豆油如今每月能挣五两银呢,再不到半年便能把买铺子的银钱挣回来了。至于后头开的两家油铺,镇上这家就租的那杂货铺隔壁,每年十两银,过年那会儿正是置办年货的时候豆油卖出去许多,就是好些都是拿豆子来换,银钱才得三十两。”

    “倒是县里许多人家都是没有地的,那李三又是个机灵鬼,架着个锅子在门口炸油条油饼,把周围人家都吸引过去了,过年这一阵子卖了近一百五十两银。”

    “那些卖猪rou的都眼热,去闹了两回。”

    然后刘玉真送了一份礼给夫君在县衙做账房的一秀才娘子,对方托了两个差役来了一回,打那以后就风平浪静了,都没使上陈世文的帖子。

    “姑娘,这买油的人可真多啊,不单单是外头,就是村子里也有好多人家去换,”春杏小声低笑,“自从这豆子能换油,顾厨娘说太太再不盯着她做饭了。”

    刘玉真也嘴角上扬,“好了,太太只是俭省,人还是好的,往后可别这么说了。”

    “就是,”段嬷嬷也道:“你们啊这日子就是太清闲了,口没遮拦的,要是在府里敢这样编排当家太太,非得打发去洗衣裳不可。”

    春杏连忙坐直了身子,认真应下。

    “这李家母子俩的确是活络的,”刘玉真翻看这账册感叹,冬天城门口的茶寮生意不好便关了,正好县城的油铺开张,便把这母子调了过去,没想到他们做这个也是有声有色的,“往后就让他们管着县城这个油铺吧,茶寮那处再派旁的人去,然后县城另外一边也要开一个。”

    “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