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山河不夜天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80

分卷阅读280

    官制大多沿袭前朝,前朝用了数百年,我朝自太|祖以来也用了一百多年,如何就在他上任后,得做出改变了?简直胡闹!”

工部尚书袁穆虽然感到错愕,却没有出声反对。

所幸本朝吏治严明,不似前朝,工部是个实打实的油水衙门。工部的官员可不是个美差,百官对唐慎的做法有些意见,却也不是十分在意。决定一切的大权再次落到了赵辅头上。

三月初四,王溱动身前往金陵。临行前,他在唐慎的额上轻轻落下一吻,声音柔和:“景则可曾有过担忧?”

唐慎送他出门,反问道:“担忧何事?”

“你可知圣上一直支持于你,却在你上奏特设造改部时,迟迟未有动静?”

唐慎笑了:“圣上在担心我,权势过于大了。若我特设造改部,这一部必然全是我的亲信。圣上所忧虑的,正在于此。师兄,我说的可对?”

王溱:“是是是,你十分聪慧,说的全中。”

唐慎叹气道:“这一次我是真没了把握,这对于咱们圣上来说,可是动了他最不容忍的事。”

“为何要担忧呢?”

“嗯?”

“你今年不过二十三岁,咱们陛下权衡朝堂的年头比你的年龄还要大上一轮。其他事尚且好说,在此事上,这世上无人能与当今天子相比。”

不多时,王溱便动身离开盛京,南下去了金陵。

三天后,唐慎也总算晓得赵辅要怎么用他。

“门下,朕膺昊天之眷命。工部既宣帝起,精业诚技,上有栋梁股肱,下有奇技巧匠。今特设造改一部,扩工部三十人,即日成命。”

“臣袁穆领旨。”工部尚书袁穆带着其余官员一同接旨。

自此,工部造改部便落入唐慎手中。造改部可扩充三十人,赵辅对唐慎真是彻底放了权,这三十人并不是说特意指派给唐慎,而是让唐慎自己挑选,哪怕他挑二十个只有秀才功名的匠人,吏部说不定也会放人通过。

这样的隆恩,令许多官员对唐慎更加另眼相待。

然而更多人却十分淡定,并未对此怀有嫉恨。

远在金陵的王溱得知找消息时,他正与自家四叔在琅琊王氏品茶。王家的四老爷王慧虽然是个商人,却也很清楚官场中的利害关系。家中有两位当朝一品高官,王慧耳濡目染,叹气道:“子丰,你说圣上会怎么做呢?”

王溱望着清亮的茶汤,明明上一刻他还夸赞这茶味道清冽,齿颊留香,如今却默默放下了杯盏。

良久,他无奈地笑道:“只剩下银引司了啊!”

不日,唐慎再接圣旨,皇帝任命唐慎为工部虞部、水部和造改部三部之首,统辖三部。但同时明升暗降,将他银引司右副御史的官职摘了,废了副御史这个额外造出来的官位。同时还将另一位左副御史余潮生的官职也一同除去了,给了他另一个职位:江南银引司指挥使。

唐慎早就猜到会有此结果,但他未曾想,还连累到了王溱。赵辅将王溱手中的权势更分出了一些,给了余潮生。

他立即写信一封,送去江南。

很快,王溱写来回信。

“近日来夙兴夜寐,偶得此事,更是辗转反侧,难于入眠。原以为我与景则的名字,相伴一生,定会写于史书之上,因这银引司传载千年。未曾想,不见了心上人,只见那余宪之。午时用饭,顿觉毫无胃口,虚瘦一斤。”

唐慎看了后,笑了好一会儿,仿佛看见了一脸正经胡写一通的王子丰。

他回信过去,七日后,王溱收到信,愣了好一会儿。

王慧正在一旁,好奇地问道:“可是唐景则的信?”

王溱捂着胸口,转首问王慧道:“四叔叔外出经商时,四婶可曾给四叔叔写过信笺?”

“……自、自然是写过的。”

“哦,那便是没有了。”

“……”

“此间情意,四叔叔怕是难懂了。”

王慧:“……”

这都什么玩意儿!

唐慎哪里晓得,他就回了封信,王子丰拿着这封信看了两个晚上,舍不得放入书匣中。

那信上用飘逸的字,写着重若千金的情话:“骗人前,你又忘了亲我。师兄说话总是不算话的,然我与师兄不同。我与师兄的名字早已紧紧缠连,落于三生石上。哪怕青史千载,也未尝不可一起。师兄可信,银引司未必就胜得过造改部……”

往后的内容王溱就没怎么看了,并不是很重要。

151、第一百五十一章

开平三十四年十月。

晋州,处大宋西南一隅。

晋州多山,多有名山被文人墨客作诗入画。远的不说,便说近的,两年前天下四儒之一的傅渭傅希如辞官后,就游历到晋州。他登上庐山后,写下一句诗,如此说道:“长雾送归客,晓岚断烟涛。”

因为被群山环绕,晋州向来出行不便。半年前皇帝要修一条官道,联通蜀州与晋州。修这条官道的难度不下于当年修盛京往北的三条官道,于是工部官员与天下工匠纷纷来到晋州,忙于修葺官道,定要在两年内建完。

晋州府城外,一辆马车从山间小道中缓缓驶了过来,到了城门前。守城士兵上前查看,车夫给了对方一样东西,士兵一见面色大变,就要下跪行礼。车中传来一道轻缓平和的声音:“不必多礼,可能入城了?”

士兵胆战心惊地连连点头:“您请,您请。”

马车进了城后,立刻就去了府尹衙门。大约一个时辰后,一位穿着青色锦袍的俊俏公子从衙门中走出,他带着自己的书童,一同往工部修官道的地方去了。走到一半,他们恰巧路过晋州的大宋银契庄。

唐慎停下脚步,看向这座银契庄。

只见两个穿着麻布的汉子有说有笑的从其中走了出来,手里拿着银契庄给的票据。

“这银契庄确实是方便,取用铜钱都便利得很。卖了粮食后我都不用将那么重的吊钱带回村子,大半放入这银契庄。待需要时,再来取了就是。”

这两人一边说,一边慢慢走远了。

奉笔童子见唐慎一直望着这两个人,他跟随唐慎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