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山河不夜天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3

分卷阅读163

    几州土地。这些州府上生活的宋人因为曾经当过几十年的辽人,所以被称为‘归正人’。圣上有命,归正人进京赶考,需要头绑黑巾,以示不同。”

这官差说到这,不再多说,而唐慎也从记忆中找到了“归正人”这三个字。

唐慎在翰林院当官的时候看了许多书,也了解了归正人的身份。这官差只说皇帝命令归正人绑着黑巾,显示身份,却没说,归正人永远不许位列两榜进士,最多是同进士出身。这也就意味着,归正人永远没机会成为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官!

不过世事没有绝对,唐慎就知道一个当了二品大官的归正人。不过对方是在沙场上用骸骨血海活生生杀出来的二品官职,并非是考科举考出来的。

归正人……

天还未亮,盛京贡院中,举人们进入号房中,开始休息,准备考试。

另一边,一匹快马踏过泥泞的官道,从江南广陵府,飞驰着跨越山川大地,来到盛京。

早朝还未开始,赵辅眯着眼睛,由宫女太监侍奉着穿上朝服。

季福急匆匆地进入福宁宫,道:“官家,江南来了折子,快马加鞭而来。”

赵辅睁开眼睛:“拿来一看。”

季福双手把折子呈了上去。

半晌后,赵辅怒哼一声,一把将这硬邦邦的折子砸了出去。正巧,坚硬的奏折砸在一个小太监的额头上,顿时鲜血横流。小太监吃痛地“哎哟”一声,倒地不起。季福赶忙使了个眼色,命令其余几人把这个不成气候的东西抬出去。

赵辅先是暴怒,接着他渐渐冷静下来。

天子苍老而平静的面容上,任何人看不出他的情绪。

良久,他伸出手,季福赶紧扶上。

赵辅:“上朝吧。”

季福:“是。”

这一边,盛京贡院的会试到了第二天,明远楼上的考官们分批次地下去休息。而京城的另一边,大宋皇宫紫宸殿中,赵辅冷笑一声,道:“去岁年底,广陵府送上来的赋契与数目不合,朕的好臣子们,竟然没一个告诉于朕。都是朕的好官,都是大宋的清官啊!纪翁集,王诠,你们有何解释!”

“砰——”

一本折子被扔在地上,滚得相当巧妙,如同两年前的一幕重演,居然又滚在了户部尚书王溱的脚边。

不过这一次,皇帝要叱骂的不再是他,而是当朝权势最重的两位丞相。

纪翁集和王诠齐齐上前一步,作揖行礼。

赵辅怒道:“看!给朕看看这封折子上写的是什么!”

王溱俯下身,将折子拾起来,先递给左相纪翁集。纪翁集看着折子上的内容,表情变换,他再交给右相王诠。

赵辅:“王子丰,给朕念出来,上头写的都是什么!”

紫宸殿中,一些官员望着王溱清俊挺拔的背影,为无辜受牵连的王大人掬了一把同情泪。而王大人拿过奏折,神色不变,声音平缓地念出了上面的内容:“开平三十年,广陵府江都县县丞秦豪,督导本县赋改征收。正月初四,郊外现秦豪尸首,余骨为豺狼啃食,不得其所……”

朝堂之上,百官哗然大惊。

纪相和王相齐齐震惊地抬起头,看向皇帝。

皇帝冷声道:“再给朕继续念!”

王溱顿了顿,继续念了下去。

念完一整本折子,王溱俯下腰身,双手捧着这封折子,高举过头顶。季福走下殿台,把这封折子拿了回去。

赵辅的视线在群臣身上绕了一圈,他声音平和,却如暴风雨来前的寂静:“二位爱卿,谁来与朕说说,一个月前发生的事,为何到今日,才传到朕的耳中?”

80、第八十章

开平三十年,二月十一,大宋皇帝赵辅在朝堂上勃然大怒,直接罢免了户部右侍郎秦嗣和门下参知政事赵靖的职务。这二人是掌管度支司的官员,两人同时被罢官在家,等待发落,度支司便没了主心骨。

朝堂上,赵辅毫不客气地将左相纪翁集和右相王诠数落一通。而他罢免的两个官员,一个是王党官员,一个是纪党中坚,也大大挫伤了两党的锐气。

次日,赵辅在垂拱殿中,将几位心腹召了进来。

七八位当朝权臣站在垂拱殿中,等着赵辅说话。

赵辅道:“朕本以为,重开度支司是件好事,是件方便的事。可如今有人告诉朕,朕的度支司从根子里头烂透了。朝廷命官死于非命,曝尸荒野,没人替他说一句话,甚至眼睁睁瞧着他的尸首被野狼啃食!他本是一个县丞,后来做了度支司的官,他因度支司而死,谁来告诉朕,他是如何死的?”

垂拱殿中,鸦雀无声。

江南广陵府,也就是后世的扬州。扬州底下一个县的县丞死了,一个不入流的七品小官死了,按理说不该引起如此轰动。可他不仅仅是一个芝麻小官,他更是朝廷命官,他更与如今处在风口浪尖的度支司息息相关。

赵辅因此发作,合情合理。他想做一个明君,怎能容忍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出现这种事?

刑部尚书耿少云道:“应当派人前往去江南,为圣上分忧,查明真相,还死者清白。”

赵辅:“派谁去?”

耿少云思索片刻,说了几个名字。他将刑部左侍郎派了过去,又安插了几个大理寺的官。这样的队伍合情合理,一般出了这种事,都会由刑部和大理寺同时监管,调查真相,也可以互相监督。

左相纪翁集上前一步,道:“此事与度支司有关,当再派一名户部的官。”

王诠看了纪翁集一眼,默不作声。

此时,户部尚书王溱上前一步,道:“户部金部郎中刘思极可去。”

如此,派去江南的钦差官就这么定下了。

等过了几日,这些官员都收到上头的指令,收拾东西准备去江南时,赵辅站在登仙台的高楼上,远眺整个盛京城。入了夜,楼上风大,大太监季福拿着一件貂裘斗篷,小心翼翼地披在赵辅的肩上。

“官家,可别凉着了。”

赵辅远望漆黑一片的皇城,他皱了皱眉,道:“你可觉得,少了些什么?”

季福看着被月色笼罩的盛京,他眼珠转了转,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