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山河不夜天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1

分卷阅读51

    放炭火。柱形长槽的四周,就是涮火锅的地方。这种做法使得火锅材料热得极快,比用电磁炉的火锅要快许多。

其实发明电磁炉和煤气灶前,人们一直用的是这种火锅。只是到了后来,唯有老北京火锅依旧用了这种特殊的锅子。

火锅的图纸不难画,做起来也比蒸馏器简单得多。唐慎画了一张图纸,给了巷口的王铁匠,他道:“我想做一个铜锅一个铁锅,大致什么时候能做好?”

王铁匠看了看:“这东西倒是稀奇,但也简单得很,三日后便能给你。”

拿到了两口火锅,唐慎让姚大娘又煮了一锅骨汤。他将骨汤小心翼翼地倒入火锅中,拿了三块烧红的热炭,放进长槽内。等骨汤沸腾后,唐慎夹了两筷子青菜,一个放进铜锅,一个放进铁锅。

大约半盏茶功夫,铜锅里的青菜就熟透了。又过了会儿,铁锅里的菜才熟。

唐慎:“还行,这个时间能接受,用铁锅也行。”

铜的比热容比铁小,同样的炭火,铜的温度会比铁上升的更快,煮东西用的时间也更少。但是铜比铁贵。前朝时铁还十分昂贵,但到了本朝,铁已经随处可见。

解决了锅子的问题,那就剩下原材料了。

放在后世,火锅最重要的三样东西,一样是锅底,一样是蘸料,还有一样就是上好的新鲜食材。前两者唐慎并不愁,他拥有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关于吃的经验,调制出好吃的锅底和蘸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但是新鲜食材的话,唐慎想了想,微微一笑。

他也不愁!

唐氏物流在这个时候就派上了用场。

整个姑苏府,任何一家酒楼都不敢说能在半个时辰内,将新鲜的食材从姑苏府城西送到城东。但唐氏物流可以!唐慎让林账房去请了三个厨子,要求三个厨子来自不同地方,做菜的手艺味道也各不相同。

唐慎与三个厨子研究了半个月,终于研究出了四道美味的锅底和十二种不同口味的蘸料。

万事俱备,如今只差东风。

唐慎将姚三喊了过来,两人来到唐氏物流的宿舍大院。如今的唐氏物流,已经雇了一百五十多个伙计。唐慎在每个坊市都设立了一个主管,分管这一片区域的物流生意。除此以外,他在物流伙计间设立了严格的监管制度。

伙计出事,伙计和主管一起担责。这种由上而下的监管制度,让唐氏物流的生意越加安全。唐氏物流每月给唐慎赚得银子很少,几乎没有太多盈利,唐慎甚至还给伙计们涨工钱。但唐慎一直做这个生意,因为他从一开始为的就不仅仅是做物流。

唐慎将所有主管召集过来,道:“下个月,我会在碎锦街上开一家酒楼。各位管事,这酒楼与其他酒楼不同,我需要最新鲜的食材。这种事自然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拜托各位了。除此以外,我希望从明日起,各位管家让手底下的伙计在姑苏府内,帮我做一件事。”

管事们道:“小东家,运送食材的事自然毫无问题,您还要做何事?”

唐慎笑道:“广而告之,是为广告。我需要唐氏物流的伙计在整个姑苏府,为我们新开的酒楼打广告!”

一百多个遍布在姑苏府各大街坊的伙计,一百多个与各个坊市的摊主、住客十分熟悉,日常要打交道的伙计,这一百多人不仅仅是唐慎安插在姑苏府的眼线,还是他可以用来打广告的最佳人选!

唐慎要做火锅生意的事传到了唐夫人耳中,她颇为惊奇,找到唐慎:“你真要做这生意?”

唐慎:“大伯母也知道了?”

唐夫人:“如何不知。虽然我们唐家有小厮,不需要做唐氏物流的生意,但你的伙计们可是将你要开家专做拨霞供生意的酒楼的事,传遍了姑苏府的大街小巷。我以前倒没想过,可以专做拨霞供的生意,据我所知,你是第一个。这拨霞供的生意不是不好做,只是食材要足够新鲜,量还很大。”刚说完,唐夫人自己都愣住了,她道:“我可忘了,慎儿你那唐氏物流可不就是现成的运送食材的途径!”

这才过了一天,唐慎去梁府找老师交作业时,连梁诵都知道了。

“听说你要开一家专做拨霞供的酒楼?”

连唐慎都为自家物流伙计的效率感到震惊。

“是的,先生。”

这个时代商人的地位没有士子高,但也不像唐慎记忆里的那么低。官员从商虽说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大多时候官员都要忙于公务,都是由家人从商。唐慎如今只是个秀才,连举人功名都没有,他开家酒楼并没有人觉得不对。

梁诵也道:“自来到姑苏府后,我许久没吃过拨霞供了,你这么一提,我倒是有些想念。”

唐慎:“先生不如今日到我家,我家中有口专门的铜锅,用来吃拨霞供是极好的。”

梁诵:“好,那便去你家看看。”

姑苏府最大的酒楼是千秋楼,碎锦街上,还有许许多多的酒楼。唐慎让物流伙计打广告,自然瞒不过这些酒楼。说来也是巧得很,林账房买下的那家酒楼与千秋楼就在斜对角,两家店之间不过五十米距离。

这日晌午,千秋楼中的吃客络绎不绝。千秋楼的姚掌柜远远望着对面那家正在装修的酒楼,拨弄着手里的念珠。过了会儿,他叫来自家伙计:“那家酒楼要取的名字,你可打听到了?”

伙计直摇头:“未曾。掌柜的,那唐小三元也是奇怪,他好好的一个书生,刚刚考了童试小三元为何不继续读书。三年一次的乡试,明年可就是了!只有一年时间,他不筹备乡试,还要开酒楼,真是奇怪。”

“他才十四,是姑苏府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童试小三元。哪怕他明岁考不上举人又如何,到时他才十五。等他养精蓄锐三年,十八时再考上举人,那也是一段佳话!”姚掌柜想了想,道:“那家酒楼只做拨霞供生意,倒与咱们也没太大牵连。”

伙计道:“咱们千秋楼可是姑苏府的老字号,他敢与咱们有牵连?掌柜的,那他怕是找错人了!”

姚掌柜冷笑一声:“不懂事的东西。去,干活去!”

姚掌柜看着在对面酒楼里忙里忙外的工人,手上拨着念珠,发出咔哒咔哒的声音。他看的比那个小伙计远得多。唐慎在让物流伙计打广告时,特意说了这家酒楼只做拨霞供生意,一来是让姑苏府百姓知道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