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天孙锦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1

分卷阅读111

    家境本来就不好,为了此时奔波之后也许已经家徒四壁没钱资举业了,纷纷劝他,表示大伙有人出人,有钱出钱,千万要把学业进行下去。

沐雩哭笑不得,谢绝了朋友们的好意,告诉说家里的事情已经平安解决了,也没倾家荡产,不过是家里准备搬来京城,而且已经买好了房,所以才从国子监的校舍搬出去,大伙听了这才放下心来。

顾雪洲原先就准备搬来京城陪沐雩了,在定江被甚劳个子事儿耽搁,而今到了京城,索性也不回定江直接在京城买屋子,省的还要再颠簸两趟来回。

在京城的地界,顾雪洲虽然不熟,但是李家商铺的掌柜熟,再不行,还有蒋督公呢。不过顾雪洲觉得自己买个房子却不用劳烦哥哥了,他想是这样想,但最后房子还是蒋熹年送的。

因为树敌众多,所以蒋熹年才一直没有去找弟弟,现今既然已经相认,却不好再避而不见了。然而对外,蒋熹年还是不能让人知道顾雪洲是自己弟弟的。所以他亲自给弟弟安置了个好房子,不算太大,不然顾雪洲也不好打理,只中规中矩,好在幽静偏僻,看上去地段一般,其实从后门那出去拐过一条街没几步就是蒋熹年的私府的后门,虽然他一向泡在都尉府,有时连家也不回的。

这房子家具摆设一应俱全,还带一个不大不小的园子,种了一院子的花,很是合顾雪洲的心意。

到自家的地方,顾雪洲也想了又想,终于得闲可以给沐雩讲一讲自己家里的事了,省的这小王八蛋天天闹着说自己待他不真心。

可这千头万绪的,顾雪洲一时也不知才从何讲起,“……我记得你曾说过你对医圣楚卿颇为欣赏,那就从这里讲起吧——

“百年多年,大梁立国之后,楚云仙功成身退,归隐山林,并非鸟尽弓藏,他也不是百姓口中所说的下凡的仙人,辅助太/祖继位就回归天庭,他是个凡人,不过辞却了太/祖的授官,隐姓埋名做了个赤脚大夫,在乡野之间,带着几个小徒弟悬壶济世,他有不少绝学,其中传下来两样东西,一是子午流注金针术;二是一套名为柳叶的医具。”

沐雩眸光闪烁了一下,面露了然之色,顾师傅的药箧中就个盒子,里面装着各种奇形怪状的道具镊子丝绳等等,顾师傅曾用这套东西将一个整只手被斩断的人把手给接上,休养锻炼之后那人的手居然真的还可以动,虽然不如以前灵活自如,但也几如神迹,当时顾师傅名声大噪,无数病人趋之若鹜。

顾雪洲莞尔,“是了,我记得你小时我同你提过一二。我父亲和顾师傅是同门师兄弟,传到他们这一代是第四代,只有他们两个,我父亲是师兄,顾师傅是师弟,顾师傅是师祖半路因缘际会收的徒弟,而我父亲则不是,他生下来就是楚氏一门的嫡传弟子。

忘了说了。

我原名姓周,单字一个愈。”

——前朝末年,中原分裂群雄逐鹿战乱不断,北地有一村落被狄夷洗劫,全村只剩下来一个三岁的娃娃活下来,彼时楚卿更出名的不是医术而是刀法,他是武林中赫赫有名的高手,且侠肝义胆,途经此地,救下了唯一幸存的孩子,养在身边小僮,便如亲生孩子般,手把手地教导读书认字,取名为周真。

这位就是周家的老祖宗了。

而在楚卿离开朝廷之后,昔日座下的弟子、门客或是留在京城或是遣散,只有周真留在他身边,陪着他四处行医,在楚卿死后,作为传人,继承了衣钵。

然后代代传了下去。

周家一直隐匿在民间行医,因时而化名,顾名声不显,许多民间流传的匿名神医其实都有周家的影子。

到了上一代,也是顾雪洲的生父周沥,发生了一件事。周家既然继承了楚卿的衣钵,那楚卿留下的医书典籍各种手札自然也都在周家,周沥从小嗜医如狂,天天泡在书房,无意中发现了楚卿的一本手札中写的一篇文章,这倒不是什么起死回生的医术,而是一套系统,是在朝廷的支持下,以京城太医院为中心,分布至全国各地都医署的计划,以及分门别类建立培养各类大夫的学院,试使全天下人都能看得起病看得上病。

当时周沥就看得心潮澎湃了,只是少年朦胧,而后与父亲师弟走遍大江南北,那篇文章里描绘的就愈发让他魂牵梦萦。

即便他们医术再高超又能如何,一次不过救一人尔。如若能做到师祖书中所写,那便可救成千上万人。比起在民间被传的神乎其神的虚名,他更想让一个只是生了小病甚至用不着他出马,却只是因为看不上大夫而殒命的百姓能更少。

百年前楚卿写了这个计划却未实施到底是为何已无从得知,但他正活着,正在当下,此时不做,又更待何时,假如成年,不仅是当世的千千万万条人可以得救,还有后世的不计其数的生命。

但要得到朝廷的合作,肯定就得进入官场,是以周家辗转百年,竟然又走回了大梁权力的涡心。周沥轻松地就考进了太医院,他既有医术,又长袖善舞,从最低的医官开始做起,在三十四岁那年,终于坐到了从四品院使的位置。

可还是不够。

他越是年长,就越来越知道自己幼时多么天真,仅仅是做一个大夫,而且是做了天下官位最大的大夫,依然无法完成他救天下人的梦想,他的一生大抵也不够用。

如果不够的话,那就让他的子孙接着,一代一代,总有一天可以完成。周家五代单传,周沥娶了一个小官的女儿,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周懋,虽在医术上不大感兴趣,但却在文武两道都颇有天赋,小儿子周愈,还在母胎之中就很虚弱,用了许多药保养,还是早产了,怕他夭折,全家看护着磕磕绊绊地长大,一直体弱多病,小儿子倒是对医术很感兴趣,但是天生不足,只怕英年早逝。

周沥支持大儿子举业,小儿子学医,教他们兄弟俩兄友弟恭互相扶持,从两条路一起走,希望他们有朝一日完成自己的心愿。

天下最尊重的人并不知道周沥有这样一个宏伟的夙愿,在他看来,周沥和别的大夫并无不同,不过是个供人驱使的奴仆而已。

淳熙十四年,元后急疫去世。

太医院院使周沥满门问斩。

宫中的贵人们或许都不知道那位周大夫的全名是什么,也记不清他总是低着的脸究竟长什么样。

他们只是在翻云覆雨之间,掀起一个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