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十贯娘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81

分卷阅读481

    算登基,众人纷纷松了一口气,姚老开了香堂收了九个干儿子,霍五蓉行九,自那时候起,江湖人称霍九郎。

    而霍九郎就如旁个团头儿般,她是正式受了官府,还有民间报恩人敲锣打鼓,上门亲送的义士牌匾人。

    这就是团头基础,厚的谁也无法撼动她。

    而今这牌子就挂在霍五蓉家的正堂之上,她有大大小小一百八十多块。

    开完香堂口子,姚老出钱给儿子们在街里买了宅子,置办了家业,又收拢了行头的地盘,本想热热闹闹干一番事业。

    谁能想到,便是你积德了,也有那缺德的来损你的道行。

    随着大量外逃燕京百姓回归,霍九郎的麻烦到底来了,当日那些团头不想背女尸,其实也有这个考虑,有些东西是不能粘的。

    那死了闺女的苦主,不止一家想把闺女的牌位讹到九郎的身上,他们说的话也是十分体面的。

    给你足够的嫁妆,也不让你帮我们养老,就只当多走一门亲戚,你既看了她的身又葬了她,这就是缘分,你就把牌位娶回去吧……你说这事儿憋气不憋气!

    可,娘家回不去,枉死的魂魄,又没有婆家,总得有香火吃吧?

    若霍五蓉真是个男子,这辈子就只能跟几十个牌位活了,恩,反正娶媳“妇”是不要想了。

    待折腾的人多了,姚老只得再开一回香堂,当着四十六坊市的各家团头,主事,行主,苦主,里长,还有衙门口子的证人,揭穿了霍五蓉的身份。

    原来九郎是女娘。

    从此,这燕京城里便来去多了一位女团头,更没有半个人敢站出来指摘她说,你是个女子,如何敢出来做团头?

    她的德行积的太厚,是必须上燕京城府志的。

    事实上也上了,还大书特书,成了个传奇。

    从此这女团头开始混街坊,她能进后宅,团头的营生就比谁都做的好,揽的买卖也不与别的哥哥冲突,人缘也是最好。

    当然,嫁人……便不要想了,谁敢娶呀。

    四十六坊谁家掌柜见了都要当做男人请茶的女子,能混进百戏“妓”楼子坐围席,收团头钱的女子,能混在街边蹲着与闲汉吹牛打屁,高兴了还小赌几把的女子……

    可,嫁不嫁人对霍五蓉来说,其实真不重要,她为了一口饭,为了活下去,成了背尸人,然而人生一跃,她忽发现,被尊重了。

    为这份尊重,霍五蓉不预备嫁人了,她只当自己是霍九郎。

    却说那霍九郎一溜烟儿跟着那活计去了南中会馆。

    只是他们刚刚跑到街边的时候,忽然便从街面拦过一辆马车。

    霍九郎一愣,呆呆的看着双马鎏金马器,看轮子上都敲着金钉,她咽咽吐沫,抱着菜瓜翻身想躲。

    不想那车里却传来一声质问:“我说五蓉,你把我丢了,你就没哭过么?”

    这话说完,五蓉脑袋顶便开始电闪雷鸣。

    七茜儿揭开车帘,探出脑袋死死盯着五姐,她心里委屈了两辈子,忍不住,就埋怨道:“你就不想我?”

    霍五蓉手里的菜瓜落在地上摔的粉碎的,她嘴巴抽着,好半天才笑着掉泪说:“想啊……逢年过节,一人吃饭~三双碗筷,我就想……我真有钱儿了,可有啥用处呢?就我一人了啊!

    若你俩还在,我就给你们抬三十三担嫁妆,寻坊市最肥膘的掌柜,让你们吃穿不愁……”

    陈大胜闻言在一边撇嘴,心道,老子哪儿比不得大肚子掌柜了?

    这是什么大姨子呦。

    第166章 第166章粉白的菜蝶儿在……

    (166)

    粉白的菜蝶儿在院子里飞,  根奴与安儿就在后面宰猪般叫唤,其中摔倒无数次,又一脑门汗爬起来继续抓,  百折不挠就是抓不到。

    七茜儿与五蓉就坐在廊下,吃着时令的果子,捎带看孩子们玩耍。

    心情那是好到明儿便是死了,如今也如意了。

    出嫁女都是如此,  只要有个孩子便必然认为全天下就她的孩子香甜,  便没有人不爱的,尤其是娘家人面前,我这孩子就是天下第一宝贝儿。

    看到jiejie第一件事,七茜儿自然是把自儿子献出来,  你喜欢不喜欢不要紧,  反正你也不敢说我们不好。

    霍五蓉当然是喜欢的,她绝对想不到,牵肠挂肚放不下的跟自己睡在一个草窝里的meimei,  能凭着自己的本事,就把日子过的这般好,  这般体面顺畅。

    那还说啥,meimei的大宝贝,就是她霍五蓉的大宝贝。

    咱有钱!

    一见面看是两个,  那就更高兴了。

    便特寻了坊市里的好银匠,给孩子订做了满银的全仙帽,还有实心的银锁子。

    据说那锁子太重,  安儿挂上便不能淘气了,有航船铁锚的功效,如今咱霍九郎,  团头九爷,就是这么敞亮阔绰。

    燕京坊间,凡举有了小儿落草,只要有姥姥家,满月的时候就是再穷也要送个小帽,就是那种把银子或黄铜敲打成各“色”神像,缝在帽周身的帽儿,如果银神像挂满了,就叫全仙帽儿。

    若是新出生的娃娃有这么一顶全仙,那必然是姥姥家稀罕的外孙,很受重视疼爱了。除那帽儿若再给配上一挂银锁,啧,大户人家!再来一对银角铃儿,嘿!县尊公子不过如此了。

    霍五蓉如今手里有钱,她舍的给meimei花,可meimei嫁了,那就给外甥花。

    这位手头,真鲁男子般的阔绰。

    那是一见外甥,就扛起锄头,当着meimei妹夫的面儿在院墙角落掘出俩五十两的大银锭子。

    就大方到,连陈大胜这个在皇宫里混吃混喝的,都些许惊愕了。

    一眨眼见面三日,霍五蓉便说,老霍家没人了,可也得招待女婿吃一顿上席。

    如此,这就来了呗。

    那即是招待,自然要喊上兄弟相陪,如此便呼啦啦来了十多位,甚至柳大雅都跟着来蹭吃蹭喝了。

    人家这位懂行情,一听是在庙后院单出一席菜的,便说什么也要跟来,来的路上还唠叨呢,吃庙后菜全凭缘分,平常是吃不到的。

    后这消息也不知道怎么传了出去,一路走着便遇到了唐九源?最后还有常连芳。

    这几位清闲,安了狗鼻子的哪儿香奔哪儿跑。

    还甭说,陈大胜虽不知道啥叫庙后席,被慎重对待他还是很有面子的,要不人家童金台动不动的媳“妇”娘家去了,大家不说,也是羡慕的。

    这群玩意儿都说想见识一下庙后席,陈大胜这才知道,名厨上了年纪收了刀,便不给人做席面了,退下来他们就只出一种席面,街坊人情席,且一年也做不了几桌,如此才珍贵。

    又因当初立过誓言,不跟晚辈抢饭吃,便只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