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十贯娘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64

分卷阅读264

    头发,还哄着说:“随您,您高兴就成,就是一会孩子们都来给您拜年了,寿田是个男娃还好说,大妞她们可是女娃娃。”

    佘爷爷好像不习惯这样的热闹,好半晌他才说:“那,那就快点。”说完他眼睛亮亮指派身边人说:“赶紧,赶紧给这孩子,哦,压岁钱。”

    他说完,便有人捧了东西过来,先给他腰上挂了个大大的玉佩,接着又往他腰上挂了一个褡裢。

    这一年,余寿田经常被几个小婶娘带着去她们的嫁妆库房里认东西,光缎子上的图案他就认识很多,像是梭身合晕,连珠合晕,团斗宝照,团花四出,龟背,海石榴等等之类。

    他要学到一看花便知这人从何处来,因绸缎纺织的地方不一样,惯用的纹饰也会不一样,还有去谁家吃饭,看瓷器,是黑的,青的,繁琐的,素雅的,便知这家老根在何处。

    婶娘们说,大家公子从不罗嗦,用眼睛一瞥便该知道这是哪个地方的窑口,那个地方的织机出来的货“色”。

    这是读书之外,第二该明白的见识。

    就像今日腰上的褡裢,余寿田一眼便知它是缂丝的,还是一次成型的五子登科,却看不出哪处地界的缂丝,不过已不易了,这才一年呢,不枉婶娘们挨个给自己开嫁妆库,上手多了,真的是很涨见识的。

    看着腰间正想着心事,余寿田便听到了这人间最讨厌的话:“那,那你最近读了什么书啊?”

    大年初一的,呼……

    心里发虚,余寿田便磕磕巴巴回话道:“也,也没有读什么,就认识了一百多个字儿,还,还背了十几首诗,小婶婶说我脑子开的晚了,也不好学东西了,就死死背下,再慢慢开悟,这些日子,是不读书的,小婶子教,教了一些纹饰,这些是背下来了……”

    佘青岭坐起,让身后的人慢慢给他把头发结起来,听这孩子说到纹饰便很认真的问:“哦?都学到什么朝代了?”

    漫天轰大雷啊,余寿田就瞠目结舌,好半天才说:“不,不知道啊?就,就学到了车骑,战骑,斗虎,马骑……”

    佘青岭丝毫听不出孩子的为难,倒是等身后人给他扎好发巾,他这才笑着问吉祥道:“我竟不知张正辞有收集拓片的习好?”

    张正辞是张婉如的爹。

    佘吉祥捧着袜子帮他套好说:“张大人家几代人都好古,您竟不知?”

    佘青岭想了下,笑着摇头:“年头太久,记不得了。”说完又问满额头是汗的余寿田道:“你也不必慌张,你是你爹的儿子,学不好也没什么人说你,倒是你的爹本事你学了几分?”

    这次陈大胜便有的说了。

    他笑眯眯的边指派人给自己爹摆朝食边说:“这个我知道,这小子伶俐的很,他爹从柳大雅那边“摸”来的腰刀技,他看两次便会,上次我回来跟他耍着玩儿,他还能跟我支应个几下,这一路到走的很通,不是那种愚笨走套路的。”

    佘青岭心里很有个内外之分,终就满意的点点头,脸上多挂了几分笑的问余寿田:“我记得你这娃儿?今年也有十五了吧?”

    余寿田总算松了一口气,便道:“是,今日十五岁第一日了。”

    十五岁第一日了啊,佘青岭闻言便笑了起来,笑完才愉悦的说:“好!好,咱家这一代也有成丁的娃儿了,不错不错,若这样……”

    他认真的对余寿田道:“过了年节,你便去外卫先蹲几年,庆丰右卫离的家也不远,你且去那边做个入流的小旗,待过几年你父亲从南门下来,再调你入内卫。”

    余寿田不懂自己被安排了,便傻愣愣的说:“啊?哦!”

    陈大胜失笑,上前就对他后脑勺拍了一下道:“傻小子,这就当官了!还不谢谢你佘爷爷!”

    这就当官了?!

    余寿田不知道自己当的是什么官,却也是高兴的,他站起来跪下给佘爷爷磕头,磕完便听到他佘爷爷打发他说:“成了,这也叫当官,我是怕他疯玩学坏了,你去玩吧,可怜的娃儿,以后便没有这好日子了。”

    为什么是没有这样的好日子了,余寿田是听不懂的,怕问读书,他赶紧告辞离开,又到了前面给小婶娘磕头,她小婶娘听完才说,他佘爷爷给他安排了个八品小旗,以后他要管着十个人了,一月还能拿六贯钱,一年能吃上皇粮禄米七十二石,只这一日起,每月十贯的月钱却是没了?

    就没了?余寿田心肝破裂,又是一阵的五雷轰顶。

    从陈家出来,成家,孟家,童家一溜儿过来,人人都恭喜余寿田,偏偏这孩子心里就只转着一件事,我以后月钱拿不到十贯了,这可真伤心啊。

    就这样,好似满世界高兴只有他沮丧的孩子出了门,坐上自己家的马车一溜儿到了兵部巷门口,他的一众小伙伴早就等在哪儿了。

    人人长大都要遇到脾气相投的小伙伴,可像是余寿田这样的孩子,他的人生却是不同的。

    从前在老家的时,便是他大伯家的崽儿每天都是忙不完的营生,根本没什么闲余时间去找乐子,他一直受罪到了现在,才在兵部巷找了三位好友。

    窦家的窦永伦,曲家的曲应芳,孔家的孔向春。

    他们四个差不多大,只这三位是在祠堂口的三礼学堂读书的,独他一人在家里跟着婶娘读书,美其名曰家里有先生单独教着。

    心里有怯也没有墨,余寿田便是个在家话多,在外却少言寡语的孩子。

    好友们一拥而上,坐在他车里又是一阵夸奖暖和。余寿田的车内精致宽敞,铺了老毡狼皮还有羊羔皮保暖,还烘了上好的碳炉取暖。

    都是六七品武官家的孩子,家里就养的粗糙,大冷天出门一般不给他们预备车子,若家里有富余马匹就骑马,有富余的车子就坐车,今儿是初一,这一群少爷只能挤出两辆马车,一辆是曲家的,一辆自然是余家的。

    这也没甚,余寿田也坐过旁人的车子的。

    几位官家少爷欢欢喜喜的上了车子,身后跟着的四五个小厮坐了曲家那辆。

    今儿是大年初一,这几个少爷早就约好了去护国寺上香,他们是不敢想头一炷香,心也不是那般虔诚,就是去看个热闹。

    等大家坐的稳当,那马车行进起来了,几位少爷便互相看看,又一起微笑着各自拿起荷包从里抠压岁钱凑份子。

    余寿田是个小抠,佘爷爷还有婶娘们给的金锞子他早就让小谷拿回了家,而今身上装的是在老“奶”“奶”那边得的半袋子银锞子,这也不少了,最起码在小伙伴面前不“露”怯。

    曲应芳在这里面最大,他便先取出四个五钱的银锞子放在支出来的小桌上说:“这是给护国寺庙里的香油钱。”

    其余几人有样学样的把银锞子交了。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