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十贯娘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3

分卷阅读73

    死!谭家满门合起来在他心中的份量皆不能与谭士泽一人相抵。

    那么,欺辱谭士泽的刀,就是欺辱他,打了他的脸。

    武帝这样封赏已经是相当的仁德了,既买名了,皇爷便更进了一步道:“朕呢,是个精穷的,也不敢如前面的,张嘴就敢“乱”给,朕倒想给,可惜是要啥啥没有,国家正在复苏,以后再慢慢来吧。

    前几日倒是礼部拟送的散阶我看了一眼,你们身上的果敢校尉,也是最后一批,怕是从此就是个没实惠的虚衔了,那朕的老刀,自然要跟着新的走,如此,陈大胜!朕便封你一个实在的亲卫所指挥使六品经历,其余六人便做七品指挥使都事。”

    “呯!”

    陈大胜的脑袋又被常连芳按倒在地,他有点晕。

    倒是曾□□表情有些奇怪的道:“启奏陛下,亲卫二十七所各职已然满编,这,这让微臣如何安排?”

    皇爷无所谓的挑挑眉到:“那就增加一个御前长刀卫所,二十八所听着也好听,正是个双数。从你那边给他们拨一个院子,要离南门近些,最好有个小校场给他们活动,莫要把朕的刀钝了牙口!恩,你回去叫小山来见朕,这几个人就给他照顾了。”

    曾安榜连忙称是。

    听听,皇爷说照顾非管,这词让曾安榜再三斟酌,看着面前这几个脏兮兮,臭烘烘的他竟无限艳羡起来。

    这是啥,盛宠啊,他们争来争去,还不是争的这个么,只可惜他脖颈细,老刀却是做不得,心内也是着实佩服的。

    这个叫小山的,其实大名叫做郭谦,字小山,他是亲卫所的都指挥佥事,只比曾安榜低一级,在亲卫所内部的权限却比曾安榜大,只他如今不在,未曾伴驾才喊了曾安榜来。

    就这,皇爷依旧没赏完,他看几个老实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噗哧就笑了,继续说到:“如此,除了你们职位上的安排,朕再让人于燕京附近,给你们你们每人选上一百亩永业田吧。”

    前面的听不懂,这个这几人是听懂了,皇帝老爷东家给田地了!!

    他们从前见天的听谁谁说,以后得了功勋,朝廷给赏田,没想到是真的啊。

    只听得呯呯几声,实实在在的这几个傻小子给皇爷谢恩了,把地都磕出坑来了。

    皇爷都给逗笑了,坐在角落的史官也在低头微笑。

    如此,皇爷便拍拍自己的大腿,颇有对牛弹琴之感,只能无奈笑着摇头道:“我就说么,哎,也是朕没说的不合适,该先说给田这事儿的!呵呵,那既然你们认实惠,朕就给你们实惠,这给了封赏你们听不懂,那接下来,朕给的这个三军独一份的奉料,哦!奉料便做奉养有功老卒的实在支出。

    你等有功于国,自今日起自然由国来奉养,然,大梁刚立,国库无钱,今日起,这笔支出便由朕来供给……”

    这个国家要穷到什么地步,让皇帝私人掏钱。

    围观众人赶忙跪下请罪,然而皇爷却摆摆手道:“你们不必说那些啰嗦的,朕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自是要告诉天下人,凡举与国有功的人,无论是勋贵,朝臣,庶民,还有这些老卒,哪怕就是再紧,朕也认这些帐的。”

    这便是皇爷要千金买骨了,他们如何再敢阻止,亦不过是七个老卒,每人一年二三百两的事情。

    只是这二三百两,对于陈大胜他们却是震撼非常的。

    就听皇爷在上面说道:“你们活一日,朕便养你们一日,若是朕没有你们命长,那就由朕的子孙养……”

    曾安榜一头汗的听着,心里只道,谭家算是损失大了,就这一出,以后他们家便军心全失,再不敢轻易做这盘剥之事。一个领兵的将领失了军心,结果可想而知,陛下此次所图甚大啊。

    皇爷还在上面洒金呢:“从此以后,每年,每人拨奉料,银五十两,此笔款项用作给你们雇佣杂役一干事务花费。年供给,绢绸各两匹,粗布十匹,细棉布五匹,棉二十斤,鞋,月供两双,四季衣裳一季两身,月支给猪rou三十斤,鸡鸭各三只,日供粳米三升,白面一斤,豆腐一斤,菜三斤,黄蜡两支,碳夏十斤,冬四十斤……”

    陈大胜他们的表情越来越飞扬,眼神都是亮闪闪的,这,这是皇帝老爷以后养我们了?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熟悉内宫的张民望却听的心都在抽抽。

    他想,皇爷您给的这是啥啊,您这是给的低等宫妃的年月份例啊,怪不得背的如此顺溜呢。

    常连芳看着自己干哥哥心里只是高兴,却不知道,他哥哥陈大胜如今的称呼已然变成这样了。

    陈,城门侯(虚勋),御前长刀卫(单位),六品指挥使经历(实职),吃俩铜锅子(一鼎一簋),低等武勋贵,皇爷小妾(奉料),大胜大人。

    说了一大堆,其实皇爷真的没给啥过分的,皆是虚名,可一场经历好不容易活下来,陈大胜他们好歹也有个虚名了。

    人活一世,还不就是个脸面么。

    自这一日起,好歹是个人了啊。

    永安元年十一月二十五,黄道玉堂,诸事大吉。

    这几天天气渐冷,七茜儿便从家里取了五斤黑酱,十斤盐托了全子哥,请那营盘里的兵卒若清闲了,就去附近山上给家里预备过冬的干柴来。

    她是知道今年是个灾年,炭不敢想,可是干柴却是能弄到的,只她也没想到,就那么点东西,伤营的厨下直接派了四个杂役,竟给自己打了整整十日干柴,那家里东侧屋子,整整堆了两房。

    这几日已冷了,七茜儿早起熄了院外的灶房,移了正堂暖起东屋的灶火。

    这火一烧起来,东屋新炕就是热乎乎的,老太太也不爱出去了。

    祖孙俩如今也是穿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家常衣裳,虽这些衣裳是那霍家庄从前管事娘子的穿戴,可那又有什么,老太太就觉着这是贵人太太的衣裳,她也是个贵人了,从前她们村子那财主老娘都没有这样里外三层新。

    她还香喷喷的用头油,每五日茜儿就给她来一次滋润的搓洗,她脖子都跟脸一个“色”了。

    这日子过的,就是明儿死了她都愿意了,只外面那群混战娘们嫉妒她,哼!酸的很呢!

    那日她只穿戴一套出去,从此乔氏说什么,她都有话说了。见天说给我做新衣裳,新衣裳,三年了我没穿过她一针半线。

    我孙媳进屋不到三天,装裹衣裳都给我置办好了,谁孝顺用眼一看就知,如此,乔氏也出不了门了,老太太专门找她呆的圈子扎堆,也不打她,就坐在那炫耀。

    那有人照顾的老太太,跟没人照顾的老太太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七茜儿自己照顾自己,照顾家也习惯了,老太太那手活计她实在看不上,真真是粗针大线,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