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我是权臣白月光(双重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4

分卷阅读84

    完结倒计时啦 ̄ ̄

    第52章 陷阱

    战事紧张, 苏九卿走后两个月,也不曾寄出过一封家书,宋玉璃只能从魏惊鸿拿给她看的战报里, 猜测一些消息出来。

    前陈筹划数年, 又有闻氏做jian细, 战事并不好打。

    南方多水域, 前陈又cao练水军多年,而大夏因防范戎狄的缘故,多是骑兵步兵,不善水战。

    苏九卿这一仗打的十分吃力。

    直到半年后,宋玉璃才收到苏九卿的第一封信。

    而这时节, 京城已是春去秋来, 天色渐寒了。

    苏九卿写信向来只谈要紧事, 一篇洋洋洒洒下来,全是写他如何布局, 如何行事,如何打击了前陈的嚣张气焰, 又或者遇到些什么麻烦,又是怎么解决的。

    只临到信的末尾,苏九卿才小心翼翼写了一句:“许久不见, 想你。”

    只六个字,他写的小心翼翼, 又十分潦草, 像是临时添上去的,墨质与之前并不相同。

    宋玉璃瞧着莞尔,放进自己的妆匣里。

    她给他回信,并不多言京中事, 只是将这半年里,她闲来无聊从兵书中总结的水战之法,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想着苏九卿或许用的上。

    最后,她想了想,便也添上一句:“亦想你。”

    这一次,苏九卿的信回的极快。

    说他已打到金陵,但前陈依仗长江为屏障,死死占据杭州,不肯退却,只怕他今年是没法回去过年了。

    苏九卿话里话外透着委屈,宋玉璃于是笑着回:“那便明年再一起过年吧。”

    年关将至,小皇帝却病了,小小的婴孩儿,也不知是真的因为身子孱弱,还是京中哪方势力蠢蠢欲动。

    魏惊鸿吓得不轻,仗杀了寝宫伺候的十八个宫女太监,衣不解带亲自照顾。

    她不放心朝中事,便将宋玉璃召进宫里,帮她处理一些政务。

    寝宫之中,宋玉璃坐在桌案旁,拿着朱批的御笔一边回着折子,一边不时抬头看魏惊鸿。

    魏惊鸿瞧着老了许多,眉宇间尽是郁色,她怀里抱着瘦小的婴孩儿,全然没有平素里的雍容和霸道,反而尽是慈母本色。

    她看了孩子许久,才将他小心翼翼地放到龙床上,盖上薄薄的一层被衾。

    “睡着了?”宋玉璃小声问道。

    魏惊鸿疲惫地点点头。

    宋玉璃将手里批完的奏折放到一边,又拿起一本,笑道:“你啊,拼死拼活,机关算尽,如今劳心劳力的,到底图什么?”

    魏惊鸿轻哼一声,斜睨了宋玉璃一眼:“你那般的出身和境遇,自然不懂。”

    她神色间渐渐带上了一分凄楚和狠厉:“当年我母亲貌美,却无势力,皇后和贵妃忌惮她,便想法子无声无息叫她死在深宫。我自小受父皇宠爱,驸马得力,又有个聪明伶俐的孩子,皇后和贵妃都怕我倒向对方阵营,便先下手为强,杀了他们。”

    宋玉璃怔忪地看着魏惊鸿。

    “而最可笑的是,这些事父皇都知道,却丝毫不在意。他在意的是他的江山,他的权利,至于儿女们的死活,又算的了什么呢?受宠?再受宠,我也不过是个女儿罢了。你看苏九卿便知道,天家的父子亲情什么也不是。”

    魏惊鸿笑道:“宋玉璃,你很幸运,遇到苏九卿这样的男人,有能力护着你,又不被身份所禁锢。”

    新年过后,战事便越发胶着起来,苏九卿空闲的时间显然多了许多,起先是两三个月一封,后来渐渐紧凑,变成一个月一封,待到后来,大约是战事更加不紧,宋玉璃几乎隔三差五便能收到信件。

    信中的内容也从军中的见闻变成了江南风物。

    天气渐暖,苏九卿竟还有空闲弄了些菱角,叫信使一起送过来。

    “听说江南女子都爱吃,想我家玉璃也定会喜欢。”

    后来,还有胭脂水粉,扇面丝绸。

    苏九卿俨然不像个将军,倒像个商贾,闲来无事,便往京城买乱七八糟的东西,信件里的内容也愈发琐碎了。

    “金陵红粉斋出了新胭脂,叫桃花醉,和你当年酿的酒一个名字,也不知我何时才能喝到。”

    “今日在街上瞧着一个女子,背影十分像你,我傻了,上去拉她,被骂是登徒子。”

    “想你的紧,今年过年若还不能回去,我便不干了,挂印而去!”

    然而那年冬天,苏九卿仍然没有回京城过年。

    大夏盘踞金陵,前陈列兵杭州,双方来来回回又打了一年,各有胜负。

    魏惊鸿有些沉不住气了,去信问苏九卿这是何意,还派了心腹大臣前去监军。

    那大臣回来后禀告魏惊鸿,仗确实难打。

    两边都是富庶之地,不缺粮饷,又隔着长江天险,对峙个几年,也是十分常见。大夏不善水军,苏九卿不得不就地重组军队,日夜cao练,如此也得一两年才有成效。

    这中间,双方还议和了一回。

    前陈派了使臣来上京,言说愿以长街为界,双方握手言和,魏惊鸿自然不允。

    两国争来争去,发现根本没的谈,于是又开始打。

    这期间,前线不少将士换防,然而主帅苏九卿,却是一日也不能离开。

    一晃又是第三年。

    苏九卿水军练成,前方捷报频频,拿下杭州指日可待。

    战事胶着,苏九卿的信来的少了许多。

    宋玉璃起出去年酿的酒,安排人送到金陵。

    那日苏九卿大胜而归,回到帅府,便闻到了熟悉的酒香。

    顾烟也在那,拱手笑道:“夫人托我给您带酒。”

    苏九卿笑了起来,他小心翼翼捧起酒坛,闻了闻,又依依不舍地放下。

    “等仗打完了我再喝。”苏九卿笑道。

    而后,大概是为了早日喝到宋玉璃亲手酿的酒,苏九卿仗打的更卖力了。

    很快拿下杭州。

    前陈不得不退守江城。

    而负责镇守江城的,正是闻氏。

    闻飞卓在帅府之中来回踱步,眉头紧蹙。

    外面他的副将匆匆忙忙走进来,抱拳道:“启禀将军,苏九卿的人马已到城外。水军渡江而上,足有百艘战船,瞧那吃水,船上应是满人的。”

    闻飞卓年轻的脸上略过一丝扭曲,他并不想和苏九卿对上,所以直到苏九卿离开大夏,进入戎狄地界,他才点头答应了周易安的合作。

    本以为,只要前陈挥军北上,到时候大夏国破,闻家依旧是从龙之功,往日繁华无碍,可谁想到,半路杀出个苏九卿来,竟和魏惊鸿一个鼻孔出气。

    闻家走到今日,可谓是被他一念之间,竟走出一步死棋来。

    闻飞卓想到此,眼中的凶狠和杀气渐渐浓了。

    “传信上京,该动一动我们的暗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