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七零之女主小姑不好当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8

分卷阅读68

    工资薪酬都很好。

    但这不是乔娇娇喜欢的专业,她报考这个专业,仅仅只是因为高考前,她mama说她二婚生的meimei很有音乐天赋,想培养她当钢琴家。mama还随口说,将来她的公司可就靠乔娇娇了。

    乔娇娇天真的把母亲的话当了真,她很想,很愿意去做一些事情,让mama可以看她一眼,可以多在乎她一点。

    事实证明乔娇娇的付出并没有什么用,她仅仅只是想帮她分担一些的行为,也被误解成了贪图她的家产。

    只是那时候乔娇娇已经上研究生了,她虽然不喜欢这个专业,如果不是为了母亲,她根本不愿意毕业以后去从事这个工作,但她还是坚持读完研究生。

    她已经想明白,就算不喜欢,不愿意,但她名校研究生毕业的这个学历,可以让她生活的更轻松一些。

    但现在,重来一回,乔娇娇虽然不知道她想从事什么职业,不知道自己想去做些什么,可她有着足够的时间慢慢想,慢慢选。

    就像现在,她对文字很感兴趣,就可以每天翻看字典,一天看几页,一本字典看完,肯定会有收获。

    不止是中文字典,还有俄语英语日语,这些语言学一学也是没有坏处的。

    之后还可以好好读一读选集,以前初中上思想品德课,高中上政治课,大学也有马哲,现在想来,对于这些知识,她好像一直都是很浮躁的在接受,心中虽很认同,但并没有认真的,带着思考,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去好好的读一读,去想一想,去看看为什么那么多的革命志士会选择这条道路,会将共产主义当做终生的信仰。

    现在只是看看语录,乔娇娇都很有感悟了,如果好好的去读一读选集,去读一读,去读一读,或许对于这个社会,她可以有更加成熟的认知,对于人生,也能有更积极向上的态度。

    37、第 37 章

    37、第  37  章

    转眼就到了六八年,乔娇娇已经二年级了。

    说起乔娇娇,已经是他们学校的名人了,乔娇娇多才多艺,成绩也好。

    不过因为乔娇娇自我克制,考试的时候每回故意写错一点儿,让成绩控制在九十五分以上,一百分以下,所以说起她的成绩来,也是成绩好,而不是神童之类的。

    毕竟小学的内容简单,考满分的也大有人在,乔娇娇的成绩好是好,没有好到显眼的地步。

    在学校里,她更引人注目的还是会唱歌,在今年六一全市的小学生大联欢上,乔娇娇还代表他们学校唱了一首歌,得到了不少夸奖。

    学校还推荐她进了市里的少儿艺术团,市里的少儿艺术团不好进,但进去之后不仅可以免费学各种才艺,还会有许多表演的机会。

    最起码每年的五一劳动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还有元旦,这些大的节日都是要庆祝的,各个单位会出节目,但更多的节目还是市里文工团,艺术团表演。

    一般少儿艺术团都会有大合唱或者歌舞剧。

    能在这些日子里表演,记在档案里,以后不管是推荐上大学还是参加工作都是能加分的。

    进了少儿艺术团,每周训练,学习本领,同时还能额外领到一些票证呢,如果参加了大型演出,还会发福利呢。

    最重要的是,如果在少儿艺术团表现好,等上了初中,可以加入宁安市青少年艺术团,不管是宁安市的文工团还是部队文工团招人,都会从青少年艺术团进行选拔。

    虽然不一定选得上,但青少年艺术团的孩子肯定比完全没学习过唱歌跳舞的孩子们被文工团选上的几率大。

    虽然说现在是工农团结起来,人民当家做主,职业也不分高低贵贱,可女孩子要是能进部队的文工团,那绝对是再好不过的一条出路了。

    进了部队文工团,可就是光荣的军人了,再经组织介绍嫁给军人,以后的日子还用发愁吗?

    现在乔娇娇加入的只是宁安的少儿艺术团,但在乔家人眼里,像是已经看到了她光明的未来。

    乔娇娇大哥送给她一支口琴,大姐给她做了一身小军装,二嫂给她买了一架手风琴,这可是很贵的,乔娇娇二嫂买手风琴,除了为了庆祝乔娇娇通过了宁安市少儿艺术团的选拔,也是为了感谢乔章吕静开明,允许乔向军改姓赵。

    乔娇娇三哥直接寄回来五十块钱,让吕静看着给乔娇娇买身好看的衣服,同时他还在信里说,他经首长介绍,认识了一名女医生,两人正在处对象,不出意外的话今年过年领着这姑娘回来,见见父母。然后就回部队举行婚礼。

    这可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三儿子结婚在部队,结婚的钱是早准备好的,吕静又抓紧时间和人换一些票证,自行车票和收音机票这是必须准备的,前头几个孩子都有,三儿子自然也得有。

    还有买自行车和收音机的钱,这也是得先包红包里的。

    最重要的就是三儿子这么多年寄回来的工资了,老大老二老三结婚早,几乎都是参加工作没多久就结婚了。

    他们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挣的不多,年轻人,刚开始挣钱,心里兴奋,想买这个想买那个,吕静乔章也由着他们,没怎么管,更不要求他们挣了钱得交家里。

    等他们工作一年两年稳定下来了,又都结婚了。

    和现在大多数帮儿女管钱的父母不同,乔章吕静从来没有管过儿子女儿们的钱,他们参加工作后的工资乔章吕静没有要过一分,就是他们提了,乔章吕静也都拒绝,让他们自己的钱自己做主。

    只有老四也就是三儿子乔安不一样,这孩子当兵的时候年龄不大,当兵去第一个月只给自己留了五块钱,其他全寄回来了。

    乔章吕静写信过去说别给家里寄钱,家里不缺钱,这孩子也不听,每个月固定留五块,剩下有多少就给家里往回寄多少,从开始十多块到现在的五十多。

    更让乔章吕静心疼的是,这孩子每个月只留下五块钱,这钱都不是花自己身上,而是经常会从老乡那里淘换一些东西寄回来。

    好几回吕静都想再把钱给儿子寄回去。

    还是乔安写信说他在部队什么也不缺,平时发的工资寄回来,但发的票他都留着,这些票比钱好用,用钱的话万一被发现比较难解释,票的话只是拿用不着的东西互相换换,管得不会那么严格。

    当然乔安寄回来的这些钱乔章和吕静不会要,除了他过年时候寄回来,写了信说多少是给meimei的压岁钱,多少是给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的压岁钱以外,其他吕静都一笔一笔的记着,专门存了折子,为的就是等三儿子结婚的时候再给他。

    这十来年的时间,三儿子的工资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