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升官发财在宋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66

分卷阅读566

    欧阳修还一脸骄傲地滔滔不绝着,陆辞越听越是眼神微妙,面色复杂。

……老天在上,他的初衷,真只是将此作为一场亲友之间的自娱自乐啊!

饶是陆辞自诩脸皮够厚,也被‘天下七绝’这一盛赞惹得有些脸皮发烫。

然而比起具体要记住是哪七人做了些什么,对大多数只通过读话本,认得出大名鼎鼎的陆三元、朱说’和柳娘子……哦不,柳七的百姓而言,简简单单的‘天下七绝’四字,传起来可要容易多了。

尤其在受益最大的随州境内,街头巷口净是关于‘陆氏义庄’的赞誉,百姓张口闭口都是‘天下七绝’。

陆辞最初还暗感面红耳赤,但他适应极快,只过了一小会儿,就能照常摆出云淡风轻的姿态了。

他甚至还坦然利用起了这一鹊起的名声所带来的好处:慕名前来瞻仰‘天下七绝’的文人雅客还不断从周边聚集而来,在适当的引导下,他们那些旺盛的好奇心,也多少照顾了义庄名下铺席的生意。

当然,比起这些暂时性的收益,更让陆辞看重的,还是那些对他具体章程感兴趣,派人送帖上门,试图拜访的各地士绅。

对这样的良性效应,陆辞自是毫不藏私,尽快抽出一日,将众人请到家中,把初初拟定的章程予各人过目。

为给予上的方便,陆氏义庄所开设的铺席,大多与供给之物有关:义田由孤寡人家耕种,其中五成投入义庄名下粮铺出售或作青黄不接时期无息放贷用,另五成则作为口粮,按每口每月给白米三斗的标准,给予无成年男性做劳力的人家;布铺与成衣铺经营所得,三成予以出售,另七成每年按春夏二季,分别给予衣料一匹;再有孤女再嫁的补助,丧葬费,还有对于学院中学业优异者,每逢科考进行笔墨纸砚、路费等补助,三回为满,但凡取得名次者,再按三倍将当初所得补助返还……

虽远远称不上完善,但这章程的雏形一出,还是让亦有施善之心的士绅们视若珍宝。

读完之后,他们连陆辞也顾不上了,哪怕素不相识,也很快讨论成了一片。

陆辞也乐得旁听,集思广益的过程,也是渐渐完善章程的过程,好让义庄能更持久的运作。

‘天下七绝’的名声,很快流传到了京城。

柳七尚好,因之前没能拦住官家‘胡作非为’一事而颇感心虚,总觉得会惹来陆辞‘报复’,因而一直夹着尾巴低调做人,面对好友们的调侃,也只嘻嘻哈哈地一笔带过。

而晏殊则一改衣锦夜行的作风,大大方方地四处炫耀起来。

特别是对着几个月前不屑参和此热闹而婉拒了他邀约、这会儿追悔莫及的那几位同僚,更是不客气地暗嘲一顿,好生痛快。

对此最为幽怨的,自是明明靠那枚偌大私印参了一手,却完全被时人所忽略了的小皇帝了。

柳鸳鸳果然狡诈!

赵祯简直遗憾得要捶胸顿足了!

怎么那天就听信了对方的鬼话,只靠一花押和私印了事呢!

当同样听闻‘天下七绝’名声,而前来打听细节的郭圣人象征性地捧着一碗羹汤前来时,看到的就是夫君一副气鼓了脸的罕见模样,不由稀罕道:“官家是……”叫人欺负了?

只是她的话音一出,赵祯一下就收敛了神色。

毕竟随着年岁增长,掌权渐长的小官家也不可避免地好起面子来了。

特别还是在他眼里呆呆笨笨的郭圣人面前,更是颇有包袱。

赵祯不自在地轻咳一声:“圣人怎么来了?”

“来给官家送羹汤。”

郭圣人也不追问,讨好地一笑后,将羹汤顺手搁在桌上,就迫不及待地屏退宫仆,殷切询道:“官家有所不知,妾身方才听说了这么一桩趣事……”

遂将刚从宫婢口中听得的‘七绝’给说了一遍。

还没来得及捧起那羹汤,就再次被提醒了被人彻底忽略一事的赵祯,顿时委屈地拉下了脸。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满心以为能从官家处得到更多讯息的郭皇后,很快就被恼羞成怒的小皇帝给无情地赶出去了。

可怜她还纳闷着,不知哪里不对了官家的心思,赵祯已愤而提笔,思索着如何写夺情的诏书。

在赵祯看来,小夫子已丁忧了半年有余,如今也不似他当初担心的颓唐不振,而是精力充沛地建起了义庄,明摆着要大展身手的架势……

既那义庄都要步上正轨了,大可交由可信者接受,人则该快快回他身边来,以免大材小用才是。

只是在‘先斩后奏’了好几回后,赵祯到底有些做贼心虚,这回知晓兹事体大,还是先发了一封秘信,前去试探一番陆辞的态度。

在他苦等半月后,陆辞的回复是等到了,却仿佛故意对他字里行间的暗示绝口不提,还可怜巴巴地表示,刚刚建起的义庄人手短缺,实在走不开人……

行吧,那他继续等。

赵祯耐心地又等了三个月。

夏去秋来,他眼巴巴地望着枫叶转为通红,再没忍住,又发了一封。

这回他不再暗示,而是明明白白地问了:义庄再重,岂比得上国家之重?杀鸡焉用牛刀。若义庄仍缺人手,也不当费摅羽之才,由朕指派数人暂替,应也足够应对……

陆辞这一读,才明白小皇帝原来是打定了主意,要对他进行夺情了,顿时无奈。

因以孝治天下,官员守孝丁忧,是连宰辅也不得逃避的。

若逢战乱等非常时期,君主对身居要职、或身具殊能者进行夺情,倒是情有可原。

但如今天下太平,之前西北战线上的西夏这个最大威胁,刚被挫去锐气,灰溜溜地撤回境内一边修养民息,一边与契丹角力,一边还得防范吐蕃的报复。哪里有余力再入侵中原?

况且他丁忧之前,才擢升至御史大夫不久,根本谈不上是不可或缺的要紧职务。

小皇帝这异想天开的一出,显是于情于理皆是不合,但凡露出点苗头来,都得让两人一道被御史台被扣上‘不孝父母、贪恋官位’以及‘偏听偏信、有违宗法’的罪名,一道弹劾个灰头土脸、名声败裂。

陆辞知晓厉害,便不只是敷衍过去,而是简单言明厉害,让被之前的顺利给冲昏头的小皇帝醒上一醒。

得了陆辞这回的信件后,之前因一叶障目的赵祯,也终于意识到欠妥之处。

就在他沮丧不已,唉声叹气着以为真还要等上两年多时,却不料就在腊月来临之即,一个召回陆辞的大好时机,就从西北方向生生砸了过来。

第三百四十四章

赵祯眼中的这个夺情陆辞的大好契机,来自吐蕃赞普唃厮啰。

却说在与曹玮联手,同夏国新主李元昊那一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