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升官发财在宋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68

分卷阅读368

    音,言简意赅地撂下这么句。

与此同时,他将手伸入衣襟,很快取出一枚汗涔涔的、由陆辞亲手交到自己手上的令牌,以及一封由陆辞亲笔所书的紧急公文。

确定这行人身份后,守城将兵如何不知事态紧急,不敢有片刻耽搁,用力一颔首,便错身让开了一条道,供这五骑如闪电般疾掠而入。

直到一行人风驰电掣地进了城,策马直冲入大街小巷之中,宛若无人之地,城外看傻了的其他游人才慢慢回过神来。

不乏人窃窃私语:“刚才那莫不是……”

“定然是了,多年以前,倒听我爹爹说起过……”

“不好,究竟是哪处又不太平了?”

“听不出那军士口音。方向瞧着是北边来的。”

……

比他们知道得要多上一些的守城军士,则不得不强抑住心底不安,黑着脸训斥道:“瞎议论什么?还进不进城了?”

见众人噤声,他们才将两列人重新恢复了秩序,心不在焉地重新开始检看了。

这秦州五骑一路披星戴月,日以继夜地赶着路,马都换过好几批了,却不曾歇上一歇。

此时虽是身心俱疲,仍不敢有片刻松懈,硬是咬牙坚持到冲入宫廷大门,将秦州突然爆发的战事上报,确定庙堂知晓了,才轰然晕倒在地。

一石激起千层浪,吐蕃的突然反叛,理所当然地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有痛骂吐蕃狼子野心、猪狗不如,不久前还阿谀逢迎,现便觊觎中土的;有心怀鬼胎,趁机进曹玮谗言,道其镇守秦州多年,却对其动向知情不报的;有勃然大怒,毅然挺身而出,申请增兵出战的;有借机想铲除异己,向太子进言,力荐政敌出使吐蕃劝和的;也有提议联合西夏,令西夏出兵讨伐吐蕃的……

听得底下议论纷纷,群臣唾沫横飞,陈词慷慨激昂,争相各抒己见,代父监国的太子赵祯,却是自始至终都沉默着。

乍闻此讯时,他脑海中几乎一片空白,心跳骤如擂鼓。

片刻之后,他才缓缓将不受控制地轻轻颤抖着双手完美地隐匿在袍袖之中,眼眸微敛,伪装出一副极其平静,认真倾听的模样。

就连随侍于四周的内侍都不曾发现半点端倪,更何况是离得更远的朝官们了。

唯有赵祯自己最为清楚,面对秦州突然爆发的战事,自己比起不知所措的慌乱,更多充斥在心里的,是深深的懊恼和后悔。

——小夫子。

赵祯眼底一片空茫。

他自是清楚,秦州守兵满打满算不过六千,城墙亦是久久未经修缮。

面对由jian猾狡诈、残忍暴虐的李立遵亲自率领的那三万早有准备的吐蕃精锐,又能抵挡上多久呢?

他不敢想。

尽管小夫子不久前还踌躇满志地递上奏疏,上陈策十数条,他也痛快地予以了批示……但这才过去多长时日?纵使小夫子有三头六臂,苦于人手匮乏,也难做出什么成效来。

以小夫子看似温和柔韧,实质刚烈的品性,也绝无丢下百姓、弃城而逃的可能,定要血战到底。

赵祯心头涌出一阵阵尖锐的刺痛,浓重的懊悔,让他口中一片发苦。

若不是他为护住jiejie,才顾不得小夫子,不得不顺着爹爹的坚持,将沙场老将曹玮召回颐养天年,再将从未经过战火的小夫子派去镇守边陲……

李立遵怕打开始就不敢轻举妄动,自然也就不会有今日横祸了。

若是在爹爹得了邪症、起身不得,无法理政后,他不曾顾虑重重,最后决定等个一两年做缓冲,而是当即将小夫子召回的话……

也不会有今日之痛。

他的安静和不表态,落在急脾气的寇准眼里,就成了懦弱和迟疑了。

莫不是太子文弱,被区区吐蕃吓傻了,要放弃秦州不成?

单是这个猜测,就让寇准吓得一身冷汗。

他素来是请缨出战的头一人,见太子半晌不做声,任由底下闹成一团,不免急得满头大汗。

他憋了一阵,实在憋不住了,顾不得自己已非三辅之一,而仅是枢密副使的身份,紧拧眉头向前大迈一步,中气十足地提醒赵祯道:“——兵贵神速,眼下秦州告急,恳请殿下即刻向临近郡县抽兵调将,驰援秦州!”

晏殊亦挺身出列,扬声附和:“倘若秦州城破,后果不堪设想。现战况火急,还请殿下速速增兵!”

赵祯被这两声近乎是喊出来的大嗓门惹得一愣,很快回神,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驰援,当然是要驰援的。

对于寇准增兵支援的提议,倒无人有意见。

若是当真被三万吐蕃兵吓得放弃秦州那一重要的西北重陲的话,那提出这一建议的,势必被人用唾沫星子淹死。

但具体调哪儿的兵,调多少,又用何人领兵……

一落实到细节上,就又能吵上三天三夜。

按理说,镇守秦州多年的曹玮名望经验兼具,无疑是最好人选。

但对曹玮看不过眼,或是自有私心的人大有人在,泼起‘其对吐蕃狼子野心早已知情、却一直不报’的脏水时不留余力。

甚至为了让曹玮不得这扬名的机会,还有人不惜将‘大名鼎鼎’的庸将张耆与杨崇勋都提了出来。

然而张耆与杨崇勋虽是武官,却是既无战功,也不懂军略,靠的不过是对裙带关系的投机,或是早年为赵恒东宫官,靠着拿那点情分做的经营,而换来的坐享高官厚禄罢了。

他们再要面子,也有着自知之明。

战场上刀枪无眼,他们养尊处优多年,大腹便便,贸然上去,且不说胜负,怕是小命都得没了,最后没准还落得吃力不讨好……说这话的人,到底是太‘瞧得起’他们,还是故意害他们哪!

正因如此,对自己被拎出来提名的烫手山芋,张耆与杨崇勋哪儿敢接。

简直对说话人恨得牙痒痒的,恨恨地记下了对方的名字。

旋即当机立断,先诉苦一阵,赶紧撇开干系,再胡乱提了几个还算能入眼的部下,想要充数过关。

这乱状简直叫寇准暴跳如雷,大吵大闹间,恨不得拔剑出来,将这些拿军机大事当儿戏的混账玩意儿一剑一个。

赵祯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争论不休,末了忽然将案一拍,在群臣一片安静中,才慢慢发声。

以他自那日对抗爹爹后、就宛如昙花一现的强硬口吻,一条条地安排了下去。

在他对朝堂掌控力尚且不足,看局势也看不完全透彻的情况下,为确保万无一失,只得先‘用人唯亲’了。

而在此事上,最可信的人,显然是同小夫子交情最好的那些。

赵祯将内心的不安悉数压制下去后,很快重归冷静。

他以不容置喙的强硬,把其他声音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