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升官发财在宋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9

分卷阅读39

    “多谢柳兄提醒,我必当小心谨慎。”

柳七摆了摆手,自嘲道:“得以通晓这些,也勉强能算是我初试不利、金榜无名的益处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1.柳永家境:

柳永的家世是个非常注意儒家道德的仕宦之家。柳族原籍河东,柳崇之五世祖柳奥随叔父柳冕(唐古文家及历史家)至福建任福州司马,后又改官建州,遂定居焉。柳永的父亲柳宜及柳永的五位叔父则都曾在南唐或宋朝做过官,而且他的父亲在当时曾以孝行闻。柳永有兄二人,长兄柳三复,次兄柳三接(当然文里目前的时间线还没有)也都曾有科第功名。侄柳湛,子柳涚也都中过进士做过官。()

2.惨恤:即居丧。

五服之中,以斩衰(父母亡故)最重,要服孝三年;缌麻孝涉及最广(连岳父母和堂兄弟姐妹都算)也最轻,但也要三个月。

服孝期间是不能参加科举的。()

3.进士郭颜冒丧赴考之事出自史料()

4.澶渊之盟的签订内容和具体过程可看P149-154,的的确确是让辽宋俩国停战了120年。不过嘛……

5.相公:

“相公”一词在宋朝可不是随便用的。就狭义来说,“相公”仅限于对宰相的尊称,如北宋有名的“寇相公”寇准、“王相公”王安石。从广义上讲,也可用作对高官的尊称,如岳飞就是被称呼为“岳相公”。

()

第二十三章

二十出头,未至而立,正是最好面子的年轻气盛,柳七虽未刻意隐瞒过自己曾应过举、落了榜的事,但发自心底地对此感到羞惭,潜意识里便在避免主动提起。

这会儿不经意间给带了出来,他懊恼之余,倒是如释重负了。

陆辞闻言一愣,以他的沉性子,都未能掩饰震惊,问了句刚一出口就后悔了的蠢问题:“柳兄此话当真?”

柳七哭笑不得道:“我再闲得无事,也不会拿就疮疤来作假吧。”

陆辞蹙眉,真心实意道:“这可大事不妙。连柳兄这等钟灵毓秀、出口成章的俊才,小试牛刀竟也不利,那这世间哪儿还有似我这些庸才的活路了?”

这位被他视作强力竞争对手的柳七,竟然参加过科举,还连同进士都未能得赐!

哪怕但凡考试,都会有运气的成分作祟,可实力强劲到一定地步,纵使受到影响,也不至于彻底颠覆结果,顶多名次不尽如意。

尤其在陆辞看来,这位锦绣文章信手拈来、灵词妙赋随口吟出的柳七郎,哪怕策论和帖经墨义方面的成绩不甚起眼,在最重诗赋取士的此时,简直还是占尽便宜。

运气再差,也不可能翻车翻到阴沟里去啊。

陆辞着实有些难以相信,甚至因此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不得不刷新了一番自己对科举难度的认知。

他有着自知之明——自己真实的诗赋水平,怕是只有柳七郎,范仲淹的十分之一。

就这十分之一,还有不少是字写得工整好看,得到的卷面和印象分。

连柳七都能名落孙山的话……

陆辞万般惆怅地长叹一声。

——显然,是他低估了科举的严苛,在南阳书院做了一回井底之蛙了。

柳七:“……”

看着陆辞眼底先是掠过一抹难以置信和痛心,旋即是极其懊恼和不予理解,没有丝毫作伪的神色,饶是潇洒直爽如柳七,也不由不好意思起来。

“你这话说的,”柳七苦笑摇头道:“将我捧得太高且不说,你竟还好意思自称庸才?若连你都算庸才,世间怕是无人敢言天才了。”

朱说在旁听着,这时使劲点头,一脸严肃地附和道:“陆兄切莫妄自菲薄。”

陆辞勉强地扯了扯嘴角,无声地叹了口气:“多谢二位了。”

柳七主动道出心中隐秘,不但没得到令他难免感到难堪的同情,也没有微妙的惋惜之词,更没有遭人急迫的问七问八……倒是让这分明相识不久,却也看得出性子沉稳的两位小友,一个个比落榜的他还受打击。

柳七失笑一声,在感到不大适应之余,竟全是轻松。

陆辞恹恹地后靠在座椅上,颓然地做好了一会儿重新规划将来的准备;朱说平静待之,对柳七何故落榜绝口不问,只大致问了问他是哪年应的考。

柳七自无隐瞒:“大中祥符二年。”

朱说沉吟片刻,忍不住又问:“不知柳兄应举时,可曾听说过‘鹅仔峰下一枝笔’?他曾在几年前刻板的诗集序言中提过,元年将要进京赴考,定然魁甲登高第。”

说到这时,朱说怔了怔,忽然反应过来道:“这么说来,他正巧与柳兄是同乡,皆为费县人。”

柳七眼皮一跳:“……朱弟怕是记错了,他何时说过这话了?”

朱说不假思索道:“那册诗集,我正巧有带到船上来,还请柳兄、陆兄稍后片刻,我这便去取。”

不等柳七开口,为证实自己所言非虚,朱说立即起身,往舱房里走了。

陆辞还在思考人生,并未关注他们二人在说什么,柳七左看看右看看,最后只默默地揉了把脸。

不过片刻,他就找到了方才提到的那本诗集,还特意翻到了那一页:“请柳兄过目。”

对上这么较真的朱说,柳七也是没了什么脾气,面无表情地接过来,看着明晃晃的那几行字,皱着眉道:“可否问句,朱弟这书是何处买的?”

朱说下意识地看了眼还一副生无可恋的咸鱼模样的陆辞:“这还是那日与陆兄同游醴泉寺庙市,从一书摊上购得的旧书。”

柳七仔细摸了摸纸张,感觉了一下纸面的材质,又随意翻开几页,仔细检查上头的字墨,不禁拧紧了眉头,猛然拍案道:“此为书市嗜利之徒,私自雕书翻版,以麻沙本所制之劣品!”

“竟是如此?”

但凡士人,都对鬻书者痛恨之至,朱说自然也不例外。这回却不慎做了帮凶,他自然心里难过,只出于谨慎起见,核实道:“柳兄是从何得知的?”

柳七气鼓鼓道:“这天底下,就没有比我更清楚的人!那日我分明只同意了万卷堂来刊行此集,还特意为其写了序,哪儿冒出来的陈舍人来盗雕,竟还用这般粗制滥造的麻沙本来对付!”

此言一出,不但是朱说大吃一惊,就连一直走神的陆辞,都回过魂来了。

朱说慢吞吞道:“柳兄便是‘鹅仔峰下一枝笔’?”

陆辞:“……”

冷不防地被叫破,柳七刚才那义愤填膺劲儿一下就过去了,听到这小时他还为之得意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