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我居然磕了燕王和我的CP!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51

分卷阅读251

    个算一个全是他拼杀出来的。

何玉轩曾经想过,朱棣或许不仅仅享受那种胜利在握的感觉,或许他同样也是享受那种刺激的快意。

“一时不如一时,日后我的子孙会如何,那是日后他们自个儿的造化。”朱棣说得很是冷漠,丝毫没有估计到一星半点他所提及的子孙后代,而是平淡地说道:“若是日后朱家世世代代都能天子守国门,无愧于民无愧于心,便已然足够。”

话已至此,原本何玉轩心中还有些其他的念头,到底最终什么都没说出来。

而朱棣似乎是与何玉轩聊完后心情好了些,那眉梢流露出来的平静与他时不时逗弄何玉轩一两句的话语都能看出来。何玉轩无奈地指了指他的碗筷,“您刚才可是一点都没吃下去,还是再吃些吧。”

朱棣低头的时候,何玉轩的眉心微动,他原是还有其他的话要说,然刚才看着朱棣,却又失去了说话的打算。如今这局面,谈到这些还太早太早了。

饭后,何玉轩正打算回去,还没走两步就被朱棣给拦住了。

“万岁?”何玉轩颇为好奇地回头看了眼朱棣。

朱棣示意何玉轩跟着他一起走,他抬脚跟在朱棣的后面,越过了山河屏风,何玉轩眼睁睁瞅着朱棣走到了这屏风后的冰山边。朱棣看着这座冰山淡淡地说道:“子虚,这冰山看起来像什么?”

何玉轩平静地说道:“什么都不像,这就是冰山本身。”

朱棣低笑出声,“这回答倒也不错。”他随手从墙上挂着的剑鞘里拔出了长剑,随意刮擦着冰山的薄层。何玉轩听着那刺耳难忍的咔呲咔呲声后,帝王看着那地面掉落的冰屑,语气微凉地说道:“这些都是阻碍的人……”那靴子碾压着那刚刚一层层掉落的粉屑,“这不就干净了?”

他颇为无奈地按着眉心,“您这是打算强制推行了?”

朱棣淡淡笑道:“有些事可,有些事不可。是子虚给我的灵感啊。”后面那句话看似感叹,又好似夹杂着莫名的意味。

何玉轩:……他什么时候给过这种强力镇压的灵感了?

这分明是朱棣一贯的风格!

……

相隔不远的东宫,朱高炽正在来回踱步,身后跟着的元书站在窗边看着太子殿下徘徊。

不多时,黄淮与解缙并肩而行,被内侍引入了内殿后,两人一眼望见朱高炽,便齐齐冲着太子跪拜下来。

朱高炽回身时,两人已然行礼,他苦笑着说道:“两位快快请起。”

黄淮与解缙都坐下后,太子才问道:“我听说近来汉王又给父皇递折子了。”

身为皇太子的朱高炽会随同朱棣上朝,然在上朝之余,他还是需要读书,只是这指导的师傅与以往再不相同,且与汉王分开来。至于汉王殿下那里是由于他自己不愿,几次不去后便成了惯例。

解缙淡然地说道:“汉王殿下斥责臣分裂万岁与汉王的关系。”

此事由于朱棣已经在文渊阁训斥过解缙,因而其实已经算是解决了。如今因着大典编纂临近尾声,其实帝王很是畅快,正是看解缙顺延的时候,虽然汉王折子递上来后,解缙确实是挨训了,可是对解缙来说,这不过是最轻飘飘的惩罚。

解缙能如此轻描淡写,便是他确切了这一点上汉王殿下并未达成他的目的。

这其中不得不提起何玉轩。

何玉轩几次三番提醒解缙,让他在这件事上把握好界限,而汉王的折子递上去的时间很不凑巧,恰好是何玉轩正在陪同帝王的时候,朱棣顺手就把这奏折转给何玉轩了。

何玉轩看完后很是无奈,给解缙说了一波好话。

其实朝臣都清楚帝王的性格,能全盘得到朱棣信任的人太少太少,姚广孝算一个,金忠也算一个,张玉朱能之外,再者就只剩下一个何玉轩了。其余之外,多多少少都怀有戒备。

这信任的人说出来的话,不论再如何不中听,总是能让帝王稍稍思索一番,而不是彻底顺着折子的想法走。于朱棣而言,这父子情分淡漠是真,可不容其他侵犯皇家威严同样不为假,若是解缙从朱高煦这折子里落败,日后便步步走向衰亡了。

信重难得,却易失。

黄淮冷静地说道:“太子殿下,您的周边近臣并非只有我俩,然汉王殿下的打算该是要层层分化,若是先把我们下马了,后面再做准备就简单了。您日后在明面上,对某些大臣可不必过于亲厚,免得他们又遭到汉王的抨击。如今我等能在前头吸引汉王的注意力,却同样是好事一桩。”

如今不过永乐二年,可夺嫡的风波并未随着太子确定而熄灭。

这个问题,何玉轩同样在深思。

他已然回到工部,靠着背后的椅背沉思,方才他回来的时候,正巧看到了朱高煦的人入宫。虽然朱棣不允让朱高煦留在紫禁城内,然他的人进出还是有很大的便利。

朱棣这等放纵,无疑会给朱高炽很大的压力。

何玉轩犹然记得那些同人里面的记载,或许是不管靖难还是太子确定的时间都早于同人所提及的,这里面包括夺嫡的风波也远早于当初的记录。如今朱棣还在京城,尚且能管得住朱高煦的脾性,不至于让其过于恶劣,可当朱棣御驾亲征后,便不知道朱高煦要惹出多少祸端。

何玉轩不可否认他对汉王或许留有偏见,只可惜后续的一系列发展都只是在加深这偏见。

汉王有其聪慧之处,只可惜落不到要点。

何玉轩深思了一番,还是把这件事丢在脑后,如今帝王在京,无论怎么闹都是小打小闹,不会妨碍过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盛夏时节,整个京师都好似抛在了火炉里面。

而在临近秋天时节,王侍郎送来一个好消息。

各地的造船厂都有所突破,不论是在造型还是下水后的状况都很是适宜,那送来的文章是天花乱拽,满是花团锦簇。

何玉轩用笔杆点了点数份奏折,懒懒地说道:“王侍郎觉得这合适?”

王侍郎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何尚书想要的是哪个方面,“请尚书大人示下。”

何玉轩:“我要的是各项数据,这船长多少,能载重多少,吃水如何,各处所使用的木材,可否装载炮.弹,若是有、是多少,配齐人员可迎击多少的敌人……”他这么一罗列,王侍郎都懵圈。

“大人,这并无定例……”王侍郎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何玉轩冷冷地打断,“若是这并无定例,我如今不就是在告诉你这个定例如何吗?”

“是。”王侍郎带着那几本奏折讪讪地退了出去。

何玉轩抿唇,他并非是刻意冲着王侍郎发脾气,可瞧着各省送来的文章,分明是有王侍郎的示意才能如此描绘,或许他是打算给何玉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