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我居然磕了燕王和我的CP!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1

分卷阅读201

    辰,朱棣莫不是想要……

端看王景弘这含笑的模样,何玉轩就知道避免不了了,只能点点头跟着王景弘离开。

朱棣的午膳是在乾清宫解决的。

要问何玉轩是怎么知道的,当然是因为他也在乾清宫里。

何玉轩无奈道:“万岁,这馔饮偶尔让臣来并无干系,可不能日日如此。”

朱棣并不是个铺张奢侈的人,这菜肴看过去虽然多,基本都是普通的菜色,却不是什么难得的珍品佳肴。他慢悠悠地给何玉轩夹了一筷子,“我吃饭的时候乐意寻谁作陪,难不成还要和百官通告不成?”

私底下的朱棣其实很随和,并未有严肃冷然之举,他这话说得似笑非笑,让何玉轩也是无话可说,只能闷头继续吃菜。

饭后,撤去菜席,朱棣随手把一份奏章递给了何玉轩,堵住了他原本想要告辞的话。

何玉轩接过来却没有打开,“万岁,这奏章……”

朱棣剑眉微挑,“你这懒性什么时候能收收?就算看了也赖不到你身上。”朱棣如何能不知道何玉轩忌讳的是什么,他压根不是在担心自己是不是有资格来看,他担心的是看了后不会有麻烦上身的事!

何玉轩抿唇笑,眉眼弯弯看起来像是在讨饶,就好像心事被戳破了一般。他打开了奏章看起来,原本神情还是很轻松,渐渐地就严肃起来,“万岁的意思是?”

这份奏折其实是关于这些时日纷纷扬扬的龙江宝船厂的批判。

朱棣淡漠地说道:“这事确凿是麻烦,不过我已然确定一年后若出海,由郑和负责。”

何玉轩微愣,他是知道郑和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不过经历了这些事后,朱棣还是坚定出海的事,倒是让何玉轩有点诧异。在他所知内情中,朱棣虽然是对航海有兴趣,然这么深厚坚持的兴趣却是没有的,难不成……世人所猜测的是真的?

朱棣不笑的时候很是严肃,那眉宇刻画着内敛寂然,“原本让郑和出海,理由有二,一则是世人所猜想的那样,二则是宣扬国威。”他的视线落在何玉轩身上,似是看透了何玉轩的想法,“数月前,又多了其他的想法,若是能互通有无,倒也不是坏事。”

这件事是从鸟铳与望远镜引申而来的。

当初何玉轩做出了简陋的望远镜,虽然只是个普通的物什,可在朱棣对战济南中却起了扭转战局的作用,这让朱棣对这些新式物件很感兴趣,再没有当初那种排斥的态度。而后在开放了广州通商口岸后,这约莫一年的时光流进来不少有趣的西洋物件,倒是让朱棣颇感兴趣。

一件事也是做,两件事也是做,那为何不一起做了?

何玉轩抿唇,朱棣这么直截了当地戳破了猜测确实是何玉轩没想到的,可是后面这说完后,何玉轩突地想起一事,“那万岁打算何时对安南出兵?”

这安南一日未平,出海的事就不大安稳。

朱棣若有所思地看着何玉轩,“子虚这话……安南一直挑衅,我已打算命兵部调兵八十万镇压安南。”

八十万!

何玉轩敛眉,万岁对平复安南确实是势在必得啊!

朱棣玩味儿地说道:“我更好奇子虚是为何知道此事。”他虽然打算出兵,可是这件事并未放到朝廷上讨论,唯有几个大臣知道。

何玉轩老实地说道:“当初礼部侍郎在朝会上特地点出此事,臣当时就有所怀疑。”

朱棣抚掌而笑,“既如此,那接下来的事,子虚可莫要推脱,我欲金忠升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

何玉轩听完后,颔首说道:“这对金大人来说是好事。”

虽然朱棣在那片训斥的名单里面包括了金忠,可何玉轩清楚朱棣对金忠的信重并未减弱,甚至还会在之后继续重用,如今这就是明显的打算。

安南是朱棣势在必得的事,有金忠负责倒也不算过错。

只是……这句话与“他不要推辞”有什么关系?

何玉轩还没反应过来这点的差别,就听到朱棣说道:“因此我打算升任你为工部尚书。”

何玉轩:??

他蓦然惊讶地看着朱棣,帝王看着他的视线很沉静,丝毫不是在开玩笑,“子虚于实务都略有涉及,不论是农种、炼钢、造船等都有涉猎,于这工部倒是契合。子虚的能耐若是一直耗费在太医院,那就真的是浪费了。上医医国,还望子虚能如此。”

朱棣的话听起来虽沉重,可到底给何玉轩留了一丝后路。何玉轩清楚若是他真的抗拒的话,朱棣是不会强求的,正如当初何玉轩在北平的推拒,当时的朱棣也是应允了。

何玉轩沉默了半晌,叹息着说道:“臣自然听从,只是这工部尚书的位置未免过于……”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朱棣给阻止了,他含笑着说道:“若非你当初百般推拒,你只会是个小小的郎中?”

何玉轩:……徐玮辰是个郎中他也没说什么。

远处刚升任户部侍郎的徐玮辰打了个哈欠,并打算日后找何玉轩叙叙旧。

这件事似乎就这么定下来了,何玉轩在太医院的职务成为挂名,基本上彻底脱离了太医院的日常排班,只在何玉轩的默许,那夜班的轮值还是留着。

翌日,这调动震撼朝野,因着非只有一处,而是几乎整个六部与其他各个职责都被重新归置了一遍。

何玉轩授资政大夫,升任工部尚书虽惹人诧异,可金忠任兵部尚书的同时还兼任詹事府詹事,这无异于是帝王授意金忠辅佐太子朱高炽,这让前端时日以为金忠要落败的人都知晓,这金忠还是圣宠犹在。

纷纷扰扰的事务虽多,可大多的目光都被兵部与户部夺去了,何玉轩这工部尚书倒也是轻松。

工部内对何玉轩的任职虽诧异,可比外面的接受程度要高得多,或许是前段时间一直都是何玉轩在忙活的缘故,待他接手的时候,忙却不乱,有条不紊地进入了过渡的阶段。

眨眼间便是半月过去。

工部早先错乱的账本都被重新翻过,彻查后重置皆井井有条,且在几位人手补充后,忙活了些时日总算是尘埃落定,一概都翻篇了。

偌大个工部都知道,他们这位尚书大人向来是疲懒的,若非要务,实则他给下面的人放权极大,只要不超出权限范围内皆可自行处置。虽是如此,他对下属很是爱重,态度温和彬彬有礼,让习惯了原本王尚书那气焰的工部众人有些惶恐。

何玉轩确实不是个爱折腾人的性格,寻常来工部,只需花费半日的功夫处理完事务,不是去宝船厂踩点,就是在工部内四处晃悠。偶尔总是能看到需要寻尚书大人的小吏在四司疾走,撞见了就问一声,“可曾见过何大人?”

“我这不也是在找尚书大人吗?”

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