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灵徵未兆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9

分卷阅读39

    有那两杆竹子。”再未多言,捏了个诀,便飘飘然回瀛台山去了。

木灵犀回至云台殿时,萧无音正坐于窗前,修剪着桌上那盆新折的红梅。

瀛台仙君似是不知好坏美丑,将一丛红梅剪得七零八落,花枝萎靡地枝蔓在一处,倒像是一盆意外开花的歪脖子树。

木灵犀暗自叹了声,忍笑道:“师尊,怎么想到要剪梅?”

萧无音这才听得她的声音,回首道:“灵徵往日里也会这样修剪,瞧起来无甚难处。”

“师尊是想念往年的梅花了。”木灵犀道,“您也不必为此劳神,改日里大师兄得了空,我将这盆花儿搬下界去,请他修剪一番再取回来便是了,顶多被他讹几个铜子儿,不打紧的。”

“待他空闲,花却也谢了。”萧无音恹恹收了剪,“你身上好大的味道。”

“啊,是师兄送我的胭脂。”木灵犀取出怀中锦袋,解开绳结,“师尊不喜欢,我马上把它们拿回去。”

布帕打开,木灵犀的动作微微一僵。

只见锦袋中装着两只小罐,一只漆黑,一只棠红,整整齐齐地挨在一起。

木灵犀半晌才反应过来,轻声道:“原来却不是为我挑选的。”

萧无音蹙眉问道:“怎么?”

木灵犀眨了眨眼睛,将黑色的小瓶放在榻前小几上:“大师兄给师尊的谢礼。”

萧无音一怔,接过瓷瓶来,轻轻触了触上边仙鹤弄月的纹样,却未曾打开。

木灵犀自觉道:“那师尊,灵犀告退了?”

“留声咒。”萧无音低声道,“我想听一会儿。”

一年不足以瀛台仙君消散的仙力恢复如初,简单的避水咒尚能难倒他,其余咒法更是力不从心,木灵犀成了他半只手,而没有木灵犀在他身边时,他只能学着去做一个凡人。

留声咒亦是极简单的术法,常用以留下书信人之心音,供自己或他人听闻,木灵犀自然知道萧无音想听的是什么,一句话不多说地展开咒术后,便悄然退出了屋外,不欲再去多听一个字。

白花花的纸笺从抽屉中飞出,雪片似的环绕在萧无音周围飘浮着,熟悉的声音萦绕在他的耳畔,少年清澈的嗓音钻入他的耳窝,溶进他的骨血。

自打谢灵徵十六岁开始下山游历,便有了以书信寄言的习惯,初时尚是记事,一如“今夜去泥下道见腰腰,赏花听曲”,或是“约三五友人泛舟湖上,晚归勿念”,再过些时候便是叙情更多,成了“一日不见恍如三秋隔”,与“盼与师尊同游塞上,听风识曲”,兼之不乏一二俏皮之言,“今个儿遇到的老头带着一伙子人叫我桃花剑客,好香的名字,我却是羞甚。”

少年人百种言语、千万种心思情调,却皆是随性妄然,不讲礼数、不尊条例,想到什么便写什么,而萧无音亦是目下无尘、不屑纲纪,便从未因礼数为由斥责于他,久而久之谢灵徵愈发大胆,留书间更透了几分亲密无间的意味,只是那时他并未觉知,只是仍像往日里留存灵徵旧物一般,将这些书笺整整齐齐地摞在了抽屉里。

除书信与旧物之外,屉中另有多年来各色场合谢灵徵赠与师尊之礼,如在通天竹思过时闲来无趣与竹篾条编织成的摆设,用桃核雕成的花件,下界游历时捡回的新奇小物,还有光泽潋滟的各色彩石,以及叠得齐整,端放其中的雪鹤衣。

萧无音静立良久,瞧了眼手中小罐,便欲放入屉中收好,忽觉封口处略有松动,似曾被人打开过,便又拾起来,解开封口,只见内容物被倾倒一空,唯余下一张小小的纸条。

萧无音手指一颤,他取出字条,展开一看,上边潦草写了一行字,墨痕犹新:“感激盛情,无以言表,不知为何,有此一书。”另有小字注曰:“袍子很暖和。”

他怔怔抬头,将这纸卷丢入留声咒中,便听得谢灵徵压低了的气音,有些喘,亦有些醺意,那是他今日方说过的话,过分新鲜,新鲜得仿佛那纸上淋漓的笔触中,还藏有他伏案疾书时呼出的热息。

“感激盛情”一句尚是有些端着的,至“无以言表”时便有了几分不知从何而来的焦灼,而那句“不知为何,有此一书”更是没来由地让萧无音心头一酥,他忽觉感同身受,同样的不知为何,但总有几分想要诉诸于口的热潮涌上喉头,不甘于就此止步,又不知如何开口。

不知过了多久他方从其中醒过神来,惊觉自己额上微湿,不仅如此,通体上下竟是出了一身薄汗。

仙人本不该有汗,不该有泣,衣袂不染尘埃,笑谈言语亦不宜多,因而哪怕是劫伤最重之时萧无音身上也不曾发热生汗,只是如今一张意味不明字条便能轻易让他连犯几条大忌,心跳如擂鼓。

顽石有了心跳,便会有血rou呼吸、汗水涕泗,便会知寒凉冷暖、爱欲情渴,同样的,便生了魂灵,通了人性,也就此有了寿数,步入了光阴岁月的洪流。

萧无音将额前的湿发捋至脑后,他起身行走在漂浮飞舞的字条纸张中,拄着一杆细细的竹杖迈出云台殿去,他耳边听着谢灵徵字条信笺上的清朗嗓音,眼前看着那条少年曾经一步一叩首拜上山来的小道,步履促促地踩着那仿若昨日的足印,径直往山下去了。

第26章夜来香

“仙身有损,仙力亏空,又是重伤积久不愈,若此时出山,无异铤而走险。”

“我心中有数。”

“仙道易离难返,倘若此去永无归期,你确定不会后悔?”

“无悔。”

萧无音落下一枚白子,古松下这一盘棋便走到了终局。

石几对面端坐一位鹤发银须的老人,正是瀛台山守山之灵所化。老人抚须而笑:“不走仙途,你又将去往何方?人道?鬼道?不论走哪一条路,于你而言,却总嫌是落了俗。”

“两者皆非。”萧无音微微摇头,从袖中取出一枚白石放于桌前,白石莹润如玉,略带余温,一眼便知非寻常之物。

山灵细细一瞧,继而明白过来,长吁了声:“竟是此物。即便是我,亦有许多年未曾见过了。”

这枚石子正是谢灵徵当年从柳腰腰处借来的寻亲石,亦为亘古时期石中花之种,百年前因萧无音之泪曾催生过一次花潮。萧无音走后,花败草衰,其种又幻化回一枚顽石,回到了他的手中。

“我欲炼化此种,融清浊于一体。”萧无音道,“不登仙途,亦不走孽道,寻一条自己的路罢了。”

“好一条自己的路……”山灵叹道,“非仙非鬼亦非人,归于鸿蒙混沌之始,超乎三道之外,要就此另自开山立户,谈何容易!倒是被你说得如此轻飘。须知,你仙躯纯净如斯,一旦炼化了这枚石种,便当于引浊流入清泉,毁千年道行于一瞬。护山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