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快穿炮灰的人生赢家路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7

分卷阅读37

    柔和,娇俏喜人,身上披着一件披风,苏和从记忆里能够发现,她身上穿的披风并非今年新做的。

往年到他们手中的皮毛就算不是狐狸皮,貂皮,也该是鹿皮,羊羔皮的,由此可见如今威远候府在朝中的地位,甚至于嫡系一脉在威远侯府的地位。按照小姑娘的意思穿上她做的披风,一股暖意袭上心头,想到这样可爱的小姑娘,在剧情中因为被柳静姝设计,被威远候送入尼姑庵,磋磨致死他心中就升起一股戾气。

“秀儿,你可喜欢昌国公府的小少爷?”苏和忽然问道。周云秀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她神色带着不输于这个年纪的认真,“哥哥,我想嫁给他,有了这个身份,娘和你能在家中更自在一些。”话虽如此,眼中的迷茫害怕却让苏和感受的清清楚楚。

他没有说什么,拍了拍小姑娘的头,“好了,我知道了,秀儿,哥哥不需要你牺牲自己。回去好好想想。”

周云秀没有说话,她原本是个不知愁苦的小姑娘,但这两三年来,看着母亲被一个妾室逼迫的毫无办法,哥哥被人污蔑,送出去自生自灭,本该是她保护伞的父亲和老夫人漠视这一切的发生,周云秀从开始的不知所措慢慢成长。

或许是因为看的多了,她心中对于权势也有了渴望,谁不想嫁一个品貌出众的少年郎,但以威远侯府如此的情况,比侯府好的看不上她,比侯府差的,无非是想攀关系。

所以哪怕知道薛姨娘为她找的这门亲事不安好心,她也想嫁过去,最起码在那位小少爷活着的时候,她的母亲和哥哥能生活的好一点。

等周云秀离开后,苏和让人将那个男人送来的皮毛分别往李氏和周云秀那里各送了一份,然后带着人出了府。

声名狼藉的世家子19

昌国公府是顶尖的勋贵世家,老昌国公当初将北蛮打退三十里,二十年不敢犯边,战功赫赫。其育有三子两女,除了两个嫡子,剩下的都是庶出,如今的昌国公虽说没有那么彪悍的战绩,却和当今圣上关系和睦,当初圣上登位,也出了一把力,所以哪怕如今昌国公府也显赫非常。

郑安就是这位国公爷最小的儿子,也是最受宠爱的一个儿子。因为国公夫人生下他时年事已高,郑安从出生起就身体孱弱,只能温养。

按说他这种情况比之当今太子要好些,毕竟皇后当初生太子的时候,还中了毒,太子出生就带着毒,事实上却是这位小少爷如同水晶娃娃,别说像沈宴清一样外出,哪怕吹阵风都能病倒。

郑安从小受尽长辈宠爱,和同辈的兄弟感情却并不好,长辈心疼他,有什么好东西都送到他那里,其他兄弟就算不说什么,时间长了,心里也会不舒服。

国公爷早就为长子请封了世子,按说以后世子就是国公府的主人,但不论在长辈心目中还是仆人眼中,他都比不过郑安。

郑安的院子里,每天各种奇珍不断,有一些就连他这个世子都没见过,哪怕是亲兄弟,他也无法对这个弟弟喜欢起来。

长辈未必不清楚这些,可惜人心都是偏的,在他们看来,长子以后有国公府,有爵位在身,根本不需担心,反而是小儿子什么都没有,只要想象日后长辈没了,国公府分家后的情况,他们就忍不住为幼子多cao心一些。

郑安大概心里也清楚,小的时候他还经常追着哥哥跑,后面知道哥哥不喜欢他,他就很少出现在对方面前。

等到年龄到了,家人都想给他寻一门好亲事,可这又哪是那么好寻的,谁不知道昌国公府的小少爷身体不好,比姑娘家还娇弱,心疼女儿家的舍不得嫁,想嫁进来的又是冲着昌国公府来的。

就这么挑选之下,才选择了威远候府的嫡小姐,若是之前国公府根本不会考虑这件事,毕竟威远候府的嫡子品行不端是众所周知的,当时对方提及,昌国公直接打了个哈哈糊弄过去。

谁知道对方还以为自己同意了,就将消息传了出去,昌国公府冷眼看着,打算到时候让对方栽一个跟头,不曾想转眼那位嫡子就将自己身上的污名洗清了。

昌国公知道前因后果之后,又意外见了一次周云泽,心中开始考虑两家结亲的可能。

苏和丝毫不知道这里面的乌龙,剧情是以男女主的角度讲的,女主在之前的赈灾中,因为拿出瘟疫方子,得了好名声。

为了摆脱威远侯府在三皇子回京之前让人毁了周云秀的名声,周云秀被送入家庙,柳静姝以侯府脏污为由,独自立了女户。

这一辈子因为苏和的干扰,柳静姝回京之后就被镇北候府针对,根本没时间插手威远候府的事,虽然也离开了侯府,却是悄悄立的女户。

苏和不清楚这些,打算见一见那位小少爷再说,如果合适再好不过,不合适的话,他也要想想怎么将这门亲事毁掉。

郑骁就是如今国公府的世子,他这一代国公府开始由武转文,这位世子爷天分不错,在前些年的科举中得了个不错的名次,如今是从四品的内阁侍读学士。

大概是天性就适合文举,他时不时就会到京中学子聚集的地方坐坐。

状元楼是京中有名的酒楼,据说这个名字还是因为有三位状元都曾在此住过,故而得名。相对的里面的文人学子也是最多的,每到科举的时候,一屋难求。

郑骁时不时就会在这里坐坐,他一身锦衣华服,身材高大,看上去不怎么像个书生,反而更像武者。

走到平常惯坐的地方,郑骁听着下面人的谈论,听了两句,他脸色就难看起来。下面人分明是有人挑事,故意将太子和三皇子比较,暗自称赞三皇子,贬低太子。

虽说早已明白自从淮安一行后,三皇子和太子明显有了嫌隙,也没想到会到这种地步。

往日总是跟在太子身后的三皇子,如今慢慢显露出来,所有人都看的清楚,三皇子这是心大了,对上面那个位置起了心思。

下面官员人心浮动,加之不知什么时候市井之中有了传言,言及三皇子才是真正办实事的人,名头却都被其他人得了。

这话说的隐晦,明眼人却一听就知道针对的是太子。不少人都看着三皇子蹦跶,没有表明自己的立场。

太子天资聪颖,任人唯贤,赏罚分明,谁都能看出他未来是一位好皇帝,只是太子的身体放在那里,早有消息传出,太子活不过二十五岁。

以往看太子和皇上的样子,明显对三皇子中意,若是太子身体真的不行,说不定皇位就落到三皇子身上了,众人也乐得给三皇子行个方便,结个善缘。

谁都没有想到在形式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三皇子反而坐不住了,三皇子一派看上去一片大好,实际上精明人都知道这不过是空中楼阁,最起码在皇帝和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