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常安桥:二战中日恋在线阅读 - 三十五章 反抗

三十五章 反抗

    

三十五章   反抗



    男人带着沙哑的磁性:别哭。

    你爸爸的事,没有陪在你身边,对不起。

    常安一顿,我只是等不到你了......先是上海再是南京,戴进牺牲了,杭州也眼看不保,我得跟着我哥去香港。

    医院死亡人数剧增,这些天她过得很难受。

    可你还有我。

    常父车祸去世闹得动静很大,在杭州的内线早把消息告诉了他。

    他当时拿着话筒,在看下属送来的最新战况。

    从那后他的进军策略最大的特点,便是快。

    他要快点回到杭州,把她找到。

    抛开对常安的心疼,他自己是有点庆幸的,庆幸常安从此无依无靠,那就只有他了。

    她会彻彻底底脱离家庭的属于自己。

    自己离开得太久了,从夏季到冬季,已然大半年的光景。

    我再过一个星期就要走......她也无可奈何,这边一切都准备妥当了。

    藤原桥早有心理准备,可听她亲口道出,心下还是一紧:不可以。我需要你等我回来。

    你乖乖的待在租界哪也不要去,等我回去找你。

    常安摇头,缓了几口气:我不能一意孤行,搬去香港是我爸爸生前的意愿,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藤原桥很头疼,他的军事进程战略研究,主攻方向便是时间强调快速。

    连日来的工作让他精神已很疲倦,为的也是快一点打进杭州。想尽快见她也是一部分原因。

    心下一番斟酌后,藤原桥终于开口:十二月底,十二月底我一定回来。

    常安一惊:那时日本已打过来,杭州不安全你怎么来?我们都不要枉顾身家性命,宋定......

    藤原桥叹口气点点头,手撑住玻璃门:我有办法,你照顾好自己就可以。待在租界,我一定会来找你。

    你相信我吗?他再问。

    常安默了一瞬,擦掉眼泪问:我相信你。

    你告诉我,你现在在做什么?

    等我回来我告诉你,全部。那雨中竹林般的声音穿过话筒,缠的常安心里丝丝痒痒,也像过了一场细雨,雨点打下来,滴滴答答地声响。

    藤原桥迟迟等不到她的答复,有些急:安安,答应我?

    常安一下子想到很多,不去香港的后果、杭州的局势、日租界的安全程度、常子英、宋定的真相、医院、余笙

    安安?在听我说吗?!

    常安:给我两分钟。

    那头话筒被撂下。

    藤原桥在那边很冷陈,话筒一直贴在他的耳边。

    忽然他一脚踢上电话亭的亭板,忍住把玻璃砸碎的冲动,像嗜血的动物发了病,整个人透着偏执而疯狂。

    在接到她要走消息的同时他就在做准备,自己是一定要拦住的。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

    常安瞥到父亲的相片,而旁边摆着的,便是那张宋定的头像。他不爱照相,工工整整的只有这么一张独照。   常安鼻尖很酸,不到两分钟,便拉紧外套返回大厅挂起电话,喂?

    安安?

    我等你。

    藤原桥一下子软了,脸上的嘴角翘起:好。

    常安握着话筒一时不知说什么,忽然感觉身上有点冷,也问他:你那边冷吗?

    他语气轻快,还好。

    常安听出来前后变化,不自觉笑了笑,有没有受过伤了?

    没有。

    等你来了,我们想办法一起离开。

    好。

    电话亭对面的马路来了士兵巡逻,带着手电筒。

    藤原桥立马转了个身背对那边,安安,我得挂了。

    常安有点措手不及,她还想和他多说会儿话,不过也无异议:好。

    电话筒里传来他隔空的一吻,拜拜。

    拜拜。

    藤原桥说:挂了吧。

    常安下意识面对他时那股子娇出来了:你快点回来还要平安。

    藤原桥心下又酸又软,喜爱地不得了:我会的,乖。

    谁都不愿意先挂电话。就彼此听着呼吸声......

    不久,那头电话中断的声响传来。

    藤原桥放下电话。心中松了一口气,低调地避开士兵隐没在街道深处。

    天一亮常安收拾好就去工作,那通电话不真实的像场梦,却又切切实实发生过。

    一上午的手术,她抽出吃中饭的时间给常子英一家打电话,说明自己要延迟去台湾的意愿。

    晚上

    常子英和她面对面,几乎要被她气哭了,xiele气只差指着鼻子骂:你还有没有脑子?怎么平时看着挺懂事的,这会儿就全犯傻呢?

    常安也动容,忍耐着说:哥,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常子英抓了两把头发,踢掉一个花盆,却拿她毫无办法。

    常安上前抱了抱他。

    结束这场大战,常安得以回到公寓。

    战事吃紧,逃难的人越来越多。

    路上总是很乱,来来往往的人群每天都堵住她的车。

    她打算今晚收拾一些简单衣物,住在医院职工宿舍,也方便照管余笙。

    余笙住院后的第三天,师娘整天没出现,只有老钟按时来送过饭。

    医院接收了一批前线下来的受伤士兵,也有几个飞行员,绑满绷带。

    前线医疗手段粗糙,常安小心掀开纱布,准备为他们重新处理时,在场的护士都忍不住捂上眼睛。

    这种伤口,在医院将近一年半的医护人员都是首次接触。

    常安也告诉自己不能乱。

    忍住侧过头转移目光的意识,想要消毒,却发现血淋淋根本无从下手

    那为杀人而制造的重型杀伤武器所造成的创伤后果,面目全非,一般人视觉上根本难以接受。

    从那天开始,常安不断从人的肢体躯干里挖出一颗又一颗带血的子弹,战争在向她步步逼近。

    陪同师娘去余笙病房的时候,余笙正站在窗台仰头看天空,湛蓝一片。其实从八月份中旬被炸开始,阴天才是应该,下大雨则更好,大雾雨雪则是绝佳天气。

    老钟利索搬床、搬东西,师娘帮着她收拾衣物。

    余笙脸色看着还好,这几日她不再冲动了,老老实实养身体,常安每日都来看看她,不说什么话,只是陪着。

    出门时余笙看眼常安的倦容,后者回了她一个安心的淡笑,回家也要注意休息,要紧事情就联系我。

    余笙抿紧嘴唇,忽然小声说了句什么。

    常安还没听清,可她不待常安反应已随着师娘离开。

    常安一路到食堂,才敢小幅度伸展自己酸麻的脖子和肩周。

    她的手因为连握手术刀,食指关节竟连磨出个两个茧子来。

    不禁想到宋定的手,和她牵手时手掌和指尖的茧子就会擦过去,那种熟悉的感觉

    她挥走低落的情绪,抓紧吃饭。

    而那男人此时正骑战马跟随部队前进。

    他带着从日本定制的黑色皮手套,拉住缰绳,身上有泥土、炮火和汗水的味道。

    沾满泥泞的军靴踩住马镫,抬头眯眼望了望天空,那里已经被硝烟迷雾所笼罩,看不清原来的颜色。

    藤原桥稍稍提了速度,他身后步兵整齐响亮的步伐更加势不可挡,直逼杭州。

    半夜九点,周师娘去接医院挂来的电话。

    常安那头的声音不同平时,略有些恳切急躁:师娘,余笙休息了没有?

    师娘犹豫:她

    常安在办公室握紧话筒,清晰的说:我有要事找她,她现在能接电话吗?

    良久,师娘略带颤抖:小笙她不见啦!

    常安:

    行礼都收拾掉了,留了封信给我,说她说她要自己去找戴进!

    常安:你们可有找过?

    找了,下午趁我们一不注意,就走的师娘从来医院后提起余笙,只能是叹气,

    我们还没找到现在村子里戒严,我们也不敢回来太晚。

    常安头有些晕,她暂时放下话筒让自己清醒。

    被撂下的话筒线拉扯出残破的字句。

    师娘无何奈何又气不过的说,她要把戴进的骨灰收回来......我早知道,我就知道会这样,当时他们要结婚,我原是不肯点头的,只是拗不过他们自己!如今一个两个的都没了齐全!

    常安仔细回忆下午余笙和自己最后的交流

    出门前望向她的深意,竟然是诀别吗?

    常子英要走的前一天,常安在大伯家吃了一顿晚饭。

    常安被这些关心自己的亲人最后一顿嘱咐,常子英私下给了她一张名片,一个英文名字。

    他没好气也尽量缓和,马上要第二次疏散了,能走的人都走的差不多。

    你没事别出门,天上有飞机或是守城门那边有枪炮声了,你就真的不能乱跑了!记得,一打起来你就给我缩头乌龟一样缩在你的日租界保命,听见没有?

    医院也不能去,别说什么英国美国,万一日本人瞎了眼就是往你那医院丢炸弹呢?!

    常安乖巧点头。

    他那一根烟点燃了,并不吸,看着火光一会儿,转眼提醒她:不管你等不等到他,十二月底一过,你就给我立刻打上面的电话联系这个人,他是我生意伙伴,还算可靠。有从香港来往杭州港口的商船,也做日本侨民的生意。我拜托了他说到此处脸一黑,给你、和你的未婚夫!留两个位子。

    常安刚想开口,他一吼:你打住,要是你男人不愿意和你去香港,你别管他自己去,听见了没有?!

    常安连忙点头。

    还有你等不到他也不许犯傻,反正我一月初一定要见到你人,明白了?!

    常安还是点头。

    你三哥比我晚些走,要是真出什么意外不能找我,你就找他。

    常安再次点头。

    常子英这才气顺了些,没再说话地抽完一支烟。

    稍后平复心情,摸了摸她漆黑柔顺的发,好了好了,我在那边给你看好房子,钱也帮你管着,不能让我失望,嗯?

    常安捏紧名片:哥哥,我想抱抱你。

    常子英一顿,也红了眼圈。

    广济医院所在的天空总是飞机压境。

    多少人出城?

    又有多少人得了精神病?整天口里叫着远远地看见日本骑兵部队的队伍进城来了!跑啊!

    常安现在只埋头做事,再不要充当的翻译官,南京屠城的消息借护士看过一次之后,她便不忍再看了。

    但是医院里全是难民。伤病、医院外也还是难民,伤病。大批大批的难民、大批大批的伤兵。他们遍布广济医院所有能下脚的地方,花园、走廊、休息室、公共厕所前的空地、矮树根底下。

    广济医院已经和所有国际难民营步调无异,成了收容所。

    常安工作时几乎寸步难行,医生护士手术前需要把头探出窗外,才能深呼吸到新鲜空气,让自己保持头脑清醒。

    1937年12月23日,随着轰隆几声空前的巨响

    所有杭州人以前所未有的默契一同抬头了。

    整个杭州市被撼动了。

    常安停了手。

    她登上最高天台,挤过人群。

    然后,缓缓地脱下自己的手术帽。

    从天空望去,广济医院的宝椒塔渺小而遗世独立,上面的人更是蝼蚁一般沧海一粟。

    穿过重重云层,对面远处,全长1453米的钱塘江大桥被炸成六段,它倒塌在波光粼粼的杭州水里。

    被淹没了。

    风在这里肆虐旋转,打着混乱的龙卷,奔腾绝望地呼号,歇斯底里地刮起杭州市内所有红色十字和塔顶上成群的白色衣角。

    无数只飘扬的旗帜。

    为了不给即将到达的敌人留下这条路,政府采取了最激烈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