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贵女调教记 1v1 h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一章、三朝回门

第二十一章、三朝回门

    

第二十一章、三朝回门



    第二十一章、三朝回门

    来了!老爷,到街角了!

    李长临应了一声,面上依旧无波无澜,身边的李氏倒是着急起来:老爷,知意回门,大喜的日子,你是不是先把人放出来,勤哥儿也肯定想他jiejie了。

    李长临哼了一声,道:我看他满脑子想都是怎么闯祸。

    李氏挽住丈夫的手臂:老爷,禁闭什么时候关不行,日后再补回来也是一样的,再说了,姑爷来了,看不到小舅子,万一问起来怎么办。

    三十几岁的妇人,保养得当,依旧是二十几岁的模样,就算是撒娇,分寸也总拿捏得恰到好处,这么多年过去了,李长临也就吃这一套。

    李长临抿了抿唇,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李氏很高兴,转头吩咐一个小厮:快,让阿堂把少爷叫过来。

    不一会儿,一个小少年飞奔而来,到了近前才刹住脚步,给父母行了礼:爹、娘,孩儿来迟了。

    李明勤比李知意小了六岁,几个月前刚满十岁,个儿已经和阿姐一般高了,眉目也初现清秀的轮廓,与李氏颇为相似。

    李氏给儿子理了理衣袖,趁丈夫没开口,自己倒先教训起来:瞧你,这么急做什么,嫌禁闭没关够呢。

    勤哥儿就坡下驴:关禁闭是应该的,是孩儿不对,不管怎么样也不该与楼家公子打架,爹,我错了。

    李长临冷哼一声:有什么话明日再说,你记住,只是暂不计较,再敢闯祸,我便把你送回洛州,让你大祖父管教。

    勤哥儿爽快应下:是,孩儿一定谨记!

    李长临转回头去,他的儿子他还不清楚?每回信誓旦旦,下回重蹈覆辙,他可不敢再信了。

    老爷,来了。家仆提醒了一句,李长临挺直了腰杆,望着拐角目光沉沉。

    一座华贵的车驾驶入视线中,又缓缓在李府门前停下,深色的车帘子一挑,走下一个高挑健硕的男人,男人宽袖博带,一身贵胄威仪浑然天成,自然而然霸占着所有人的视线。

    他才下了车驾,又探回身,牵起一只玉嫩纤手,把一个女人扶下车,此女正是李知意。

    二人携着手走到李长临夫妇跟前,唐文绪顺势松开李知意的手,朝李氏夫妇作了个揖:小婿拜见岳父岳母。

    按理说唐文绪身为侯爷,在一个尚书岳父面前也大可不必如此谦卑,李长临却有自己的底气,对于这个侯爷女婿的伏低做小照单全收:嗯,回来了,里面说话吧。

    李长临和女婿在前头走着,两个男人说着不痛不痒的话。

    侯爷何时去雁西?

    婚假结束,还有八日便要回去了。

    嗯,早些回去的好。

    一旁的勤哥肃着一张小脸问:姐,你在侯府过的好吗?

    李知意看向自己的弟弟,软了声音回道:好,勤哥儿这几日开心吗?和哪家小公子玩了?

    勤哥儿凑近悄声说了一句:姐,是不是侯爷欺负你了?

    李知意满脸诧异:勤哥儿怎么会这么想?她看向前方的正谈笑风生的唐文绪,转而叮嘱勤哥儿:jiejie很好,你不用担心。

    李氏道:你们姐弟两个嘀嘀咕咕什么呢。

    没什么,勤哥儿在和我说他最近与哪家公子玩了。

    李氏笑着摇摇头,女婿就在前边,她并没打算揭儿子的短,只说同女儿道:一会儿用了午膳,来娘的院子,娘有话要和你说。

    李知意应下,正好她也有些话想同李说。

    一家子人到了前厅,唐文绪执意让李长临坐了主位,自己坐在下首,和李知意一块儿。

    李长临原本不大乐意,还是李氏说了一句:姑爷和女儿坐在一处也算合适。他这才坐下来。

    一碟碟菜肴由着婢女端上桌,婢女们训练有素,见着姑爷生的龙章凤姿,也不敢多瞧一眼,上完了菜便退下了。

    都是些家常菜色,比不得侯府珍馐美馔,姑爷可不要介意。

    李长临低声道:没个规矩,叫侯爷。

    无妨的,夫人既嫁进了宣武侯府,李家和唐家便是一家,一家人就不必重那些虚礼了。

    唐文绪一言既出,立刻获得了岳母大人的好感,正所谓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李长临这个岳父不一样,没把女儿嫁过去之前明明还觉得不错,如今女儿嫁过去了,却不怎么顺眼了。虽然他心有微词,不过也未表露出来。

    而李知意现在听到这种话通通左耳进右耳出,只默默拿起新筷给勤哥儿夹了一筷鱼rou。

    夫人自己吃便是,不用给为夫夹了。

    李知意手里的筷子差点没夹稳。

    对上唐文绪那张温文尔雅的笑脸,李知意牵出一抹笑来,在勤哥儿怨念的眼神中把筷子转了方向,放到唐文绪的碟子中

    都是妾身该做的。

    那便劳烦夫人了。

    夫妻两个你来我往,在外人眼中俨然一副相敬如宾的样子。

    见状李长临这才稍稍满意了一些,李氏看着二人这幅情状却蹙了蹙眉。

    饭后,男人们去了书房谈话,女人们回了后院,剩下一个勤哥儿,没地方可以去,只能跟着母亲和jiejie一道,不过他只到了院子,就被母亲打发到一边玩去了。

    李氏亲手关了门,回身倒了两杯茶,又拉着女儿坐下。

    在侯府可有什么不顺心的?和娘说说。

    李知意摇摇头,又忆起什么,道:挺好的,老夫人待女儿也不错,只是侯爷与想象中不太一样李知意截住了话头,唐文绪在外人面前一直都未曾有纰漏,父亲对他更是赞不绝口,娘亲方才也被哄得很开心,她此刻说唐文绪不是,怕是也不会被相信的。

    这是正常的,你们虽然结成了夫妻,彼此却还不熟悉,日久生情,相处久了便好了。

    李知意微怔,她没想过和唐文绪之间能产生什么情愫来,或许在嫁进侯府之前闪过这样的念头,那只是少女的情窦初开,她始终知道,这件婚事的特殊,所以也未曾抱有什么期待。正因如此,面对与传言截然不同的唐文绪时,李知意也只有短暂的惊讶,再多便没有了。如今她已经清楚,她和唐文绪之间若能相敬如宾、相安无事,已经是很好的了。

    李氏看她沉默,转了话题道:这些道理你可能暂时不明白,不过不要紧,只有经历了就会明白的,眼下你只需记住便好。

    李知意不想让李氏cao心,于是点点头:女儿知道了。

    李氏瞥见女儿白嫩的脖颈,忽然问道:知意,你与侯爷还未同房?娘记得你的葵水该是今日才来的。

    李知意噎了噎,半晌说不出一个字,脸色红了红。

    李氏是过来人,当下就明白了女儿的意思,心中却微微起了疑,这男人发起情来,就喜欢乱啃乱咬,她的夫君如是,那些世家夫人的夫君也不能免俗,怎的到了宣武侯这里就不同了呢?按理说,习武之人粗鲁一些才是正常。要么是因为宣武侯太过君子,要么是对知意不感兴趣应付了事。

    李氏有些担心起来,她想起午膳那一幕,这两人之间就如同陌生男女一般,甚至陌生男女间的悸动也没有,简直像两块没有感情的木头。但是男女之间,若要开始一段缘分,总得要有主动的一方。她的女儿女婿,一个从小接受严格教养,端庄矜持;一个一直有谦谦君子的美誉,沉稳持重,哪一方都不像会主动的。

    姑爷平时待你如何?

    很好糟透了

    说具体些。

    侯爷很温柔,是个君子。那就有鬼了。

    李知意脸不红心不跳地撒着谎,心里一边嗤笑,嫁给唐文绪,就彻底和他捆在了一起,她得费尽心机地维护他这层骗过世人的假面。

    李氏眼睛扫过女儿拢在一处的手指,心中的想法又印证了一层:知意,你不必骗娘,你老实说,姑爷平日待你是不是客气疏离,你待他也是如此。

    李氏叹了一口气:你们性子太像,但是夫妻之间,不能永远像待客一般客客气气地你来我往,明白吗?

    娘这是什么意思?

    娘的意思,就是你要主动一些,夫妻私下里,不必讲究什么矜持不矜持的。

    女儿知道了。

    李氏看出女儿的敷衍,轻轻摇摇头:你呀,平日里多关心姑爷一些,他年幼就丧失双亲,自小长在军营,娘觉得也怪可怜的。

    李知意心里暗忖,她还没看出来这人哪里可怜,明明现在可怜的是她吧李知意现在一想到等她葵水干净后还有两天要被唐文绪折腾,心里就忍不住发怵。她现在只能寄希望于蓉姑那些办法了。

    (有事,停更半个月,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