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在线阅读 - 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 第58节

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 第58节

    凤金宝说:“行,你急着要,我也帮你破一点。”

    “谢谢爸爸!”

    晚上凤宁打开盛世安的信,信里寄的果然是照片,有两张是去年蓉城灯会开幕时拍的,有两人的合照,还有凤宁的单人照。

    合照那张是背光的,脸上的光线有点暗,但两人都露着洁白的牙齿,两人都笑得很开心,她的独照是盛世安拍的,略有些拘谨,对着镜头比了个剪刀手,看起来有点傻,凤宁看着忍不住笑了起来。

    另外还有一张是盛世安在武汉大学的樱花树下拍的照片,也是彩照。盛世安拍的是侧脸,他仰着头去看满树繁花,下颌线清晰,嘴唇则抿得很严肃,仿佛在思考什么严肃的事。

    凤宁看信,信上果然写到了他去看樱花的事,是武大的老乡邀去的,樱花很美,但想到武大樱花最初的来历,他就喜欢不起来。

    老乡说他太过严肃,如今中日关系已经正常化,二战时种的樱花没剩几棵了,如今的多是中日建交后日本赠送的,是中日友好的象征。

    “我是一名军人,怎么可能忘却过去亡国灭族的仇恨,只沉湎当下的友好呢?樱花正好提醒我莫忘国耻,激励我辈要努力,阻止敌人的铁蹄踏入我领土一分一毫。”

    凤宁看完信,胸中激荡,也提笔给盛世安回了信,表示很赞同他的想法,铭记过去的历史与仇恨,才能不再犯幼稚病,不对敌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我辈努力使中国变得强大,才能让我们的国土和人民不再重蹈被践踏凌辱的命运。

    第62章

    信是凤宁回到蓉城后寄的, 写的是房东家的地址,她告诉盛世安,自己还会蓉城待一个多月, 等这边的工作告一段落才回去。

    凤宁知道自己包车将篾条一次性拉过来是正确的决定, 因为这一来一回跑一趟,两天时间就耽误了。现在灯笼的画工只有她和唐想, 唐想水平还不太够, 目前只学会了画竹子,所以绘画主要还得靠凤宁自己。

    再回去取篾条的时候,凤宁自己没回去,让表哥谢俊伟回去了,叮嘱他包一辆车拉过来。

    没想到谢俊伟并没有包车来,因为他找不到合适的车, 大卡车跑一趟蓉城,人家要价120起步,就几百斤货,好像有点大材小用。拖拉机可以找到,但速度太慢了, 按照它那个速度, 跑一整天都未必能到蓉城。

    谢俊伟便和凤金宝找了一辆板车, 拉上所有的篾条,走了三个小时到了南安客运站。在客运站买了五张票,终于让司机同意把所有的篾条都搬到了车顶上,就这么运到了蓉城。

    “你原本打算花八十块钱, 我二十块钱就帮你搞定了, 我会替你省钱吧?”谢俊伟得意得向凤宁邀功。

    凤宁知道这一趟他累得够呛,既心疼又好笑:“你厉害, 回头给你发奖金。”

    材料齐了,凤宁就没了后顾之忧,便抓紧时间做灯笼。不过这灯笼上的手绘图实在有点麻烦,一盏灯笼上至少需要两幅画,1600盏灯笼,就需要3200张画。

    这可是个巨大的工程,上机印刷吧,不说成本,就算出得起钱,也达不到起印量,所以只能手绘。

    整个灯笼组最忙的就是凤宁和唐想了,其他人虽然也练过画画,但还达不到可以绘灯笼的水平,唐想也只是勉强够用。

    凤宁试过赶进度,一天画一百张图,结果累得第二天手都在抖,握不住笔,反而影响效率,所以不得不降低速度,每天最多也就是画个六七十张,复杂一点的还要更慢。

    唐想一天最多也就是画个二十多张,再快她就画得不成样子了。

    按照她俩绘画的速度,这批灯笼恐怕没法两个月内完工。

    虽说合同签的是6月初交货,事实上,袁总的改建工作估计要到七月才能完工,灯笼没做完,迟点交货袁总应该也不会说什么。

    不过凤宁并不打算延期交货,她有解决办法。

    蓉城是个省城,有好几所知名大学,其中还有一所专门的美术学院,里面招收的全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美术生,各种绘画风格的都有,除此之外,还有师大,也有美术类专业,找画工应该不难。

    凤宁写了招聘启事,拿到去美院和师大去招工。

    她先去了美院,找到公告栏,把招聘启事贴在上面。这里经常有招工广告,比如家教之类的。她去的时候特意挑了下午吃饭的时间,学生们吃了饭路过公告栏,便看见她在那里贴招工广告。

    广告上写着“急需国画手数名,绘简单花草,周末上班,五元一天”,下面则是见工和上班地址。

    爱美是美院学生的天性,凤宁长得好看,是以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大家很快就注意到了她的广告内容,有人忍不住问:“画什么呀?才五块钱一天,是不是太少了点?”

    “就是啊,我们的画不说像老师那样论尺卖,至少也得是论张卖吧,她倒好,居然论天算,才五块一天,也太少了!”有人附和。

    凤宁笑着解释:“我需要招人来画灯笼装饰,只是画一些简单的梅兰竹菊等花草,重复的居多,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创作。这对你们来说,就是练手而已。我不需要有多么深的功底,只要有美术功底就行。工资当天结算,包伙食,有意愿去的现在可以跟我报名,或者周末去慈恩寺找我,到了就跟师父问做灯笼的在哪儿就行了。”

    凤宁来美院招工,其实是动过挖人的心思的,但也知道现在不太可能,毕竟这个年代铁饭碗可比个体户强多了,有几个大学生放着正规单位不去,去给个体户打工的。

    不过她也不是没招过美院的学生做徒弟,不过那都是上辈子的事了,那个时候的美术生也没现在这么稀少金贵。

    围观的人不少,但没有人愿意去,大概有意愿的也不好意思直接表态说去,去画这么便宜的画,肯定要被同学瞧不起。

    凤宁见大家把自己当热闹看,便赶紧把广告贴好:“有意愿的同学周末可以过来,不过想来的尽量早点来,我们需要的名额有限,来得晚了,可能就满员了。

    凤宁刚出了校园,就被人追上了,一个瘦瘦的男生喘着粗气说:“等一下,你是要招人画画对吗?”

    凤宁说:“对啊,你愿意来吗?工资不高。”

    “颜料都你们提供?”

    “是的。”

    “我现在就去可以吗?”

    凤宁说:“现在去的话,只有

    半天工资了。”

    “半天也行。”小伙子毫不在意。

    “你叫什么名字?”凤宁问。

    “丛云。花丛的丛。”

    “很特别的姓。我姓凤,凤凰的凤。你大几啊?是学国画的吗?”凤宁问。

    丛云说:“大三了。学国画的。”

    凤宁领着他去坐公交车,说:“我其实很好奇,你怎么会愿意来?我开的工资对你们来说并不高。”这个年头能学艺术的,都是家境比较好的,否则哪个穷苦人家有闲钱给孩子买画笔和画纸,艺术可都是烧钱的专业。

    “缺钱呗。你不知道美术生有多烧钱,画笔画纸颜料哪个不要钱,还要经常出去写生。我们这个水平,画又不值钱,所以我没那么自视甚高,赚一点算一点。”丛云表现得很清醒。

    他们回到慈恩寺的时候,正好赶上吃午饭。因为他们会吃荤,所以吃饭都是回住处吃的。

    凤宁把丛云介绍给大家,大家都对丛云很好奇,专业的美术生,不知道水平怎么样。

    凤宁招呼丛云一起吃饭,她现在不缺钱了,在吃上没亏待大家,每顿都有个荤菜,大姑手艺不错,普通的鱼香rou丝也做得很好吃。

    丛云也很满意,说吃出了mama的味道。

    吃完饭后,他们去了慈恩寺,丛云先没动笔,而是看凤宁画画,说:“你画画没什么技巧啊,反倒有股返璞归真的味道,有点意思。”

    凤宁说:“我这都是自学的,没跟人学过画画。”

    “果然如此!画得很不错。”丛云说着坐下来,拿起毛笔开始画画,几笔就将梅花的枝干勾勒了出来,果然专业的还是专业的,画得比凤宁的要好看多了。

    凤宁笑着说:“跟你比起来,我的就显得太呆板了,果然还是专业的厉害!”

    丛云说:“其实你也不差,自己学就能画得这么好,作为业余画家来说,已经很厉害了。”

    凤宁被夸得很开心:“哈哈,业余画家不敢当,画个灯笼还是够了。”

    很快,丛云就知道了凤宁做这样一盏灯笼才卖两块钱,若是按照他们美院生按张收费的标准,她还得倒贴钱才行,便也没多说什么,专心工作起来。

    丛云到底是专业的,画笔就是他的第三只手,不仅画得漂亮,速度也快,比凤宁的速度都要快,甚至还能指点一下凤宁和唐想怎么画。

    有了丛云,灯笼上的画也丰富起来,不仅有梅兰竹菊松莲,还有牡丹、玉兰、海棠等,甚至还有蝴蝶蜻蜓小鸟鱼,对他来说,其实有点炫技了。

    凤宁自然是巴不得内容越丰富越好,而且丛云就算画别的,他的速度也不慢。

    丛云是吃过晚饭才回去的,凤宁给了他两块五角钱,说:“要是你有同学愿意来,也可以把他们叫来。”

    丛云说:“这我没法开口,美术生都清高,他们自己要是来就来了。”

    凤宁笑着说:“好吧,那你有空就来吧,我这活其实也不多,干到六月初就结束了。”

    “这么早就结束了?”丛云显然有些失望。

    “是的,我们就只给他们做1600盏灯笼,做好就回去了。你有空的话,就尽量过来吧。”凤宁说。

    丛云说:“好。”

    到了周末,果真有美院和师大的学生过来应聘,连丛云在内,一共来了四个。凤宁检验了另外三个人的绘画水平,都符合要求,便把他们都留了下来。

    有了这几个人的帮忙,绘图就快多了。而且灯笼上图画的内容更丰富了,花鸟鱼虫都有,还有个女孩画了好多熊猫。

    除了丛云,那三人总共来了三天,丛云加起来了来了五天,忙到6月5日,所有的灯笼就都做好了。

    凤宁跟袁总交了货,还帮着将所有灯笼都挂了起来,整个文林坊和慈恩街都挂满了灯笼。不论是本地的,还是外面来的,看到这些灯笼,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目光,抬头看着满街雅致的灯笼,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袁总很爽快地当即就把钱跟凤宁结清了,因为钱也不多,免得凤宁再跑一趟。

    回南安之前,凤宁给大家放了两天假,让他们在蓉城好好逛逛。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去动物园看熊猫。

    看完熊猫,凤宁退了房,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带来的篾片还剩了几十斤,凤宁没有带回去,把它存放在了房东家,万一以后再来蓉城扎灯笼,到时候再过来取用。

    买的床是搬不回去了,留给了房东,大姑舍不得那些锅碗瓢盆,找了编织袋,将它们都打包了起来,要带回南安去。

    凤宁觉得带回去也行,以后让大姑继续在南安帮忙做饭,就不麻烦师娘了。

    结果回到南安,凤宁才知道师娘出事了。

    邻居奶奶告诉凤宁,前两天师娘身体感觉腹痛难忍,师父陪她上医院做手术去了。

    凤宁脸色有些苍白:“我师娘得的什么病?严重吗?在哪家医院住院?”

    “人民医院,说是跟胆有关。”邻居奶奶说。

    师娘一直都有胆结石,看来这次是痛得没法忍了,凤宁稍稍放了些心,将行李一放,对大姑和其他人说:“你们把东西收拾好,放两天假,你们回家休息两天再来上班。我去医院照顾我师娘。”

    梅香说:“凤宁,我跟你一起去看看她。”

    唐莹姐妹也说:“我们也去看看你师娘。”

    他们跟师娘相处时间长了,都有了感情,听说她生病住院,自然要去看看。

    凤金玉说:“那我也跟你们去看看吧。”

    于是大家达成一致,放下东西,去看师娘。

    师娘的手术昨天已经做完了,此刻还在住院调养,还需要四五天才能出院。

    戴师傅请了假在医院照顾师娘,看到他们来,师娘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凤宁把手里的水果和营养品放下:“师娘,不哭,没事的,不是很严重,做完手术以后就不用再痛了。”

    师娘哽咽着说:“老了,不中用了,还让你们担心。”

    凤宁安慰她:“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

    大家围在床边,七嘴八舌地安慰师娘,让她只管安心养病。

    凤宁说:“师父,我蓉城的单已经忙完了,现在也没有要紧的事,我来照顾师娘吧。你回去上班。”

    戴师傅说:“我请了假,现在厂里也没什么要紧的事,不用回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