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后我重生了 第185节
书迷正在阅读:顶流的豪门后妈、我靠吃瓜在年代文暴富、摘花(1v1,H)、昼夜干哒哒(1V2,高 H)、惊蛰(H 弟媳 兄妹 强取)、世纪不伦(侄叔侄H,女权)、融笼中的糖雀(np,1v3)、蟾宫折娇(1v1,H)、半年后、纯爱男主的rou欲堕落(NP,高H)
华阳眼睛一酸。 话本里的少年郎,动情的时候情是真的,誓言也发自肺腑,可人心易变,少年郎是可以反悔的,最终苦的只是那些被他辜负的人。 少年皇帝更是如此。 对上辈子,华阳已经有了大概的猜测,但弟弟真的要治罪公爹时,他究竟在想什么,华阳注定不会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这辈子,选择权既握在弟弟手里,也握在内阁那边。 华阳:“新政需要君臣同心,你敢了,还要问问内阁敢不敢。” 问问何清贤,敢不敢被天下宗亲官绅恨之入骨,活着随时都有可能丧命,死后随时可能被开棺鞭尸。 也问问公爹,敢不敢再走一遍类似的路,活着时呕心沥血,却在死后被他最爱护的弟子亲手降罪,祸及全族。 . 翌日,陈敬宗早早来了宫里。 华阳笑着与母后、弟弟道别,坐着步辇出宫,再上了长公主府的马车。 陈敬宗后上,进来刚坐稳,还没有来得及插科打诨,长公主竟然主动坐到了他腿上,脸贴着他的胸口,手抱着他的肩。 陈敬宗低头,看见她垂着长长的睫毛,脸颊白皙,无端端泄露出几分低落。 “还没住够?”陈敬宗故意问。 华阳闭着眼睛:“明年朝廷要有大动作了,父亲与何阁老各有新政建议,无论听谁的,他们二位都将被天下官绅怨恨。” 听公爹的,自不必说,听何清贤的,何清贤也是公爹调进京城的啊。 而公爹用何清贤,则是因为她。 如果公爹用一条鞭法,再加上华阳前面做了那么多,她觉得就算将来公爹去世反对派追究,弟弟也不至于流放陈家三代。 可若用何清贤的两把大刀,怨恨增重千万倍,反扑也将吸血蚀骨。 华阳无法不怕,怕新政失败,两位阁老家破人亡,弟弟这个皇帝也变得灰头土脸,一辈子被藩王宗亲、天下官绅压制。 多奇怪,明明这么怕,她竟然还是冲动了,还是暗暗地推了弟弟一把! 她还感慨弟弟年少才敢对那条艰难无比的路蠢蠢欲动,她活了两辈子,面对何清贤的慷慨激昂,不同样受了蛊惑? 或许还有一丝恨吧,上辈子公爹只用耙子也没得个好下场,倘若结局已经注定,那这辈子就动作大些,至少也要藩王、官绅流血受伤! 陈敬宗能感受到长公主渐渐难以抑制的颤抖。 他用力抱住她肩膀:“这俩老头,一个比一个倔,他们想做的,别人再怨再恨,他们也不会改。他们都不怕,你怕什么?” 华阳已经分不清自己是在怕还是在紧张,随口应道:“纵观前朝改革变法者,无一有好下场。” 陈敬宗语气从容:“有些事必须改,就必须有人去做,何阁老明白,老头子也明白,他们图的是无愧于心,无愧于国。” 华阳抬起头,看着他道:“一旦父亲出事,可能会牵连整个陈家,包括你。” 陈敬宗笑:“能娶到你,我这辈子已经值了,老头子随他去,家里人没犯事没为恶,大不了回家种地,总该有条活路。” 华阳还想再说,陈敬宗摸了摸她的脸:“你更不用怕,府里三百个年轻力壮的侍卫,没了我,也还有别人陪你快活。” 华阳:…… 陈敬宗:“当然,我活着一日,你就一日不用去惦记。” 华阳拧他胳膊。 陈敬宗不疼反笑,双手抱着她,再亲亲她额头:“你也不要太小瞧了两个老头,一个清廉名扬天下,一个威震整个官场,这几年恰逢边关稳定,正是他们大刀阔斧的好时机。” 华阳便想到了公爹推行考成法时的霸道专断,想到了何清贤谈及皇爷爷时的凛然无畏。 哪个又是软柿子? 乾清宫。 jiejie离开后,元祐帝在御书房看了一上午的书,戚太后见儿子休沐日也如此用功,很是欣慰。 用过午膳,元祐帝在龙床上躺了半个时辰,更衣时,元祐帝吩咐道:“传陈阁老、何阁老进宫。” 第170章 陈府离皇城更近, 陈廷鉴是坐马车到的。 何府虽然远一些,可何清贤骑着骡子来的,高高壮壮的大黑骡子只驮着一个精瘦老头, 那肯定比拉着一辆车走得快。 于是,陈廷鉴下车时, 抬眼就对上了骑着骡子横在他车前的何清贤。 大黑骡打个响鼻,陈廷鉴的眉峰就跳了跳。 何清贤翻身下骡,将缰绳递给宫人,他理理衣袍,看向陈廷鉴:“您先请?” 陈廷鉴不必与他谦让, 一手拢拢长髯, 抬脚朝前走去。 今日风轻, 吹得他的长髯微微飘拂, 何清贤看了几眼,搭讪道:“我早就想问了, 你为何要留这样的胡子, 打理起来多麻烦。” 陈廷鉴只管目视前方地走路。 何清贤:“我明白了, 一定是你的仕途太平坦,你又年纪轻没有根基, 留把美髯既能添些威严, 又显得你学识渊博,堪当太子师。” 陈廷鉴:“你有心思琢磨这些,还不如想想如何配合我推行新政。” 何清贤:“上次清丈我以你为主, 这次该换过来了。” 陈廷鉴:“换不换不是你说了算。” 何清贤:“你就是胆小怕事!” 陈廷鉴默默往旁边走几步, 宫道那么宽, 他没必要与何清贤并肩。 何清贤偏要追在他身后。 两边站立的侍卫与当差经过的宫人们, 就见两位阁老你追我赶一般地往前面行着, 偶尔何阁老还想扯扯陈阁老的衣袖,被陈阁老不客气地甩开。 乾清宫外,元祐帝站在汉白玉的栏杆前,看着两位阁老穿过宫门,过门的时候还在拉扯,瞧见他才各自收敛。 元祐帝笑了笑。 自打何清贤进京,陈廷鉴也越来越像个普通的大臣了,再也不是以往那般高高在上,仿佛毫无缺点。 “外面风寒,皇上怎么没披大氅就出来了?” 来到近前,陈廷鉴先关心道。 元祐帝:“地龙太闷,朕出来透口气,冒然相请,没耽误先生与何阁老休息吧?” 何清贤笑道:“臣孤身一人在京,休息也是寻思新政,巴不得来宫里伴驾。” 陈廷鉴:“臣也无事,不过何阁老话里似有寂寥之意,皇上或可赏赐一二美人过去照顾。” 何清贤:“别,臣可受用不起,皇上要赏就赏陈阁老吧,反正臣也生不出儿子,美人赐给陈阁老,还可以再为朝廷添几位状元探花。” 元祐帝:“好了好了,随朕进来,咱们说些正经事。” 少年皇帝走在前面,两位阁老暗暗互扔了几个眼刀。 御书房内早已备好了茶果,元祐帝坐在暖榻上,榻前摆了两把铺着锦垫的宽敞大椅。 陈廷鉴先道谢再落座,摸着胡子道:“不知皇上召臣等进宫,所为何事?” 元祐帝:“自然是为了明年的税改,母后赞同先生的一条鞭法,朕也觉得此法甚为稳妥,然何阁老振聋发聩的一番话亦非危言耸听,故朕想问先生,若朕选用何阁老的税改之策,朝廷推行起来,是否真的寸步难行。” 何清贤眼睛一亮:“皇上真乃英主也,我朝能否中兴,皆在皇上一人身上!” 元祐帝抬手,示意何清贤闭嘴。他很清楚,何清贤的法子虽好,但能否推行下去,还得看陈廷鉴的。 陈廷鉴眉头一皱,垂眸沉思片刻,看看何清贤,再看着元祐帝道:“确实很难,藩王宗亲免田赋乃是祖制……” 何清贤:“祖制还不许他们为祸百姓呢,他们听了吗?皇上放心,凡是老祖宗们赏赐藩王宗亲的田地,朝廷继续免收田赋,但这部分除外的,他们该交税交税,如此也不算违背了祖制,毕竟老祖宗也没想到他们敢大肆侵吞百姓田地。” 元祐帝点点头,藩王们最擅长把太祖爷的祖制抬出来,有何清贤在,便能拿祖制堵住藩王们的嘴。 “真用此策,明年朕会召二十一位藩王入京,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陈廷鉴顿了顿,道:“就算藩王们愿意配合,还有天下官绅士族,他们享受免税已有千年之久,朝廷突然要他们交税,就怕地方士族会煽动民心,造反起事。” 何清贤:“他们是舍不得钱财,但肯定更惜命,先把出头的抓了砍了抄了,杀鸡儆猴,保证其他人都老实了!” 陈廷鉴看着元祐帝:“文人一张嘴,他们不敢以武力造反,却会用文字唾骂朝廷唾骂皇上,且会一代一代不停地骂下去,各地官员也会故意将这样的奏折呈递进京,皇上当真不怕遗臭民间?” 元祐帝冷笑道:“朕有何惧?朕要的是国泰民安,要祖宗基业能够延续百年千年。” 小皇帝口气太狂,何清贤微微泼了一桶凉水:“千年且不提,只要本朝能在皇上这里获得中兴,再往下延续两百年,皇上的功绩便能与太祖、成祖并肩了。” 元祐帝不嫌这桶水凉,真能做到两位老祖宗那地步,他也够厉害了! 陈廷鉴:“皇上当真要用何阁老的新政?” 元祐帝忽然紧张起来,这老头素来说一不二,若他此时点头,老头会不会拿辞呈威胁他? 陈廷鉴真若请辞,光靠何清贤这个空有一腔热血却无任何手腕制约天下官员的大清官根本推行不了任何新政。 他斟酌道:“若先生实在觉得不妥,那就罢了。” 陈廷鉴笑道:“臣从来没有觉得不妥,只是认为这条路很难,臣自己不怕难,却怕皇上被千夫所指,怕皇上承受不住朝内朝外的舆论之压。臣在,自会竭尽全力替皇上分忧,可臣已经老了,改革又非一日之功,一条鞭法尚且需要十几年的巩固,官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甚至需要两三代帝王的坚持才能彻底稳固根基。皇上,臣怕不能辅佐您太久,更怕自己走后,皇上独自承受天下官绅的反扑,太过辛苦。” 他笑得坦荡,看元祐帝的目光,既是臣对君,亦是师对徒,掺杂着一种近似亲情的慈爱。 有一点陈廷鉴没有说。 他亲自教导出来的小皇帝,没有吃过什么苦,等他不在了,皇上能坚持一条鞭法他都知足了,换成何清贤那套,他对皇上没有信心。 何清贤太过于书生意气,他自己确实能够用一生奉行他的cao守,可他怎么能指望三言两语就让一个年少的皇帝也会义无反顾地沿着一条荆棘之路走到底? 他们在,他们会推着皇上走,当他们长眠地下,皇上身边的人,只会争先恐后地拉着皇上回头。 如果无法坚持,那不如一开始就选择一条比较容易坚持的路。 可何清贤的出现,让皇上看到了另一种选择。 那么,陈廷鉴愿意让皇上自己选,他与何清贤应该还能再陪皇上走十来年,倘若那时皇上累了,他再调整新政也来得及。 元祐帝看到了老头眼中的温和与包容。 那眼神,像极了小时候他拉扯老头的胡子,老头垂眸看来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