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在线阅读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93节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93节

    就像后世诺贝尔奖,奖金大概价值六百万人民币,但对于能拿诺贝尔奖的人来说,最不重要的,反而是奖金。

    关键在于,这个钱,那是天子亲赐的!还有证书、银牌为证

    更重要的是,还能勒名刻碑于这最显眼的广场之上

    想想,等自己哪天致仕老了以后,金陵大学不知多少届的后辈学弟,都得怀着仰望的眼神,看着那石碑上自己的大名。

    这种荣誉,对于读书人而言,实在是太诱人了。

    第40章 经济法论

    不过朱由榔倒也不只是针对大学生

    另外还拿出一笔每年两万四千元,用于奖励每年在格物、数学、医学、农学、工程、经济六个领域,具有突出发现的前沿学者。

    每人奖金四千元,在这年代是相当一笔巨款了,比首辅瞿式耜一年俸禄还要多。

    当然,更重要的是荣誉

    相较于金陵大学的奖学金,这一奖项更加盛大和重要

    因为颁奖仪式的地方,是奉天殿

    评比工作由大明翰林院院士联席会议,投票决定

    参与投票的不能被提名

    而提名资格的认证,也很麻烦,需金陵大学教授和翰林院院士提名,当然,也可以自荐,但理论成果必须向翰林院投稿后审阅。

    每届从上一年十一月开始提名,七月份召开翰林院院士会议,九月前表决

    经由翰林院联席会议表决通过,交由皇家批准

    并下达圣旨,经中书署、内阁署名后,宣示天下

    当年十月初十,君臣于奉天殿召开大朝会,由天子亲自向获奖者颁发奖项。

    获得此项奖金的学者,哪怕无官无职,但却有权直接向天子、内阁上疏陈事。

    从此之后,“奉天承旨”,就变成了大明学术界最高荣誉

    而获得此项荣誉的学者,被誉为“奉天学士”,其名誉地位,怕是不比什么公侯将相低半分。

    不过许多大臣还是很有意见的

    倒不是天子对这些学者的礼遇,而是因为这个奖项设置的方向

    六个奖项里,并没有文史、理学类,甚至连文学都没有

    而诸如医学、农学、经济也就罢了,也算经世济民之术吗,至于数学、格物,可以看做天子的个人爱好。

    那工程是什么鬼?此等低贱的“百工之人”,也能登大雅之堂了?

    很显然,朱由榔是故意的

    毕竟文史学类在大明文化界本来就处于统治地位,甚至都过热了,当然不再“鼓励”的范围内。

    即使朱由榔要培养文科人才,也是培养财政、经济和社会学类的进步青年,而不是什么“理学大家”。

    故而唯一和文科相关的奖项,经济奖,也是颁发给对前沿经济、财政、金融理论有所突出贡献的。

    对于许多传统士人而言,更是要了老命,毕竟“君子不言利”嘛。

    第一届的奉天承旨,已经开始提名了

    不过作为“神通广大”的天子,朱由榔大体已经能猜到是哪几个人获奖了。

    工程奖是宋应星,格物是编着有关光学原理的《镜史》的孙云球(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明末光学家),农学奖是修订了《补农书》的杨园。

    经济奖倒是有点竞争难度,不过就近来看,黄宗羲由于是翰林院士,不能参与,故而所有人都更看好近两年思想学术界的后起之秀,出身四川的唐甄。

    至于医学奖,吴有性被调入翰林院医学所主持工作,不过还没有出任院士,故而还是能被提名的。

    他编着的《瘟疫论》,首先发现并提出了有关鼠疫的防范和治疗方法,当之无愧。

    不过需注意的是,奉天承旨奖项的颁发,并不是以人,而是以具体成就的。

    比如宋应星,虽然在大明科研界已经威名赫赫,但这次被提名,是因为前两年对方刚刚出版的《天工开物》。

    对于金陵大学的视察,朱由榔心情还是不错的

    这些年轻的面孔,给他对自己的事业,增添了不少信心

    政治路线这种东西,最关键就在于要后继有人

    朱由榔从来不放心,将自己的政治遗产完全交给后继之君来实现

    那既不靠谱,也不现实

    他能管得到自己儿子、孙子,能管得到曾孙、重孙吗?

    就说儿孙,朱祁镇还是“仁宣之治”的明宣宗朱瞻基儿子呢!

    唯有把自己的意志交给更广阔的青年人,如同火种般,深深埋在这片土壤里。

    让他们在自己的保护下,沁入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体制当中。

    终有一日,就算真的有哪个不肖儿孙敢开历史倒车,也自然会众叛亲离,为万夫所愤。

    -------------------------------------

    除了金陵大学,朱由榔最近还有许多事情

    自从幕府山回来以后,朱由榔就忙起来

    先是台湾问题,然后又是军制改革,金陵大学

    现在又有新的事情要做

    便是有关拟定提名奉天经济奖的唐甄,最新在南京《金陵学报》发行的着作《经济法论》,有所阐述的研究成果。

    这个时代的唐甄,和历史上有些偏了

    历史上的唐甄,和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四大思想启蒙家”,主要成果是在哲学和文学思想方面。

    但在这个时代,由于朱由榔鼓励新学,而唐甄本就思想较为激进(代表思想,批判君权天授,主张人权平等),于是逐渐就转变为了一个社会经济学家。

    当然,不同于那些坐在书斋里空想的“理学大家”们,唐甄在进士及第后,先后在财部,银行,市舶司和地方边缘府县系统干了几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对如今大明的经济状况有了一个具体认识

    这篇《经济法论》,是他在山西长治县知县任上写的

    在文中,唐甄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

    即大明如今的经济改革陷入了这样一个瓶颈

    表面上看,这一瓶颈,是以进出口的极端不平衡,和手工业生产外向,导致的通货膨胀。

    但更深入的分析,为什么国内的市场培育如此缓慢,难以承担大任呢?

    唐甄和朱由榔这个接受过后世基本政治经济常识教育的天子,达成了共识。

    这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内敛型导致的

    可有关如何解决,或者说让小农经济有序解体的方法上,唐甄提到了非常有意思,却击中关键的一点。

    那便是经济法规范

    过去,商业作为意识形态中,最为低下的存在,事实上,是处于一种“大而无律”的状态。

    简单来说,过去万历以来的衮衮诸公,看起来口中一个个“重义轻利”,但事实上,商业规模在明中后期是在快速扩张的。

    也就是说,商业处于一种“大家都知道这玩意很庞大、重要,在国内影响力很大,但嘴上却都说不值一提”的东西。

    而体现在实践上

    大明国内的工商业发展,规模庞大,却极度扭曲,归根到底,因为没有一条法律明定的“界限”。

    大家为什么热衷于出口,而忽略国内市场?

    因为国内市场不稳定啊!

    在这年头,一个商人在异地行商,谁能保证不会被当地士绅官员,一个“义利之争”给吞了?

    如果和地方地主士绅、官僚发生冲突,有申诉的地方吗?人家听你申诉吗?

    说句不好听的,人家提审官员,要是敢判你赢,在文人士大夫圈子里还混不混了?

    这一观点,用朱由榔理解的话来说就是:

    大明已经发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却运行在一个封建法制体系当中,没有相关的资产阶级司法体制和所有权来保护,也就是落后的上层建筑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当然,这也是朱由榔存在的意义

    拿破仑之于欧洲,之于人类,其贡献不在于征服了多少土地,而在于《民法典》。

    第41章 荷西联军(上)

    东印度群岛,也就是后世的印尼地区

    一座规模不大,顶多只能和大明内陆县城一较高下的临海港口城镇中,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正在举行。

    这便是日后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现在叫做巴达维亚

    是荷兰人在远东的殖民中心

    现任巴达维亚总督范德林,是voc在远东地区的最高经理人

    统管着voc的殖民雇佣军和舰队、

    台湾方面的问题,其实范德林一开始就是知道的

    对于揆一那个皇亲国戚,跑到台湾去,心中那点小算盘,他还是看得清楚的。

    虽然范德林对于揆一的作为,基本默许,但他内心当中并不看好对方想凭借这些手段逼迫明政府让步的打算,有多么明智。

    但奈何,范德林本人在荷兰内部,执政与议会的斗争中,属于议会一党,他这个总督位置,是当初voc的十七人委员会任命的,故而揆一的吃瘪,很大程度是在打保皇派,打荷兰执政威廉二世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