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页
我没有六皇子试图解释。 淑妃气得不行,她得了消息匆匆赶来,就是为了抢占先机:那冯柴家里还有亲眷,如今就在你表哥身边伺候。这事是你和你表哥联合起来干的?真是要气死我了趁着事情还没有闹大,赶紧去向皇上和景福长公主请罪 六皇子完全听不懂这说的是什么:我没有不是的冯柴害我! 淑妃救儿心切,拧着儿子的胳膊,想要把儿子拉起来:废什么话!不抓紧点,等景福那边反应过来,你丢了多少蛇给新乐侯,她回头全加倍丢给你,拿你去喂蛇!凭着皇上对景福长公主的纵容,这种事情长公主真做得出来。 喂、喂蛇?六皇子吓得不行。 怎么会这样怎么就要拿他喂蛇了! 他明明只弄了臭虫粉!他是被陷害的啊! 第一百二十二章 颜楚音被蛇咬了, 这事没封口,淑妃自然听到了消息。 六皇子想用臭虫粉对付颜楚音,结果被冯柴替换成了招蛇粉。冯柴死了,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自杀,死前还留下了一封确实是本人亲笔所写的遗书。遗书上说, 他之所以替换粉末是因为对平国公怀恨在心,新乐侯是子偿父过。 在淑妃看来, 真相不是已经很明白了吗! 她并不知道阴沟里的老鼠的存在。后宫知道这一点的只有东太后、皇后和贵妃。在这种情况下, 淑妃绝对不会把整个事情往复杂了想。既然冯柴是自杀的, 不是被人灭口,那遗书上的话十有八/九就是真的, 他就是想报复平国公! 所以, 淑妃一开始并不担心。虽然事情因六皇子而起, 但臭虫粉那种东西又不会害命。颜楚音之所以会被蛇咬, 是他们平国公府内部出了问题!哪怕皇上要动怒, 六皇子最多占三分责任, 平国公府要占七分!她儿子不会有大事。 淑妃本来一直是这么想的, 直到她身边的一个老嬷嬷忽然想起一件事。 这个老嬷嬷是淑妃从娘家带进宫来的, 跟在她身边伺候很多年了。淑妃逢年过节往娘家赏赐东西时,都是这位老嬷嬷去的。老嬷嬷觉得冯柴这个名字特别耳熟。寻思半天终于想起来了, 淑妃娘家的表少爷在两年前纳了一个姓冯的妾侍。这个妾侍哪哪都好,长相温柔可人, 性情温顺可爱,对正室主母也十分尊敬, 从来不作妖。只一点, 这个妾侍的命不太好。据说, 妾侍早年家里遭了难, 只有她和叔叔二人活了下来。她这叔叔是个天阉,索性自卖自身,成了避暑山庄的太监,靠着月例勉强把她拉扯大了。她是不想做妾的,但上香的时候不小心,叫表少爷瞧见了她衣衫不整的样子,机缘巧合下进了表少爷的后院。 老嬷嬷原也不关心淑妃娘家的一个妾。但听说这个妾的叔叔是太监,心里就记了一笔。她那时还想过,能不能想个法子把妾的叔叔从避暑山庄调进宫。后来得知妾的叔叔为人木讷、不善逢迎、没有上进心,就把这个事情丢下了。 妾的叔叔不是别人,正是冯柴。 老嬷嬷急得跺脚:冯柴根本就是京郊人士,家里世代为农的,因着家人先后生了病才把家底败了他与平国公八竿子打不着啊!这个老嬷嬷也是忠心。她因为清楚冯柴的来历,所以觉得冯柴那封遗书的内容十分蹊跷。 既然冯柴不可能和平国公有仇,那他为什么自杀? 为什么要留下那样的遗书? 淑妃的脑袋一下子就炸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有人拿捏着冯柴仅剩的家人就是那个在淑妃侄子身边做妾的冯氏叫他心甘情愿地赴死了?所以,招蛇粉这个事确实是六皇子做出来的?六皇子后来意识到事情闹大了,自己不敢承担,就叫冯柴顶了罪? 淑妃越想越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 要是冯柴是被人害死的,淑妃可能会多想,里头是不是有第三方在搅局。毕竟她很清楚她儿子的能力,根本做不到悄无声息地弄死一个宫人。偏偏冯柴是自杀的!冯柴总不能是因为恨她儿子,想要算计她儿子,所以心甘情愿地自杀吧?冯柴还有亲人扣在她娘家,哪怕不顾及自己,也要顾及唯一的亲人啊! 再说,她儿子有什么好算计的? 太子的地位稳稳当当,二皇子已经长成,四皇子是嫡皇子就算暗中有人想夺嫡,也不会从她儿子开始啊!如果因为她是淑妃而去算计她儿子,那更没有必要了。都知道有皇后和贵妃顶在前头,她这个淑妃不可能再进一步。同时,因为西太后看重,又因为她到底生了一对龙凤胎,她这个淑妃也不可能降级。后宫里拢共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的女人,谁吃饱了撑的忽然跑来算计她? 既然没人算计她儿子,那冯柴只可能是得了她儿子的暗示才会死。 认识到这一点后,淑妃顿时着急起来。 她觉得她儿子太蠢了。你知道用招蛇粉很过分,那就别用啊!别用就什么事都没有了!而既然用了,事情已经发生了,那就赶紧认错啊!皇上再偏爱新乐侯,见你乖乖认错了,虽然会罚你,但不至于叫你去死吧?你呢?偏要卖弄小聪明,竟然叫冯柴顶了罪!你当皇上查不出冯柴的侄女是你表哥房中妾吗? 淑妃哪里还坐得住啊,第一时间跑去了儿子那里,想要拎着儿子马上去找皇上认错,去给景福长公主、平国公和新乐侯赔罪。越快越好,决不能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