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东宫那池春水在线阅读 - 第81页

第81页

    同样的称呼,相隔十几年,落在人耳朵里却是不同滋味。

    李知憬轻咳几声,放下戒尺,面容虽还是严肃,语气已然不同:四娘,这件事到此为止,你回去好生反省思过。

    李永怡哪儿敢耽搁,同谢杳杳交换了几个只有两个人懂的眼神,抬起脚飞似的逃离东宫,生怕走慢一步,三哥改了主意,捉她去见爷娘。

    你适才叫孤什么?

    什么?谢杳杳装傻充愣,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他可不能反悔。

    李知憬就知道会如此,并不着急,淡淡道:那初一晚上再说。

    走吧,太子妃殿的礼物还没看呢。

    作者有话说:

    李知憬:榨干就扔一边,你也太无情了!

    谢杳杳: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六一快乐!无论什么年纪,只要心态健康,万事都可找到乐子,希望大家每一天都平安快乐!

    本章留言的小可爱都有红包~~~么么哒~~~

    感谢在2022-05-31 12:54:19~2022-06-01 11:19: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heryl晴天 10瓶;栗子、玖玖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四十七章

    东宫布局方正, 两殿最为奢华,且南北相邻,南边是李知憬所居的太子殿, 北边则是已为谢杳杳重新修葺的太子妃殿。

    皇后当年嫁入东宫时,住的也是这里,她喜静,偏爱侍弄花草,殿后一大片园子种满了从大渊各地搜集的奇花异草, 蓊郁葳蕤, 入住凤栖宫后,又都挪去了御花园。

    谢杳杳一开始并未留意后园, 主屋内的不少家具物什都刻有鹿纹, 她知道李知憬喜欢鹿,看来这些都是他亲自挑选安排的。

    小厨房修了两间,其中一间是仿着谢府她那间造的, 难为他只去过一次便记在心里,可见用心。

    谢杳杳心里欢喜, 蒸了点儿金乳酥, 吩咐不苦给李知憬送去, 以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未料,不苦提着食盒,跟在李知憬身后又回来了。

    你没往后头去?李知憬走得急,不待她回答, 拉起她的手就从回廊往后园子去,穿过月亮门, 又是另一番天地。

    地势平坦规整, 东侧建有石台, 两边置了兰锜,各式兵器摆得满满当当,旌旗随风摆动,谢杳杳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虽没有将军府的演出场大,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李知憬示意青岚打开石台上的两个木匣子,柔声道:这把龙须弓,质地坚硬且轻巧无比,射程及精准度也是极佳。

    他又指着一柄寒光□□:孤记得你幼时习武,最善枪法,这把破山枪枪头乃是精钢所淬,可穿甲破盾。

    在凤栖宫学规矩的时候,张尚仪告诉她,要想做好太子妃这个位置,便要舍弃从前那些习惯,舞剑弄刀万万不能,名门贵女的雅习要重新拾起来。

    煮茶插花、抚琴女红讲究的是个静字,虽有遗憾不甘,可她终究是做好了低头的准备。

    可李知憬用行动告诉她,不必如此,避开了外头纷扰,关上门,她还是可以做回自己,可以鼓捣糕点美食,也可以百步穿杨枪扫一片。

    飞火暂时接不过来,还得待在上林苑,孤的园子里养了许多鹿,怕它控制不住自己似是想起什么,李知憬嘴角含笑。

    他侧目瞧见谢杳杳瘪着嘴,眸中泛有水光,甚是满意,不枉他费了这许多工夫。

    太子妃,不必太感动,能嫁与孤为妻,是你的福气。

    眼下天气寒冷,殿下把这些上好的兵器摆在这里,简直是暴遣天物!谢杳杳面上满是心疼之意,小心翼翼拿起龙须弓摩挲,埋怨道:它们都得好好保养才行。

    得,她的眼泪是为了它们。

    李知憬又好气又好笑,正打算说点什么,谁知谢杳杳突然环住他的腰,眉开眼笑道:妾多谢殿下。

    天上飘下雪花,许是情浓不觉凉意,落在二人的眼眉上,也未抬手去扫。

    这是今冬第一场雪。

    李永怡回到公主府,手心火|辣辣地疼,可见李知憬是真动了怒气。

    郑怀松撑着油纸伞站在府门前张望,见她车辇出现,忙迎上去,亲自摆了车踏扶她下车,伞也挪到了她头顶。

    下雪了,你出门时没带伞,我不放心。

    本该是下人做的事,郑怀松亲力亲为,李永怡还是受用,一路上的胡思乱想减了几分,示意他回去再说。

    屋内地龙烧得正旺,温暖如春,李永怡换了衣裳这才伸出手给郑怀松瞧。

    见其掌心红肿,隐有血迹,郑怀松跪在地上:臣连累公主受伤,罪该万死,这就去东宫,求太子殿下惩处。

    随即磕了三个头,起身就往外去,不似作假,李永怡忙拦住他:我又没怪你,你莫急。

    断肠草是由外邦传入,数量稀少,并不常见,花朵异常娇美鲜艳,结子犹如米粒大小,可致幻有毒。

    据郑怀松所言,他所在的道观名为拂尘,常为山下百姓治病送药,断肠草乃是他师父所种,只要分量适宜,可帮助疼痛的病人安神宁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