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从文名开始就躺平了[快穿]在线阅读 - 第3页

第3页

    满足自己三年所需,肯定是够了。

    接下来,祝楠又做了多项尝试。

    比如她人并不能进空间,只能用意念进入。

    比如想要将东西放进空间,必须手触摸到东西才行,但是从空间将东西取出,却只需要意念一动就可以,而且,自己可以用意念将空间里的东西随意摆放。

    再比如,空间不能放活物进去,这让祝楠只得放弃买一些鸡鸭放进空间的想法。

    最最重要的是,祝楠发现,空间里的时间是固定的,这也就是说,她把东西放进去时是什么样,拿出来也是什么模样!

    这就代表着,她不用担心食物过期腐坏的问题了!

    甚至,她可以把热腾腾的东西放进去,以后拿出来的时候也是热腾腾的!

    天,都不用担心以后没水没电没煤气了怎么办了!

    这简直是吃货的福音!

    作者有话说:

    开头字母翻译:我他妈无了个大语,好好的我怎么就穿越了?靠靠靠!

    新的尝试,本文私设很多,各个末世的根源没有科学依据哒,宝子们不要纠结噢,觉得不错的点个收藏鸭!

    挂个预收文案,感兴趣的宝子可以点进专栏收藏喔!

    《今天必须得高调了》古穿,流放 种田经营文

    穿越到平国公府的三房后,宋嘉然和郑立晏如履薄冰。

    每日过着吃东西怕中毒了,骑马怕被摔死了的水深火热的日子。

    好不容易两人站稳了脚跟,还未曾享受过国公府锦衣玉食的日子,就得知,国公爷犯了大错,整个平国公府的人,都要被流放了。

    流放就流放吧,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再加上金手指加持,日子也能过下去。

    但是,偏心爹只在乎大哥,白莲花后娘什么都想扒拉给小弟,前有心机深沉的大哥,后有各有算计的庶兄弟

    夫妻俩只能藏好金手指一路假扮小可怜。

    ***

    一朝新皇登基,平复卷假错案,大赦天下。平国公府荣获天恩,由罪名成为良民。

    重立户籍的那一天,三房第一时间被分了出去。

    各房都想着看夫妻俩的笑话,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三房的消息却一个比一个惊人。

    三房开铺子了!

    三房买宅子了!

    三弟(哥)科考中举要当官了!

    连那个几年都没怀上孕的三弟妹(嫂)都生了大胖小子了!

    眼见着三房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各房坐不住了

    第2章 躺平第二天

    祝楠立刻打开外卖软件,点了一堆外卖,什么炸鸡烧烤披萨寿司,这些东西,在末世到来后,想吃到太难了。

    她不想引人注目,每样只点了五份,这样就算外卖小哥奇怪,也可以用家中有人聚餐搪塞过去。

    反正还有二十来天,她每天点一些,也足够了。等末世来临,也不可能天天吃这些东西。

    然后继续完善自己的计划。

    祝楠的计划分为两部分,一是采购,这是未来二十多天的日常任务。二是定居。

    是的,她准备找个住处。

    现在住的地方,是她租的地方,太没有保障性了。

    一个是她大肆采购很容易引起其他室友的疑惑,另一个就是,不安全。她毕竟是一个女孩子,即便现在的体质与成年男性相当,但她并不认为自己能够以一对多。

    等末世来临太麻烦。

    而且,粮食短缺,如果去到农村,未来会有更多可能吧?

    再加上,祝楠潜意识地不想和主角离得太近。

    主角未来肯定是要待在都城的,想及此,祝楠还是决定去农村。

    那问题又来了,她去农村是租房呢,还是直接买一套?

    只要去的位置偏远点,在农村买一套房并不贵,以她手里的资产绰绰有余。可是如果要买的话,各种手续需要耗费的时间也不少,说不定末世来了房子还没到她名下。

    难道只能租房?

    等等,祝楠突然想到了一个地方。

    祝楠的外婆,现在好像就住在村子里?

    当年,祝楠父母将大女儿扔给孩子外婆养着,一养就是十多年。祝楠这个二女儿,也时常被丢过去,所以,祝楠与外婆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仅限于与外婆的关系不错。反之,和她的jiejie祝桐,关系非常僵硬。

    许是从小远离父母的缘故,祝桐的性格孤僻古怪,总觉得全天下都欠她的,对祝家人没有丝毫好感,连带着祝楠这个meimei也很讨厌,哪怕祝楠和她一样,都是不被父母在乎的存在。

    在祝桐心里,外婆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对她好的人了,可祝楠还要时不时来和她抢外婆,她自然不喜。

    因此,每次祝楠被赶去外婆家里,都要面临祝桐的横眉冷眼。姐妹俩的关系自然不好。

    祝桐早熟,才十八岁就嫁了人,后来年龄到了与老公扯了证,两个人一起去S市打拼了。

    而外婆,就留在了村子里。

    想到外婆所在的那个村子,祝楠心里一动。

    别说,虽然偏僻,但那确实是个适合居住的好地方。

    依山傍水不说,村里多数都是老人,而且家家都有田地。农民嘛,囤粮是天性,家家户户都有地窖,都存着些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