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清穿之富察皇后在线阅读 - 第59页

第59页

    傅丹薇再次看了弘历一眼,嘴角上扬,淡淡说道:爷是字字珠玑,说的都是金玉良言。

    弘历只觉着尴尬,低头掩饰,把烤年糕吃完了,拿帕子慢慢擦拭着手,笑看向傅丹薇。

    说起来,当年曹家姻亲李煦被抄家时,家□□女发落为仆,李煦弟弟李鼎的妻子,被你伯父马武要了去,做了你家的嬷嬷。李家曹家本就一样,李煦母亲是汗玛法的奶嬷嬷,如今重做回老本行,倒也是天意。

    弘历说完,觉着好似说重了些,意有所指。不禁看了傅丹薇一眼,试图解释道:你阿玛被罢官在家之后,后来你伯父他们虽已复官,已经分家的兄弟,到底照料得不周全。你家中兄弟姐妹众多,全靠着你兄弟们争气,与曹家李家可不一样,你别多想了。

    傅丹薇从没有多想过,家族兴衰,就是一个轮回,哪有万事的基业。出仕当官的,只靠着真本事没有用,还要有上头的人赏识,以及选对阵营。

    一时选对阵营亦无用,后面还跟着句老话:一朝天子一朝臣。

    曹雪芹应该比他们都看得透,《红楼梦》中,林黛玉从不谈经济仕途。

    从眼下的朝局来看,为官做宰,不过是如曹雪芹在红楼所写的诗那般: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梦,古今一梦尽荒唐。

    弘历就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他懂个屁!

    傅丹薇很想问一句,康熙时期的其他阿哥们,如今可否安好。想了想,到底没有作声。

    汗阿玛还是给曹家网开了一面,允曹頫继续任织造一职,好让他偿还欠债。谁知他连布都织不好,供上来的料子居然脱色!你看,啧啧,唉!

    弘历嘴往下瞥,很是一幅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傅丹薇忍不住了,状若好奇地问:那后来进贡的料子,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呃!弘历说得太高兴,一下卡了壳,幽怨地看了傅丹薇一眼,很不满她的问题。

    不过,弘历见永琏吃完烤年糕,乖巧地依偎在傅丹薇身边,睁大眼睛认真听得津津有味。而糖罐子则撅着屁股趴在塌上,自顾自在玩布老虎打架。

    屋里香甜温暖,屋外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妻儿伴随左右,一樽清茶,几句清谈。

    弘历仿若体会到钟鸣鼎食曹家的那份雅,不由得来了兴致,细细说起了当年的一些事。

    李煦被罢官之后,年希尧的妹夫胡凤翚接替了苏州织造之职,不过几月余,就与妻妾一起畏罪上吊自杀。后来高氏的阿玛高斌接替了这个职位,辗转布政使等职,后来调任江宁织造。

    傅丹薇叹息,只几个月啊,又是一句说不清楚的畏罪自杀。

    高斌......弘历的话含糊起来,高斌接替之后,进贡来的布料,照样脱色。

    年希尧就不一样,他是真有本事,年家被抄家革职,年希尧很快重新复起,领了管着烧制官窑的差使。烧制出来的碗碟杯盏,尤其是珐琅彩,很得汗阿玛喜欢。我看着也好,不用靠着从西洋采买颜料。珐琅彩的颜色,比以前丰富多了。

    傅丹薇垂眸沉吟不语。

    高斌是雍正心腹,高氏被他亲自提为侧福晋,主要也是因着高斌。高斌正式出任江南河道总督,高氏就跟着升了份位。

    若是高氏有了孩子,如今弘历的后宅格局,只怕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弘历停顿片刻,低声说道:总归是汗阿玛太过严苛。汗玛法当年御下温和,臣子们欠户部的银两,虽追缴过,终究没有下狠手,还不出来的,最后也就罢了。无论是曹家,李家,其他皇叔们.....原本无需落得如此下场。

    傅丹薇听得差点一口气没提上来。

    怪不得弘历一直崇拜康熙,上位之后马上推翻了雍正的改革措施,甚至将与雍正闹了许多年的兄弟们,给他们一一平反。

    等到仁慈了十多年之后,乾隆发现不对劲了,那些在雍正时期被吓怕了的官员,没多久就故态复萌。端看大清上下接连不断的盗窃,抢劫案子就能看出,这些官员的懒政。

    仁君乾隆说翻脸就翻脸,借着富察皇后薨逝的时机,大肆清洗,甚至连自己的儿子都没有放过。

    《红楼梦》里的放印子钱,在朝堂上比比皆是。

    官员从户部借了银子,转手放了出去吃高利息。康熙对他们挺宽容,还不出来就算了。

    当年雍正还是阿哥时就清缴过一次,被官员联手起来,在康熙面前去哭诉,最后康熙出面,让雍正收了手。

    比如李煦就曾把苏州织造卖人参的几十万两银子,拿去放了银子钱,最后朝廷查下来,再赶紧凑出补了上去。

    傅丹薇看着一心要做仁君的弘历,不咸不淡说道:我曾听过一次闲话,说是当年的八福晋善妒。因着李煦在苏州买了五个女人送进了八贝勒府,八福晋方闹了起来,传出来善妒的名声,这件事可是真的?

    弘历顿住,半晌都没做声。

    李煦被查出买人送进当年的八贝勒府,内务府以及折子都记载得一清二楚。江南士绅是八贝勒的钱袋子,曹李两家加上其姻亲门生故交,关系盘根错节,形成了张巨大的关系网,盘踞江南多年。

    这件事乃是密辛,更是曹李两家,甚至姻亲被一并抄家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