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页
或者说是历史感。 M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历史只有短短的两百多年,华国不是, 它有五千年的历史,所以哪怕是在华国最繁华热闹的城市,都有nongnong的无法抹去的历史感。 而在这股历史感下是人民的生活状态,在这里卫斯理看到了和M国完全相反的东西。 安定、祥和。 卫斯理一路目不转睛地看着窗外,当他的心态转变,用另一种眼光看待这里,就会发现以前忽略的很多东西。 他几乎是略有些兴奋地回头对陈普说 :“我想这一趟来华国是个正确的决定,我又有了新的灵感了,关于战争,关于和平。” 他的尾音渐渐消沉下去,眯了眯眼,似乎看到了他所想象出的东西。 陈普通过这些天的了解,算是知道这位大导演的怪癖了,想法总是像韭菜一样一茬一茬地冒出来,见怪不怪了。 待将车开到咖啡厅附近停下,陈普下车,带卫斯理走进咖啡厅。 咖啡厅的僻静角落拐角处,挨着墙壁的地方,这一桌比较隐秘,陈普将卫斯理带到桌子旁边,对面已经坐了个人了。 卫斯理抬眸望去,那个熟悉年轻的亚洲女孩儿正坐在对面,触及到他的视线,缓缓抬眸看了他一眼,主动站起身,礼貌地说 :“卫斯理导演你好,我是明筝。” “你好。”卫斯理用英语跟她打招呼,他看着明筝的目光充满了打量、审视 :“我研究了很多你的视频,说实话里面关于表演的并不多。” 卫斯理耸了耸肩,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 明筝实在不是一个“敬业”的演员,她真正的表演视频只有那个十三的小角色,出演的电影还没上映。 可她实在是一个转化率很高的的演员,演出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有收获的。 不等明筝说话,卫斯理就爽朗地笑了 :“但我却在每一次了解中坚定,你就是我想要的演员,你太适合战争片了,看到你,我几乎都快要想象出硝烟与战火了。” 卫斯理从明筝身上看到了坚定、勇气、无畏种种良好的品质,她就像是一朵在废墟里开出的花,很难想象她是怎么扎根进地面,并且在战火中生存下来的。 “我很荣幸。”明筝笑了笑,又问 :“卫斯理导演,你对这部战争片有什么想法,可以具体跟我说说吗?” 她将陈普发给她的电影雏形看了,是一部讲述一个摄影师因为取材前往了正在发生战乱的地区,记录下战争下人们的生活,而她也被士兵们误认为是那个战乱国家的人,被当做俘虏扣押。 作为俘虏待遇肯定不会好,在那样生活水平落后,女人地位低下的地方,她与其他俘虏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作为一名俘虏的时间长达三年,直到俘虏的国家打了胜战,国家和国家之间进行调解。 她长达三年的呼声和苍白的解释得到了正视,她被送回了自己的国家。 她将照相机记录下的东西偷偷留下,在她回国后也带回了这些东西,照片被她公诸于众。 士兵们对待俘虏的姿态,战争带来的伤害,残忍、血腥,平铺直叙地展露在观众的眼前。 当影片中的世界为那个国家的残忍做法感到愤怒,反对战争反对侵略时,现实世界的观众也一定不会喜欢这种太过沉重血腥的画面。 这注定是一部讨好不了观众的电影。 不是说它的立意有什么问题,而是相同的电影选择下,一部宛如记录片般的沉重,一部单纯搞笑的商业片,观众毫无疑问会选择后一部。 这部电影拍出来只能拿来冲奖,票房是不用想了,甚至能不能上映都是问题。 电影中涉及到的侵略会不会被当做映射?主角是什么人种,发生战乱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所以这只是个不成熟的雏形,它太沉重了,在明筝看完这个剧情后就想到了这些问题。 同样是不讨好的题材,苏导的《末日找寻》让明筝看到的是希望,明明两部电影光从结尾上来说是这部更有希望一点。 但这部片子如果真的这样拍,后续假如电影出来了,华国观众感受到的东西一定会更加深刻。 它失去了让人们感恩生活可贵、拒绝战争的本心。 明筝直言道 :“如果是我,我不太会想去看这部电影。” 不想去看,也不敢去看。那些沉重的历史,用鲜血堆积出来的胜利,他们这一代人,享受到的是前人用生命换取来的和平,他们一面铭记,一面努力向前。 在看到太过轻易的死亡时,会越发感觉生命的可贵。 明筝的话让卫斯理陷入了沉默,这大概就是他的故事雏形所遇到的瓶颈所在。 他的眼睛看到了一场恐怖分子带来的袭击案,无辜的路人在他眼前死去,他就好像变成了电影雏形中的那名摄影师一样,他看到了这一切,他想将他感受到的东西告诉观众。 明筝在爆炸案中像救世主一样的姿态出现,所以那名摄影师能带着她搜集到的信息公诸于众。 卫斯理盯着桌面出神,他的桌前摆上了一杯香浓可口的咖啡,咖啡上的拉花像一个漩涡一样将他席卷进去。 “或许。”明筝轻轻出声 :“电影的侧重点应该放在伤害上面。” 她的声音轻缓,带着镇定人心的力量,像是在讲述一个故事 :“或许这个故事可以是这样的,一位摄影师带着照相机去那些被战争波及到的地方,她在那里看到了爆炸中被母亲护在身下的女儿,看到了七旬老人送往唯一的独子去战场,看到了在战争中苟延残喘还努力活着的人,她将这些全部记录成册,用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发布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