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从零开始的穿越女在线阅读 - 第4页

第4页

    二丫心想这才过门两个月,要下蛋那才糟糕了。

    罗李氏与大丫哭了一场,跟了大丫到了李驴儿家,那婆婆不料童养媳家来人,以为是来打饥荒的,便一开始做张做致地拿大,摆出许多地主家也没余粮的苦相,说了许多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等罗李氏打开篮子,拿出十个鸡蛋、一块花布、一根一钱重的银簪子,登时笑得眼儿没缝,连说我这个媳妇甚是称心,我看待她便如亲女儿一般,我们两家以后既是亲家还要常来往,还留母女俩吃了一顿中饭。来的时候喊罗家的,待走的时候已经一口一个亲家了。

    临走,二丫给了jiejie二十个大钱使用,大丫接了钱,眼里终于有了点神气。

    几天后,罗二丫又跟着杂货铺到省城进货的伙计,跑了一趟省城,这次没走两家,便遇到贩卖糖食的客商,二十五文钱一笼,全收了去。既多卖了钱,又省了给看场子的人上贡,便得了四千二百文钱。

    二丫数着钱,心里想这钱来的真是容易,爹娘在泥里苦上一年,也挣不来这些钱。果然种地不如经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其实她还有一点没想到,在这年头,一般人家的女孩都关在深闺,穷苦人家的女孩虽然免不了抛头露面也是一木二怯,一个大大方方、言语爽利、能说会唱、又能数算的丫鬟至少能卖十两银子,简直是商家的一块活招牌,一个卖零食的都能打扮调养得如此下本钱,可见背后商家的实力因此顾客们掏钱也格外爽快,就像同样的衣服大商场卖得贵些人家也觉得应当。

    况且,这几千个钱对穷山村的穷人家算笔巨款,要是到了红楼梦贾府也就大丫鬟两个月的零花,这省城柴米皆贵,古今一同。古代贫富差距大,一边是备不起嫁妆只得卖女儿的比比皆是,一边是十来个丫鬟伺候的贾府小姐们,她们一个月的胭脂水粉钱就够买穷人家一个女儿了,他们指头缝里漏点,二丫这种人家就享用不尽了。

    二丫两次跟铺子里的人搭伙走,省了路费,路上的关卡又都是认识的,去的时候只认为是空车,回来的时候也只盯着铺子要抽水孝敬,二丫不过一个小女娃,两个空筐子,能抽什么油水?因此二丫还逃了两回税。

    这次归家,罗大丫的婆婆不知从哪里得了风声,竟然叫儿子送媳妇回门。于是罗家两个月以来头回吃了顿团圆饭,还有个女婿同喜。

    当然这份团圆不是无代价的,罗李氏杀了一只小公鸡罗二丫买了几回小鸡,终于也看走眼了一回。

    公鸡要宰了,否则到时候母鸡就忙着争公鸡不下蛋了,为了给大丫的婆家一点好处也为了及早镇压鸡们的宅斗,二丫提议。

    于是小公鸡还没来得及开**便被熬成了鸡汤,两脚朝天地上了桌,旁边摆了几碟菜蔬。

    这席面怎么看怎么像二丫前世看过的连环画里的反派地主家宴,不过她现在知道就是村里的几个地主,也不是天天有这等席面的。

    李驴儿一个人便吃了大半只鸡,罗柱子吃了两块,罗李氏给女儿夹了块鸡rou,其他人只得就着鸡汤吃饭了。

    虽然是只得那也是鸡汤,而且是真正纯天然无饲料的鸡汤,还是很下饭的。

    罗二丫这样安慰自己,以后有的是吃纯天然无饲料鸡的时候呢,现在就当给jiejie交了保护费吧。

    第五章 亲家

    李驴儿活了三十年,住处和红山村罗家相隔不到二十里地,但是今天以前,从来也没有来过红山村一次。

    李家庄是个大庄子,人户几倍于罗家村,土地相对肥沃,而且离暖阳镇更近一些所以他并没有路过红山村的理由。

    他知道媳妇是红山村来的,李家庄凡娶不上媳妇的人家,最后总是凑个几千文,让做媒的薛婆到附近的山村领一个媳妇来。娶来的媳妇总有几个箱柜,四季衣服,几百文压箱钱,可以把新家庭立马弄出一派崭新气象。而这样领来的媳妇基本就是个光身子,婆家还要添买衣物,不到不得已,没人会去领个童养媳,要吃饭,还不能做重活。

    娶来的媳妇,若是婆婆和善,手头宽裕,三天回门不算,养了儿子还可以回娘家一次,这童养媳就是卖在婆家,从此再无来往了。

    庄子里几户买了童养媳的人家都是如此,所以李驴儿也没想过自己跟红山村有什么关系尽管他的媳妇就是红山村人。

    但是媳妇的娘家来人了,竟然还出手大方。

    听说,他们最近交了好运,有个姨母嫁在省城什么人家,捎回来许多物事。

    李驴儿的娘待信不信,不信吧,送来的银簪子已经看过,确是真银,不是涂了银的铁簪子,那花布也是簇新齐整的一块好布;要信吧,才卖了女儿的人家,就发达起来?老婆子长了五十岁,也没听说哪个嫁出去的女儿还关心娘家姐妹的!

    于是,打发儿子跟着媳妇回门,看是诈不。

    李驴儿问了道路,带了大丫一路走到红山村罗家,便看到一座收拾干净的泥屋,门口几只鸡走来走去,旁边两个农夫正在帮着再起一间屋子。

    罗家人都穿了新衣服新布鞋,罗李氏和罗二丫头上都插了一支银簪子,屋里虽然是稻草的地却铺了两条布被,墙角放着两只新打的白木箱子。做饭的时候揭开瓦缸,满满的白米,午饭杀了一只鸡,买了些菜蔬,还跟大户家打了一角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