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看着那几支色彩不同的龙舟,她想起一些事。 近几年南方边关开设了贸市,方便两国子民自由交换物资,并由边关官员监督。 如今宋辽重开边贸,朝廷却打算选几个世家专门负责两朝贸易,这一举动有些耐人寻味。 得到贸易许可的世家,都能获得极大的利益,所以这三个名额,可谓炙手可热,怪不得北地也派了人来,只是不知,那两个北方世家能否胜出。 提到北地,也不得不说起镇北王府与朝廷的一摊子烂账。 她犹记得,燕云当年被迫割让,曾遭到世代据守燕北的谢氏反对,那里素来为易守难攻之地,正如一道铁城墙,隔绝了辽人与中原,若是失去这个北部屏障,无疑是将中原暴露在北辽铁骑之下。 但当时中原经历很长时间的分裂,战役之后一片混乱,太.祖不顾反对,与契丹达成协议,割让燕北,中原统一之后,太.祖登基,封谢远胜为镇北王,据守雁门关。 但谢氏一族,一直有着收复燕云的夙愿,许是托得先祖护佑,终于在精心筹谋后夺回了养马之地。 想到这里,韩素娥升起一股敬佩之情,十年蛰伏,可见镇北王心性坚忍,非常人所及,也难怪前世能威胁赵氏,动摇皇权,甚至逼得皇都南迁。 歌舞结束后,眼看湖面又趋于平静,最高台上,礼部命人将抽签的箱子呈上来。 抽签当众进行,以示公平。 那由官家钦点的九位家主依照指示依次上前抽取竹签,又摊开手,举起竹签展示一番,向众人示意上面的数字。 礼部之人高声唱抽签结果。 台上众人神色平静,心思各异。 韩素娥没仔细听,也没太放在心上,问了句旁人:“你觉得哪一家会赢。” 她问得随意,没想到柳淑燕却认真思索半晌。 “我猜不出,不过我曾听说以往胜者不是叶家就是张家,如今这两家在同一轮比试,倒是可惜了。” “可惜?” “若是往常那样只是普通比试,双方势均力敌倒是看得过瘾。” 柳淑燕知她以前未曾看过龙舟赛,便耐心她解释。 “只不过今年有三个胜者,我开始以为叶家和张家肯定都能入围。现在看来,他们两家必定只有一家能胜出,这倒是便宜了其他几家。” 龙舟赛只有商贾世家能参与,向来是借此展示自己家族实力的场合。所以由此选出胜任者倒也说得通。 可是将实力同样的叶家与张家放在同一轮比赛中,让她觉得有几分惋惜。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韩素娥慢慢站直了身子,察觉不对。 “除了这两家,其他几家是……?” “周、刘、郑、许、朱、孔、钱,这七家。”柳淑燕记性好,依次报了出来。 素娥心中微动,有股怪异之感。 “除了周家,剩下几家都是哪里的?” “我只知孔,刘、许这三家都是京中的,另外两个是北地的,这个郑家我也不大清楚。 倒是一旁的韩佩芊听到了,难得接腔回了她:“听闻是江陵的。” 韩佩萱二人也被几人对话吸引过来:“四妹怎么知道?” “我母亲的表姐当年就嫁到了江陵汪家,上个月正逢表哥娶亲,我便同母亲去了江陵,据说那个郑家是当地著名的富贾。” 韩素娥终于知道那种怪异感来源于何处。 若她没有记错,上一世裴栯知的那个姨娘,便是郑家的人。 而这个郑家,后来在北地发展起来并成为朝廷心腹,给燕北带来不少麻烦。 她想到什么,又问:“与郑家在同一轮比试的是哪几家?” “是许家和朱家,”没等她继续追问,韩佩葶直接说清楚了:“郑家倒是好运,抽签抽到了那两家,往常这两家都是龙舟赛的败将。” “那可真是捡了便宜。” 竟然是这样。 先前不知这郑家同陪裴府有关,素娥就未曾在意过。 现在仔细一想,为何这龙舟赛非要分三轮比试,难道这河道容不下九支龙舟么?而且为何要用抽签的方式来确定顺序呢? 原来前世赢了比赛、获得贸易许可之一的就有这个郑家,郑家的崛起是便从这龙舟赛开始的。 她心中微惊,自己怎会毫无察觉。 扶着栏杆的手指乍然收紧。 鼓声急促,几人噤了声,转首注视着那湖面,目不转睛,水面上正是出名的杂耍班子,撑着一根竹竿,立于水面,向上堆叠着越来越高的人塔,引得两岸百姓不由得跟着摒住了呼吸。 韩素娥却无心关注这惊险场面,她心中迅速地升起一个想法,催促着她赶紧去执行。她环顾四周,见诸人皆被远处吸引了注意力,无暇顾及自己,便悄悄退了几步,招来沉香,附耳嘱咐一番。 沉香得了嘱咐,微微诧异,虽不解她用意,没有多问便退下了,趁着无人察觉,转身消失在人群中。 ~ 汴河两岸地势低处,人群拥挤处是汴京百姓。 方才听闻高台上传来的消息,众人只道今年又可以看到叶张争夺魁首,也不知其他几家的龙舟实力如何。 众人议论得热火朝天。 这时人群中不知谁嚷嚷了一句“不公平”。 众人围聚在一起,指手画脚,津津乐道,冷不防听到这句话,皆是一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