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
皇帝看不见他的神情,却能猜度他的心思,喝斥道,“荒唐!你母亲是遭人欺辱了,还是受人冷遇了?竟要你迁延相陪!朕予她一宫主位,薪俸赏赐历年只多不少,从未亏待过她。且她与旁人的母亲相比又有何不同?凭什么要单为你网开一面,莫非你原比旁人多了份体面?” 李锡琮听着皇帝一声声喝问,心下只在盘算接下来要说的话,待其语罢,当即顿首道,“臣出身卑微,母亲平日里也常教导臣恪守规矩,不敢逾制。只是臣身为人子,却不能不存侍母之心。皇上说到旁人,宫中各位娘娘却并没有一个似母亲那般,仅有一子之人。旁人得享天伦,臣母子二人却才相见不久,便要分离。臣每每思之,唯有辗转难眠,痛彻心扉。” 他略微抬首,双眸闪烁,似是不敢与皇帝对视,挣扎几番终是鼓起勇气,颤声道,“臣记得出征当日,皇上曾应允,来日凯旋或将许臣一桩求恳。臣不敢奢望过多,唯以此事相求。便请皇上看在臣离京前后一年又八个月,这一年又八个月却是不得与母亲相见,臣只求能将这段岁月弥补,今生便了无遗憾。” 皇帝双眉皱紧,极力回忆自己当日是否真对其有过许诺,半日才想起那不过是送他出征之时,自己随口一语罢了。他自是不便否认,也无心否认,到了此时他更有些好奇,此子执意滞留京师尚能翻出什么风浪。 如是想着,皇帝冷冷道,“你哪里学的一身市侩气,拿这样的事和朕作价!朕当日的话,你既心里一直记得,为何不一早宣之于口?偏要等到此刻来堵朕的嘴,让朕不得不应允你。我且问你,你是甘冒忤逆君父之罪,也非要如此这般和朕讨价还价么?” 李锡琮举手加额,恭敬叩首道,“臣有罪,但凭惩处。只求皇上念臣与母亲分别近二载,许臣不世之恩典。臣铭感五内,顿首泣拜。” 皇帝居高望着近乎贴伏在地上的儿子,沉吟良久,冷笑道,“好,朕从不食言,今日就允了你。” 李锡琮大喜过望,忙欲谢恩,却见皇帝摆手一笑道,“只是你说得晚了,还该算作抗旨不遵。朕看你是该好好敲打敲打了。”当即吩咐身旁内臣,“去取一副刑床来。” 内臣忙退出殿外,唤人去取,只是心中诧异,为何单要刑床,却不命取刑杖,仔细回味一遭,确信自己绝无听错的可能,才将将放下心来。 不一时那黝黑刑床已抬入殿中,余人只当皇帝要杖责宁王,正自面面相顾,只听皇帝道,“去西边暖阁里,把那柄紫檀戒尺拿来。”见李锡琮面色刷地白了一道,便轻笑道,“朕知道你这些年颇有历练,自然更禁捶楚,也不必费事用杖子了,只拿你小时候挨过的那枚戒尺足矣。朕倒要看看,你是不是比小时候更顽劣。” 李锡琮几乎厌恶地阖上双目,明白皇帝此举,旨在令他忆起幼年往事,提醒他安分克己。这原是羞辱和警示他最好的方式。这些他都明白,可惜无论脑中多么澄明,却仍是难以按下心内一片惨伤。 那紫檀戒尺须臾便至,内臣上前请李锡琮除了公服,脱去冠带。他一一从之,复又跪下叩首道,“臣谢皇上隆恩。”起身之时,已是身着素白中衣,没有丝毫犹豫,便即俯身刑床之上。 内臣手执戒尺,只觉此物甚是新鲜,稍作挥就能猎猎生风,掂在手中却沉沉如坠,略微适应了一下,便依着规矩将那戒尺先置于宁王臀峰处。尚未抬手,忽听李锡琮仰首道,“臣今日策马前来,故请旨笞背,望皇上恩准。” 皇帝不由一阵好笑,又见他此刻大约因遂了心愿,面上懒怠再装出惶惑不安,眼中更是连一丝惧意皆无。便也不想与其多言,淡淡点头,示意内臣如是照办。 那戒尺打在身上倒是响亮至极,一时殿中便只有清脆凛冽地击打之声。皇帝并没说数目,内臣忖度既不用杖子,想来圣意并非要重责,不过小惩大诫而已,便将速度刻意放缓,以防皇帝随时叫停。可毕竟是在御前,又不敢放水太多,反正那戒尺打不坏人,索性每一记都用了十成力气,细细致致地在李锡琮背上游移抽打。 皇帝知道于这场惩戒里,决计不会听到除却戒尺笞打皮rou以外的声音,隔了好一会方略略抬眼,看向那趴伏受责之人。但见其面色比平日白上几分,额角渗出豆大汗滴,眼看着贴在背脊的衣衫已被汗水浸湿。一双眼睛却紧紧盯着地下,内中平静无波,双眉也只是如常般微微拢起,并不因戒尺的下落而有半分蹙紧。于是不甘心地再看了一刻,忽然看到其侧脸上因奋力忍耐而突起的一方牙床骨,心中当即有了几分释怀。 他终归也不过是血rou之躯,既然知道疼,既然知道耻,也一定知道该如何保全自己,和心中牵念之人。 皇帝挥了挥手,道,“住了,你们下去罢。”待众人退去,才转顾李锡琮,道,“可还能起身?”李锡琮不过略慢了一步,听他问了这话,当下半推半就挣了两挣,双臂哆哆嗦嗦撑了一刻,方勉强站起身来。 他待要撩开衣摆,皇帝已摆手道,“不必跪了,你方才已谢过恩了。朕是要你长个教训,往后行事说话不可任意为之。孝心虽贵重,但祖宗规矩亦不可违拗。朕姑念你年少,应你之请,宽限一年。望你今后好自为之。” 李锡琮无复多言,谨躬身道是。皇帝看在眼里,却是一笑道,“你不满意谢家的女孩子,朕便不为难你。既还有一年光景,朕会放开来再为你挑选,必定挑一个好的给你就是,只是下一次绝不容你再行推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