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到京城卖巴蜀小吃在线阅读 - 第6页

第6页

    把这一波生意做完之后,偶尔也会还会有几个客人来买。

    不知过了多久,身边的小摊贩就突然要离开的样子。

    看摊子上的东西,不是还没卖完吗?怎么就走了?

    看着这些小摊贩着急离开的样子,苏芳愿灵光一闪,莫不是城管来了?古代也有城管吗?

    往反方向望了望,也没有人追赶的样子。

    怎么可能会有城管嘛,苏芳愿被自己逗笑了。

    对了,可能是去别的地方做生意了,想起早晨刘婶儿说的话,苏芳愿也跟着这些小摊贩动起来。

    没过多久,就隐约能看到原来大家聚集的地方。看着进进出出的人都挺斯文的样子,大概这里就是书院?

    那还真是被她给猜对了。

    她来得不算早,只抢到一个角落的位置,不过到了中午,学生、书童、家长来的人很多,人来人往的,总是能看到她的。

    可能是昨晚灯会的关系,白日卖得格外顺畅,有不少看起来家世不错的学生过来买糖油果子,所以苏芳愿的生意还不错。

    忙完了这一阵,苏芳愿看也没有什么人进出了,估摸着是学生午休的时间快结束了。于是烧起热水准备煮面吃,正好把刘婶给的猪油用了。

    想起那猪油,苏芳愿就暗喜,好久没动过荤腥了,如果今天能把昨晚买的材料用完的话,不如买块rou来吃?

    想到这里,人一下子就有了动力,很快就煮好了面,还配上了些小青菜和葱花,猪油化开的香味引得周围的小摊贩连连侧目。

    拌好了面,正准备开吃,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抬头一看,是一位妇人一手提着竹篮,一手轻轻拍着书生的肩膀,一派和谐美好的场景。

    “易庭啊,你好好读书吧,娘就先回绣房了啊。”

    “嗯,娘你路上小心。”

    这不是恩公书生吗?原来叫易庭啊,还挺好听的。

    苏芳愿吃了一口面,仔细回忆了一下有关易庭的事,不过两家人接触不多,只知道一个大概。

    易庭的家庭情况跟她家差不多,可是易庭是个男孩,父母望子成才,花了不少钱送他读书。幸好他也算争气,聪明又刻苦,听闻书院的先生也说他是个可造之材。

    易庭的母亲走远后,他也准备进书院了。

    这时苏芳愿猛然想起,救命之恩好像还没报呢!

    她看着消瘦的恩公,又看着吃着‘猪油素面’的自己,感觉身上一块叫良心的地方在痛。

    她被油烟熏了半天,胃口也不大好,吃不了这么多面,不如叫恩公一起吃?

    “恩公啊恩公!”苏芳愿挥着手,引起了易庭的注意。

    只见那人走近,略微有些不好意思的小声说道:“烦请不要这样称呼我。”

    “好呀,那我直接叫你名字吧,是易庭对吧?”苏芳愿笑眯眯地说道。少女眉眼弯弯,看得人不禁心神微漾

    只是她并不知道,这书生全名叫胡易庭,单叫易庭对他们来说过于亲密了些。

    胡易庭先是一愣,耳尖唰地就红了,“姑娘……”

    “哎,别说那些了,易庭你带笔了吗?帮我写‘一文钱两个,两文钱一串’在这里可以吗?”苏芳愿指了指板车上的一处醒目位置。

    “好。”胡易庭点点头,拿出了炭笔,很快就写好了。

    苏芳愿满意的看着车板上的字,笑着说道:“谢谢啦,我多煮了些面,不如同我一起吃吧,可别浪费了。”

    “不必……”

    还没等他拒绝,苏芳愿就挑出一碗放到他面前,甚至从板车内部抬出一个木箱子给他坐着。

    其实苏芳愿之前都看见了,恩公就吃了两个拳头大的馒头,读书费脑,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可能吃得够?如今这一碗面端上来,恩公也开始犹豫起来,明显是想吃的。

    “一点心意而已,公子就吃了吧!”说完,苏芳愿笑了笑,给他个台阶下后就不再说话,安静吃起面来。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拒绝也不好,易庭看着眼前冒着热气的素面,也安静吃起来。

    苏芳愿吃完后,只觉得浑身舒畅,身体都温暖起来,果然在这天气吃热腾腾的东西最合适啦。收拾好碗筷,见胡易庭还在吃,也不催促,开始和起面来。

    没过多久,胡易庭也吃完了,苏芳愿见书院门口都快没人了,想着不能耽误了人读书,就包了两串糖油果子,让他赶紧回去。

    不过胡易庭倒没有很急的样子,看着方才写下的几个字已经有些被擦花了,皱着眉说:“炭笔写的字保存不了多久,我帮你刻好再走吧。”

    说着,就拿出篆刻工具在板车上刻起字来。

    果然是一如既往的贴心啊,苏芳愿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刻字,于是也凑得近些。

    板车只有这么大,两人还靠得有些近,苏芳愿几乎是马上就看出胡易庭耳尖发红,这才想起恩公似乎不喜欢如此出格的行为,于是就退了回去。

    很快,胡易庭就刻好了这几个字,处理好木屑,温和地说道:“回去之后,你往凹陷处填些颜色,就不会花掉了。”

    “我家没有那些东西啊。”苏芳愿眉间微蹙,一副很苦恼的样子,随后说道,“不如你明日再帮我填颜色吧,为表感谢,明日我们再一起吃饭!”

    又能报恩,恩公又愿意接受,岂不是两全其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