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宋之枭雄卢俊义在线阅读 - 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

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

    直到九月一日,卢俊义方才知道太原保卫战的惨烈。他原对王禀的印象并不太深,对太原保卫战也没有什么印象,到现在才明白,这样惨烈的战役没有写入史书里完全是编纂《宋史》的蒙元宰相脱脱这厮处于游牧民族的考虑不愿让汉族这种精忠报国的事迹流传。

    卢俊义不愿让汉族失去两个伟大的文官武将,速派乔道清和马灵二人速去太原,跟之前假降童贯现在跟随王禀一起镇守太原的唐斌、文仲容、崔羧人汇合,一起将王禀和张晓纯二人救出。等乔道清和马灵赶到太原时,太原已经失守,文仲容、崔舳家丫战死。

    乔道清乘着天气,将原来的薄雾变得更大了,成了弥天大雾,便乘着大雾将金兵的攻势减缓。等乔道清和马灵找到王禀时,他正在拒绝唐斌的劝阻,想要与城池共存亡:“太原军民全无贪生怕死之辈,我为太原兵马总管,岂能弃父老乡亲而去。”

    乔道清斥道:“堂堂大丈夫,不求生存下来等待日后复仇,反倒毫无意义地求死,何其之蠢!”王禀此时被一种极端绝望的心境给压住了,执意不听劝,只想寻死。

    马灵见状,祭出法术,一块金砖将王禀砸晕,然后扛着王禀驾着风火轮跑到知府衙门,用同样的方法将执拗不肯撤退的张孝纯给砸晕了,唐斌成了太原城最高长官。

    在唐斌的要求下,所有军民趁着弥天大雾,在乔道清的道术掩护下,万分惊险地从大股金军身边溜过,乘着金兵大乱之际,逃出了太原城,然后一路逃亡到太行山,由苏定派兵接应好。王禀、张孝纯以及他们带领的所有太原军民,是卢俊义尽心竭力想主张的汉民族精神的杰出榜样,跟苏武、张巡一样伟大,他们在死后一定会进入先贤祠和英烈祠。

    对于张孝纯,卢俊义还是有所了解。在原来的历史上,张孝纯被俘后,完颜宗翰对他劝降,他置之不理,唯求一死。完颜宗翰把俘虏的另外一些官员押来,这些官员就是硬气,都不投降,被金兵一个个杀死在张孝纯的面前,但张孝纯还是不投降。完颜宗翰也敬佩他的忠勇精神,没有杀他,而是押往云中长期关押。四年后,金国扶立的刘豫伪齐政权建立,考虑到张孝纯的名声,金国统治者邀请他出山。身陷囹圄的张孝纯考虑到做官可以避免更多的百姓被祸害,便违心地接受了伪职,出任尚书右丞相。他曾投书赵构,表明自己的迫不得已,并透露了伪齐皇帝刘豫准备派遣刺客暗杀南宋君臣的计划。又过了八年,因为在与南宋的战争中屡屡失败,伪齐被金国所废,张孝纯等人被遣返南宋。赵构以前也知道太原张知府的英名,没有治罪。张孝纯为自己的失节而深感羞愧,自请致仕,病死于徐州。

    这样的人虽然后来失节,但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卢俊义并不会站在历史高度虚妄地苛责他,因为他明白不止张孝纯,这个时代其他汉jian其实大多不是本人的错,而是赵宋朝廷的错。

    攻陷战略重镇太原之后,金国西路军挥师南下,与东路军遥相呼应,进而占领了山西全省,又渡过黄河占领了西京洛阳,于年底会师于开封城下。

    就在金军的西路军猛攻太原的同时,宗望率领的东路军从保州出发,再一次猛攻中山不下,便绕过中山继续向前进攻。靖康元年十月,宗望大军与宋朝援军种师闵(种师道的堂弟)部大战于河北山西交界的井陉,大破种师闵军,种师闵被一群神秘人救走。随后金兵集中兵力,攻占了坚守四十多天的河北重镇真定府,守将刘翊在城破后率兵巷战,后来又被一群神秘人救走,知府李邈在被俘后坚贞不屈,又被一群神秘人救走。

    在金人眼中的神秘人自然就是卢俊义苦心孤诣培养的特工,他们或擅长遁术或擅长轻功或擅长其他各种稀奇古怪的功法,进行系列配合,完成了一桩桩不可能的任务。卢俊义元首府下的情报总署下面有一万八千名特工,其中专门负责营救的有一千名,足以完成卢俊义交代的任何营救任务。所谓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卢俊义才不想让这些忠臣良将都白白牺牲,他愿动用一切力量将这些忠臣良将拯救出来,尤其是在赵宋朝廷已经抛弃他们,他们还在坚持,那就是一种民族魂,是卢俊义魂牵梦绕想让中国人都具备的民族魂。

    粘罕在攻占太原以后,亲自率领军队在东路军的配合下攻占了平定军。至此,金兵的东西两路大军在平定军会师,双方的将领在平定军召开了军事协调会,讨论下一步的主攻方向。

    会议上,右监军完颜希尹道:“今河东已得到太原,河北已得到真定,此两地是战略要地。我们应该乘此之势,先取两河地区,等到两河既定,慢慢地准备打过黄河,到时候攻取东京也不晚。现在如果放弃两河地区,先去攻东京,如果攻打不下,我们就进退失据了。”完颜宗翰反驳道:“东京是宋朝的根本,我觉得不得到东京,两河地区虽然得到了也不能固守。如果我们得到了东京,两河地区也就不取而自下。以前打到了东京城下而没有攻陷,那是因为我不在前线指挥作战。现在我去攻打东京,肯定是马到成功!”

    看得出来,完颜宗翰跟完颜宗望的关系极其不好,完颜宗翰对于宗望上一次已经到达东京城下而没有攻占,很是不屑。完颜宗望有些城府,加上完颜宗翰言之有理,也就赞同攻打东京,金兀术完颜宗弼见二哥同意,也就附和,于是平定军会议之后,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率领东西两路大军向宋朝发起了更大规模的攻势。

    赵桓和完颜宗望在靖康元年二月议和以后,虽然对于割让了河北三地非常后悔,密令三地军民死守待援,但是他却不认真做好进一步迎击金军的准备。因为派遣王棣组织指挥第三次入援太原失败,就罢免了王棣的职务,各地的勤王之师也全部遣还原地。

    赵桓对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竟然在三月份派王棣从襄阳把宋徽宗赵佶接回了京城。估计赵佶也想念汴梁的腐朽荒yin生活,就顺水推舟地回来了,宋朝君臣又开始了文恬武嬉。

    金军从东京城下退兵以后,宋钦宗任命种师道为河北河东宣抚使。老将种师道以社稷安危为重,不顾年迈体弱走马上任。行前,他上书钦宗,请朝廷调遣关中、河北、河东各路兵马,集结优势兵力沿着沧)、卫、孟、滑一线设防,以防金兵再次入侵。可是,满朝大臣也和赵桓的想法一样,都以为金兵已退,何必再兴师动众,所以钦宗又未采纳这条建议。金兵这一次开始大规模进攻以后,老将种师道预料到这一次京城难以支撑,一方面传檄各地将领赶快率兵勤王,一方面给赵桓上书请求暂时迁都长安,把金国的兵锋躲过去再从长计议。

    种师道言之甚有道理,因为各地的勤王兵马不能很快到达,京城附近没有多少军队,东京城已经不能像上次一样组织有效的防御,迁都长安打持久抗战,确实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但是,种师道的建议非但没有劝动宋钦宗,几个酸臭文人鼓噪种师道胆小怯战,赵桓也觉得种师道已经老迈年高不中用了,就把他召回京城,任命范讷为河北河东宣抚使。

    种师道回到京城的路上,看到沿途根本没有做好抵抗金军的准备,内心里忧愤不已,再加上两位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都不知所踪,回到京城不久就受了风寒,身染重病。靖康元年十月二十九日,老将军种师道去世了,享年76岁。种师道去世后一个月,汴京沦陷,赵宋朝廷乱作一团,当了俘虏的钦宗非常后悔:“不听种将军的话,才落得如此可悲下场。”

    后来种师道的侄子种洌在齐国特工的护送下将种师道的灵柩平安地送到延安府安葬。

    太原和真定的相继失守,震惊宋朝朝野。然而,即使金兵那么疯狂进攻,赵桓还是天真地认为宋金之间可以议和,接连派遣使者赶赴金军大营讲和。金人却毫不客气地派遣使者拿着宋朝给耶律余睹的蜡书,到宋朝大骂宋朝背弃盟约,串通辽国反金,如果宋朝希望和平,必须尽快把上次确定割让的三地割让给金国,并且取消宋朝的年号,要使用金太宗的年号,同时要求宋朝交出天子所用的车辂仪物,否则就要攻打东京城。

    赵桓惊恐万分,不知如何是好,赶忙召集群臣们商议此事。

    兵部尚书吕好问等人坚持认为,祖宗创业不容易,三地是国家的根本,不能像后晋的石敬瑭一样卖地求得平安,否则会被后代贻笑万年,况且金人素来言而无信,不割三地会来进攻,即使割让了也会来进攻,还是准备迁都或者整顿东京的军备为上策。

    中书侍郎唐恪、门下侍郎耿南仲等人力主割地,以此来向金人求和。谏议大夫范宗尹甚至跪在地上大声哭泣,恳请宋钦宗割让三地。

    双方激烈争辩,赵桓也拿不定主意,可怜宋朝正在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深渊,在如此危难关头,君臣们仍然争议不决。兵部尚书吕好问请求赵桓下诏令,要求各地的军队勤王。而唐恪和耿南仲立即表示反对,甚至把种师道以前召来的勤王军队也给解散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