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页
十年前,也就是建安六年,那时犬戎风头正盛,骑兵剽悍,大周不像现在这样繁荣强盛,因西南出了内乱,周晟从西北调了一支军队前往南方平乱,司徒青云那边便空出来一个漏洞——漠北边界有三座城池并行,原本军队人数勉强刚刚好,现在调走一支,要同时守住三座城就显得十分牵强。 滕绥是犬戎的一员猛将,当时不知从什么地方得知了大周内乱的消息,野心勃勃的他接连对三座城池发出进攻,司徒青云不得不带着军队拆东墙补西墙来回奔波,坚持到平叛部队回归,这样一来,士兵们疲惫不堪。 打了几次仗,经验丰富的滕绥敏锐地察觉大周边防空缺,这是一个入侵大周的大好机会,当即放出消息要同时进攻三座城池,司徒青云再强,也不可能有分.身之术。 他的确一针见血,司徒青云一直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连忙把傅柔和司徒彻以及城中百姓都转移到漠北后方的县城里,决战一触即发。 滕绥虽然知道大周的漏洞在于人少,可他自己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要同时对三城发动攻击,势必也要削弱每支军队的攻击力,于是这位大将军不得不在三座城中挑出兵力集中的重点攻击对象。 与其说这是一场战争,不如说这更像一场赌局。 与滕绥交手多年,司徒青云对他的性格还是有七八分了解的,在对方做出选择之际,一向以来的战场风格都是谨慎小心的司徒大将军铤而走险,亲自挑了几百士兵,摆了一出空城计。 他带着这小队士兵守住中央的城池,两侧的东城、西城都交给带着大军的副将们,滕绥果然犹豫了,迟迟不敢做出攻打漠北的最终决定,司徒青云也不敢松懈,只盼着援兵能够早日抵达。 双方对峙了很长一段时间,眼看内地的叛乱平息,援兵就要到达,滕绥不再犹豫,带着主力部队往旁边的西城攻了过去,西城的守备森严,然而就在司徒青云要松一口气的时候,腾绥却突然回头,集中所有的兵力杀回中央,万箭齐发,司徒青云就此战败。 滕绥带着军队势如破竹,一路南下,司徒青云战死的消息传出。 所幸援军及时赶到,傅柔知晓战况后便果断做出了决定,安排援军就地驻扎拦截滕绥的南下,又让年仅十岁的司徒彻快马加鞭赶到离县城最近的东城,集结那里驻守的军队绕回司徒青云所在的城池接应他,而后,(复活的)司徒青云带着司徒彻与东城部队,和援军前后夹击滕绥,大败犬戎。 那时滕绥刚打败战无不胜的司徒青云,威望与日俱增,他本人更是骄傲不已,目中无人。只差一点,就从丰功伟绩的大将军,成了几乎断掉胳膊的废人,他怎么也想不通,明明是亲眼看着司徒青云身亡的,这人居然完好无损地带着兵出现在他的背后,一落千丈的滕大将军只能当做这全是司徒青云一手安排的阴谋。 司徒彻在看见活着的父亲时欣喜不已,没想到一回城,母亲却因过度忧伤而去世了,伤心难过的少将军当即发起了高烧,昏迷不醒。 听到这里,周楠对于傅柔的印象又具体了一些,她何止是救了司徒青云的生命?她的果敢和睿智挽救了漠北千千万万的百姓。 小时候卫珺常常和她说起傅柔,这个卫珺难得认可为好友并欣赏的女人,周楠现在明白为何她会与卫珺合得来了,若是当年她带着司徒彻留在宫内,华妃未必有机会对自己和母后下手,这就是了尘所说的,司徒彻是她的守护者的含义。 她的少将军能长成现在这么优秀的模样,与这位温柔勇敢的母亲是绝对分不开关系的。 不过这些都是往事,周楠收回思绪,把清风所说的故事又在脑海里回忆清理了一遍,当即觉得有些不对, “滕绥,当时为何会突然掉头选择攻打将军所在的城池?” “这……属下也不清楚”, 被她一指出来,清风也发觉有些奇怪,挠了挠脑袋, “可能他当时看出了这是将军的计谋?毕竟将军的性格坦荡,不是那种会自己带着士兵保命的人”。 周楠皱着眉,了解司徒青云的人也许会这么想,可是司徒青云同样是个以大局为重的人,如果能骗过多疑的滕绥,真的亲自带重兵把守在中央的城池也说不准。 毕竟,兵不厌诈。 相比之下,滕绥的行为就奇怪多了,若是他早已看出司徒青云摆的是空城计,直接进攻便是,有何必要先绕远路欺骗司徒青云? “你还记得当时驻守西城的将领是谁吗?” 西城是滕绥原本打算进攻的城池。 她已经暗示得如此明显,清风瞪大了眼睛,多年的作战经验告诉她,周楠的怀疑不是没有根据的,甚至可以说是合情合理,当年大家因为最后战胜了犬戎,没有人再去思考这背后是否隐藏端倪,司徒青云也沉浸在傅柔离开的悲伤之中,不愿旧事重提。 而周楠的话,毫无疑问放大了这个小小的疑点,直指当年败战背后的隐情——滕绥当时应该是被将军骗过去了的,他原本打算进攻西城,半路上不知怎么得知了司徒青云所守为空城,这才转道重新回过头去攻打司徒青云。 这个说法才更合理。 假设,是西城军告诉腾绥,司徒青云的布防机密。 再继续往下想,如果当时司徒青云没有死而复生,而西城军早知滕绥会攻破司徒青云守的中城,同样可以像赶去东城的司徒彻一样,绕到滕绥后方的空城与援军里应外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