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页
钟婉还在想,这书塾归国后可以办大,创个书院,和国子监一样,卒然看见秦姝发呆。 “陛下,太师走前也没受什么苦,是喜丧。” 秦姝轻轻晃着脑袋,“大约已经在地下和阿爹相会了。” “对啊。” “还能继续给阿爹做枪手。” 钟婉:“……”这剧本怎的有些熟悉?对了,秦姝小时候不是也让安逸群代写功课来着。 秦姝撑着额头说:“金陵城着火那夜是阿娘把烂醉的阿爹和太师救出火场的,太师见人就骂,唯独敬重阿娘。” 钟婉讶然,还有这段渊源。 “太师心疼阿弟,想必有此原因。” 到了现在,钟婉还是不敢问小皇子怎么没的,想了下,决定先转移注意力:“太师是迂腐,半生传学,著作无数,也功勋显著。” 秦姝缓缓点头:“给一追封吧,文宪。” 谥号评价偏高,在安逸群前一位,钟婉也赞同,科举发展到现在,太师有功。 想来又可惜一番,安逸群若能寿终正寝,以他之能,说不定能在几十年后获“文正”谥号。 安雅在她们说完后,犹豫了很久,才握着小拳头说:“婉娘娘,我想去读书。” 总体来说,大郎二郎更亲秦姝,三郎两边皆宜,四娘是完全偏向钟婉,完全是小孩子对严父慈母的区别,钟婉一直纳闷,疑心秦姝对小丫头太凶了。 忍不住问了之后,秦姝才说:“她非亲生非过继,你把她惯得不知世事,你我不在后,要她怎么过?太子和太子妃会像你一样什么都依着她吗?” 话是这么说,钟婉自己也明白,对安逸群心存愧疚,才会对安雅百依百顺,从没大声说她一句,上次被拐回来都没说过她,哪怕她稍微注意点也不会出这种事。 嘴上抱怨秦姝不把安雅当亲生子对待,实际上没把安雅当亲生女儿的是她。 她们俩年过不惑,安雅才不到八岁,是要为她以后考虑考虑,太娇纵了可不好。 钟婉定了定神:“怎么想起要读书啊?” 安雅认真回道:“我想去读书。” 42、鼎方书院 安雅想去安太师留下的私塾读书,这个要求钟婉想满足她,但是这个私塾已经收归国有了,想去得从中转圜转圜。 最省心的办法是直接扔给文渊阁之类的地方,赵嘉敏是想从学士中选一个去管,钟婉有别的想法。 “交于礼部执掌,从乡间聘请秀才举人教孩童读书。” 赵嘉敏:“何必如此麻烦,私塾就是靠老师撑着的。” “所以老师没了就垮了。” 赵嘉敏:“……” 钟婉说:“可以请大学士坐镇,聘请秀才教学,学生学成可为师,代代相传,永远也不会关停。” “那不是国子监?” “差不多吧,国子监的监生多为少年,书塾里的学生不到十岁而已。” 赵嘉敏思索:“是一妙想。” 具体怎么办还需要完善,至于女孩子也可入学,赵嘉敏表示会支持。 谢百龄要感谢安太师,替他挡了下热门,但安太师离朝太久,机能有限,谢百龄兼任二职的事一传出去,明显感觉到不善的目光更多了。 谢百龄:“……”他一定得跟秦姝商量涨工资了。 无意听到丞相们商讨处置安太师留下的私塾,他多了句嘴:“改私塾为书院,不止教读书,教授六艺,收取学生不拘身份,入学皆穿院服。” 钟婉眼前一亮:“来,坐着说。” 赵嘉敏提醒:“钟相,你和西域通商的折子还没写完,海商港口也没解决,南北互市更没个章程……” 钟婉打住:“行,我们下回再说。” 再说那天,吴文宾突然冲出来被谢百龄用扁担拍晕了,下班后去医馆看了之后,吴文宾赖上他了。 自从嘲讽任千白被贬去太仆养马后,他越想越悲愤,堂堂金榜状元受不了这侮辱,眼看升迁无望,心灰意冷下索性辞官。 休养了些日子,囊中羞涩的他决定去抱新贵谢百龄的大腿,同榜之谊,总比他人更亲近些,好歹混个饭饱,结果冲上去被当成恐怖分子了。 谢百龄到没想那么多,摇头:“我不招门客。” 吴文宾着急:“现在不缺,将来会缺的啊,你正是往上爬的时候,怎能没个帮手?又不像钟相不愁结交,也不像赵相人缘好。” 谢百龄:“我不可与两位丞相相较。” “举个例而已,你懂就好。” 谢百龄油盐不进:“我不懂。” 吴文宾还想劝,谢百龄抢先说:“你想糊口,给你个去处就是。” 济南郡王府,三郎不敢置信指着吴文宾说:“给我荐门客?我要门客做什么?” “王爵有衙,您不缺这个闲职给他。” 三郎反问:“那我为什么偏要用他?” “只是推荐,您不用就算了,把他赶出府就是。” 吴文宾:“???” 三郎倒是淡定了,“这衙门我也留不久了,封地都要没了,我还要府衙养闲人做什么用?这人你带走吧,真行,一找找个状元,真是大手笔。” 谢百龄欠身:“削封地是我提议,最终决策在陛下,若殿下不服,可跟陛下说去。” 三郎板下脸来:“少拿陛下压我,我问你要个人,给不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