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囚凰(狗血)在线阅读 - 第230页

第230页

    虽与心中深愿, 仍有极大差距,但,顾琳琅的这一小小主动,仍令穆骁感到欢喜。他满饮此杯醇酒, 见顾琳琅又执壶过来,为他斟满了一杯,并笑看着他道:“这第二杯酒,想请陛下,解我心中一个疑惑。”

    穆骁有点怕顾琳琅又提那“不好的记忆”,握杯的手微紧,而面上仍是笑着的,温煦道:“你问。”

    琳琅笑问:“陛下的这条鲫鱼,究竟是怎么钓上来的?真是‘愿者上钩’不成?”

    专注扒饭的永王,立目光炯炯地抬头,等待答案。穆骁蕴笑的眸光,扫看过他,望着顾琳琅道:“他二人垂钓时,因要打窝诱鱼,朝水中撒了不少香饵,将鱼诱集在那片水域。有些鱼儿,只闻到香味,却吃不到饵,会焦躁难安,朕那时的诱钓动作,会让这些心急的鱼儿,误以为钓钩是食物,让它们上当咬饵。”

    琳琅咬着笑道:“原来‘愿者’是呆鱼。”

    见顾琳琅笑容轻愉,穆骁心情更好。他今日有闲情逸致去垂钓,是因他近来,也在谋推一件“钓”事,他自觉可以将许多人事掌控在手中,但对顾琳琅,就算与她近在咫尺,他仍是感到不安,似怕她随时如烟如影散去,唯有她在注视着他、看着他笑时,心中的实感,才足一些,心,才能安定一些。

    第二杯酒饮尽,第三杯酒又斟倒过来,穆骁笑问:“这杯又是为什么?还有什么疑惑,要朕解答吗?”

    琳琅边斟了满满一杯,边道:“只是好奇罢了。”一味劝酒,定会使人生疑,她索性将话说得敞亮,笑看着晋帝,“我听人说,陛下的酒量很好,不知是怎么个好法?”

    穆骁未疑有他,是因曾经的少女顾琳琅,也有过这样的好奇,也做过眼前这样的劝酒之事。少女顾琳琅,好奇心的最终结果是,醉倒了她自己——因他同顾琳琅说他天生酒量好,顾琳琅不信,看着他一杯杯地喝,见他一直没有醉,疑心他喝的酒有问题,自己端起喝了一杯,没一会儿就红了脸,晕晕乎乎,要去水里捞月亮。

    想起过去,穆骁面上笑意更浓,他握着酒杯,噙着笑道:“想看朕醉,就这一两壶酒,是不够的,得拿酒坛来。”

    命人拿坛美酒过来时,穆骁又让宫人多拿了两只酒碗,放到颜慕和永王面前,让他二人学着喝酒。永王一喝即脸红,人也有些晕乎,而颜慕,则如饮水般,饮了小半碗,依然面不改色,神智也清醒着。

    “这是天生会喝酒的了”,琳琅道,“我酒量差极了,阿慕在这点上,看来是随陛下。”

    穆骁笑而不语,未就此接言,只让宫人又给颜慕满上。琳琅见状拦道:“别满了,别把孩子真吃醉了。”

    穆骁遂听她的,没让颜慕再喝,只是微晃着自己的酒杯,噙着笑音啧叹一声,“朕的酒,似是有些发酸了。”

    意指她想试他酒量、却怕孩子吃醉,惹得他这做父亲的,要吃醋了。

    若在没有记起穆骁的杀心前,听到这句,琳琅真会当成家人之间的戏言,但因记得穆骁恨她入骨的眼神,因这眼神忽地浮上心头,与面前穆骁含笑的眸光相重合,琳琅一时接不了这句,借低头用膳掩饰,调整好面上表情后,方笑着抬头,将食案上一碟蜜汁山药,朝晋帝推了推道:“既觉发酸,那就吃点甜的。”

    山药未入口,而穆骁心中,已似蜜甜了。此时用膳之气氛,听起来,看起来,真像是和睦的一家人,可侍立在旁的素槿,将这一幕幕看在眼里,却觉骨子里发冷。

    她知道晋帝是在小姐面前演戏,假装将小公子当成亲子,知道小公子是迫不得已,在小姐面前,不得不做晋帝的儿子。可,她也知道,如果当年那名出入香雪居的少年,真是晋帝穆骁,那么,眼前正假做“父子”的二人,实际上,正是血脉相连的亲父子。

    天下间,真有这般巧合到荒诞的事情吗?若晋帝真是当年那名少年,那么,他对小姐疯一般的迷恋执着,就有了由头……若晋帝真是当年那名少年,那这世事,对待小姐,也未免太残酷无情了……

    素槿简直不敢深想,她暗暗设身处地地代入了一会儿,便被那种似能将人狠狠撕裂成两半的痛苦,震退了出来。如果晋帝真是当年那名少年,那小姐一直保持现下的失忆状态,或许才是好的……如果小姐记起所有,知道当年爱着的少年,对她做了什么,又如何杀死她后来深爱着的丈夫,她要如何面对这一切,也许,忘了,才是好的,可以忘记,是上天肯给小姐的最后一点仁慈……

    膳罢,坛酒见底,穆骁仍是清醒着,琳琅没能成功灌醉穆骁,又看喝了小半碗的颜慕,也没有什么后劲上来,人依然清醒,不由在心中叹想,这二人,大抵真是亲父子——本来,她对他们究竟是否真是父子,还是有点怀疑的。

    这一夜,未等她婉拒,晋帝穆骁,主动没有留宿棠梨殿,只在走前,笑对她说,明日宴上,会送她一份贺礼。

    所谓贺礼,琳琅只以为是金玉之物,而翌日这生辰宴,她虽起先心中排斥,但后来转念心想,宴会盛大,那她便能在宴上,见到更多的人,也许这对她恢复记忆,会有帮助。

    当翌日宴启,穆骁携她入宴,且定要她坐在他身边时,众目睽睽下的琳琅,望着下首的敬妃裴明霜,一时踟躇未坐时,已有大臣拱手谏道:“此女无名无分,焉可坐于陛下身侧,坐于敬妃娘娘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