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中华革命复兴会
陈文强讪然一笑,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我嘛,能干的比较多。一呢,可以使劲赚钱,让大家吃饱饭好有力气革命;二呢,比较圆滑世故,可以伪装成其他政派,联络或争取,以为助力;三呢,在上海滩还算有些势力,可以为大家提供些庇护和方便;四呢,歪点子比较多,做个狗头军师也勉强够格……” “听明白没有?”蔡元培笑着指点着陈文强,对众人说道:“文强这是打算躲在幕后,或者以另外的面孔示之于外。嗯,既然说了让咱们吃饱饭,咱们也就不必苛责了吧?” “文强这是自谦之语,不过也很中肯实在。”杨笃生点头赞同,“按照现在的情况,文强躲在幕后,更加有利。首先是这片基业,随着扩大,提供的资金将越来越充足;其次是文强的江湖身份,身跨青红帮,只要不暴露,不被官府缉拿,在上海滩确实能为革命者的活动提供方便。其他的有利之处呢,还有,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暗杀的技能呢?”万福华显然还是比较热衷于此,盯着陈文强问道:“提供武器,提供训练,是不是也由文强兄包办啊?” “这是自然。”陈文强笃定地点了点头,说道:“训练基地我已经选好了,你们挑选忠诚、勇敢、机智的青年,我提供武器,并找高手进行训练。”说完,他用征询的目光扫视众人,“如果大家对革命纲领、组织规范、纪律守则等没有大的意见,咱们是不是就可以先确定下来,并宣誓明志,宣告中华革命复兴会就此成立了?” 蔡元培等人互视一眼,纷纷点头。 虽然陈文强作出了一些妥协让步,但他是有备而来,蔡、杨等人却是震撼之余被动接受,纲领、规范、守则等其实更改不大,大多都是陈文强所编写。 宣誓明志的仪式也是陈文强所设计,虽然暗杀团的入团规则也很严密,入会须拜祭黄帝,杀鸡饮血,但这与江湖会道门无异,陈文强并不赞成。 这将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也注定是一个要载入史册的日子,中华革命复兴会宣告成立了。一个目前只有十二人的小团体,从此将迈向艰辛奋斗的道路,为了富国强兵的理想,为了千千万万国人的幸福,他们将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自立的大潮。 “我,###,以至诚志愿加入中华革命复兴会,愿永久遵守下列誓词:拥护复兴会纲领,遵守复兴会章程,履行会员义务,执行复兴会决定,严守复兴会纪律,保守复兴会秘密,积极工作,为推翻专制、创立民国、复兴中华而奋斗终身,并随时准备为此牺牲一切,永不背叛复兴会。” 面对着墙上张贴的入会誓词宣誓已毕,众人放下了拳头,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兴奋、激动,或是其他一些说不出的情绪,总之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革命,奋斗,救中国!”陈自强似乎还有些不敢相信,瞅瞅这个,看看那个,喃喃地说着。 “革命,奋斗,救中国!”杨笃生用力点头,声音高昂起来。 “对,革命,奋斗,救中国!”陈文强用力挥了挥拳头,然后张开手掌举在半空,倡议道:“今日无酒,咱们击掌庆祝如何?” “击掌?”杨笃生还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只是犹豫着学了陈文强的样子,把手举了起来。 “啪!”陈文强用力一掌,杨笃生身子一晃,退了一步。 “够劲儿吧!”陈文强挑了挑眉毛,又笑着转向了蔡元培。 “来。”蔡元培倒没畏缩,举起手,便先向陈文强手掌击来。 “还有我。”“再来一下。” 哈哈哈哈……清脆的啪啪声响过之后,众人互相瞅瞅,都不由得大笑起来。 正因为有这样一群人,才使中国历经苦难而不亡,虽然将会有多少人看不到努力奋斗后的成功之日,但他们的名字将永远载入了史册,人们将永远缅怀这些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为了富国强兵的理想,不惜抛洒热血,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走出地下室,陈文强脸上还带着笑,欢畅的笑容。是啊,这是真正开始,一群精英已经聚集在他的周围,为着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没错,他是穿越者,可那又如何,穿越者不是神仙。纵观这个时代的革命者,都是人才,都是精英。 论组织能力,陈文强不如宋教仁;论艰苦精神,他不如陶成章;论演讲鼓动,他不如陈天华;论文学渊博,他不如章士钊;论革命实干,他不如黄兴。他有的是超越历史的目光,识人用人的明智,对国内、国际大势的判断,博采众长的理论知识,从旁观者角度所设计的冷静坚忍且大有成功希望的道路。 鼓动革命大潮,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从来就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他需要全民族的共同努力和奋斗。如今,这只是一个开端,虽然路还很漫长,很艰辛,但毕竟大幕拉开了,他们将在这历史的大舞台上绽出绚目的光彩。 天空还灰蒙蒙的,但谁都知道黎明很快就会到来,灿烂的阳光又将撒满大地。 “原来是这里!”蔡元培点了点头,看了看陈文强,戏谑道:“这回放心了?否则又该给我们戴头套乱绕圈儿了吧?” “这里还是不宜人来人往,徒惹怀疑。”陈文强笑了笑,说道:“具体地点我已经安排好了,还有帮中兄弟照应,诸位不太张扬的话,应该是安全的。当然,平时多注意,这还是很必要的。” 杨笃生看着微微发白的天边,若有所思地说道:“文强说过买官的事情,我觉得不错。以术倾满清,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到底是有学问啊,以术倾满清,这句话总结归纳得好。”陈文强连连点头,赞赏不已。 “以术倾满清,以权倾满清。”杨笃生却不满足,继续依着自己的思路说道:“嗯,若是能任武职,掌握兵权,似乎更好。” “这个难度很大吧?”万福华摇了摇头,表示怀疑。 “也不尽然。”杨笃生思索着说道:“满清正编练新军,需要大量新式军官,而新式军官从何来,多是在日本留学学习军事者。如果本着这个思路,可在日本提前发展这些留学生,待到他们学成归国,岂不成了打进满清内部的钉子或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