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和离后我和渣男互穿了在线阅读 - 第131页

第131页

    .

    天干地燥,幼官舍人营的考核伴随着蝉鸣声开始。

    这次的考官是五个班的队长。

    考核和从前一样,抽签确立对手,陆宁通手气不佳,直接就抽中了秦放班上的队伍。

    列阵的时候,简玉纱找机会拍了一下陆宁通的肩膀。

    陆宁通重重点头,在听到锣声的一刻,将所有思绪全部抛诸脑后。

    下午的考核,与简玉纱预计的一样,秦放班上的兵士基础非常扎实,一个萝卜一个坑,十二个人,没有一个人拖后腿,且指挥长对常规阵型,运用的十分熟练。

    但阵型老套,破绽多,指挥者又不如陆宁通懂变通。

    两个回合下来,陆宁通就带着戊班的兵士赢了。

    至于后面的比试,赢得就更加轻松了。

    秦放作为监考官,与其余五个班的班长,一致通过戊班队伍代表四司四队出战半个月之后考核的决定。

    陆宁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小队指挥官。

    队伍的人,替自己,也是替陆宁通喝彩。

    几个监考官,也都心悦诚服,笑意满面。

    日落西山,疲劳的一天终于结束。

    大多数兵士都聚集在伙房附近,简玉纱与陆宁通行走其中,同队的其他兵士,不由自主跟随他们的脚步。

    所到之处,听到的都是四司四队的兵士们,将他们十二人作为谈资。

    其中被提起最多的,就是陆宁通。

    四司四队戊班的队伍冲出重围并不稀奇,稀奇的是,陆宁通竟然是指挥官。

    陆宁通的名字,也算在整个四司四队里打响了第一铳。

    直到休假那天,都还有人在谈陆宁通。

    陆宁通与简玉纱一同出营卫的时候,碰见了周常力,这回周常力朝简玉纱点了个头之后,便同陆宁通打了招呼,笑着问他:“这一日半不待在营卫里?”

    上次陆宁通与周常力也是在营门口见面,对方可没有这么热络地与他说话。

    这是四司一队甲班的兵士,头一次因为他自己,而不再是因为“闵恩衍”才跟他攀谈。

    陆宁通咧了大笑,告诉周常力:“我想家了,回去看看。”

    周常力嘿嘿一笑,说:“我也是,咱走呗,等入营了,有机会再切磋切磋。”

    陆宁通点了点头。

    周常力又同简玉纱说:“小伯爷,回见。”

    简玉纱颔首道:“回见。”

    周常力走远之后,简玉纱与陆宁通骑马离营,入正街之后,二人一同放慢了马速。

    陆宁通脸上止不住地笑,边笑边说正经事:“虎哥,周常力真是笑面虎,明晓得半个月之后我们要成对手,还邀我改明儿跟他切磋。”

    简玉纱与陆宁通在宽敞的街道比肩而行,她说:“周常力肯定是想套你的战术。”

    陆宁通点头道:“我猜也是这样。我不搭理他,让他没辙。”

    行至路口处,陆宁通勒住缰绳,问道:“虎哥,今晚去不去我家用饭?”

    简玉纱摇头道:“家中还有琐事,就不去了。”

    陆宁通也不挽留,只道:“那你先走,我去买几本兵书看看。”

    简玉纱便念了几本书的名字,又告诉陆宁通在哪个书斋买最好。

    陆宁通一一记下,灿笑道:“虎哥,回见。”

    简玉纱轻压下巴:“回见。”

    陆宁通转头往书斋去。

    袁烨端着茶杯,从茶楼二楼探出脑袋,目光流连在“闵恩衍”的背影上。

    方才他听得很清楚,陆宁通叫他虎哥。

    可闵恩衍并不属虎。

    而简玉纱又恰好属虎。

    袁烨结了茶钱,下楼骑马,跟在陆宁通身后。

    第五十八章

    陆宁通在书斋不仅买了兵书, 还买了志怪读物。

    袁烨等陆宁通走后,才让掌柜给他拿了一套一模一样的书。

    阅览封面的时候,袁烨起初脸色还算正常, 待看到最后一本书,眉头深拧——《聊斋》?

    袁烨带着书,回了威国公府。

    他一下马,就有小厮替他牵马,门房低头含胸道:“三爷, 国公爷吩咐您归家了先去后山书房一趟。”

    威国公府后山书房是国公爷谈密事所用, 一般不许人去,便是袁烨,平常也不敢擅自进去。

    袁烨脚步微顿, 同门房说:“知道了。”

    便径直去了书房。

    天色虽然还亮,其实时候不早了,威国公也已经下了衙门,在后山书房整理案牍。

    袁烨敲门进去的时候,威国公头也不抬,道:“回来了?”

    袁烨颔首, 随即行礼:“父亲。”

    威国公抬手,示意袁烨在小厅的靠背椅上坐下。

    袁烨待威国公坐下了, 才跟着坐下。

    威国公面色如往常一般肃然,但看着袁烨时,却比看其余庶子更加重视,那种父亲对优秀儿子的自豪感, 显而易见。

    袁烨不常来后山书房,上次来,还是去福建的时候, 他在书房里受了家法。

    这回,大抵也差不离。

    袁烨主动开口:“父亲,您召儿子前来,所为何事?”

    威国公理所当然道:“兵部尚书家的幼女,快十六岁了,你母亲已经替你相看过,知书达理,端庄贤淑,配得上你。过几日,抽一天时间,去寺庙里陪你母亲捐香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