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
凌家的育秧田的秧苗已经有小腿肚子高,再过俩月就可以拔秧了。 太阳底下,望着绿油油的秧苗,凌一实在是舍不得给别人。 “你大伯和二伯给你稻种和化肥钱。”爷爷凌安民道。 凌一道,“没事。” 她老子兄弟姐妹七个,她老子排行老六。 她有三个伯伯,三个姑姑,大姑、二姑姑嫁在外村,老姑在市里的卫生院,端公家饭碗,老叔在外地当兵,已经是军官,不可能回来了。 所以,现在能捡她这点地的也只有大伯和二伯了。 “不能什么都听小二孩的意见。”几个孩子都去市里,凌安民很不放心。 凌一道,“没事,到时候实在不行,我出去也能找点活。” 其实凌二和凌三、凌四都不小了,都不怎么样让人cao心,也就凌五麻烦一点,算计清楚以后,她发现日子也不是那么难过。 中午的时候,王刚先去了刘广兴家,然后把摩托车停在了凌家的门口。 他做好了停薪留职,既然和凌二分开单做,就另外需要找帮手,他准备把他在乡下的两个老表给带着了,一人一个月给个60块钱工资,包吃住,他们都能欢喜的上天。 “你不能就你一个人吧?”他问凌二。 凌二道,“我看情况。” 他已经跟黄国玉和黄志强说过了,至于俩人来不来,那就看他们自己了。 黄国玉是舍不下脸面跟个半大孩子混,黄志强是被老娘管得紧。 至于几个亲戚,他没去找,亲戚间谈钱太伤感情。 王刚道,“你一个人也不打紧,反正到时候咱们也是一起的。” “我不准备从银行手里拿券了。”凌二淡淡的道,“人手多一点,我们可以往厂区和宿舍区收购国库券,五十六十块就能收,里面的差价就有四五十了。” “这倒是也是。”王刚同意凌二的说法。 等到两点钟,凌二还没看到那叔侄俩过来,也就不决定再等了。 正要走,看着他堂哥凌龙抱着小五过来。 凌龙把小丫头交给凌二道,“尿裤子了,要换了。” “老三,你给换了。”凌二扒了小丫头的裤子,让老三给穿干净衣服。 凌龙问,“你们干嘛去?” 他不知道凌二怎么和邮电局的王刚厮混在一起了。 凌二道,“你在家有事没事做?没事就跟我出去转转,赚点零花钱。” 凌龙是他二伯家的,二十来岁,刚退伍回来,堂兄弟俩处的还算不错,对他也很照顾,但他二伯母那人吧,不容易打交道。 所以,对凌二来说,那一家子,他都是尽量躲着。 这次去浦江,他原本是没打算招呼凌龙去的。 但是现在突然看到凌龙,他又起了恻隐之心。 他上高中的时候,凌龙是经常背着二伯母给他塞钱的,那会凌龙还没去浦江打工,根本挣不多。 后来,他创业、结婚、直到出车祸,他这位堂哥都是帮着忙前忙后。 关键凌龙自己条件也不好,娶妻不贤,半路上分道扬镳,一个人拉扯俩孩子,也是不容易。 猛然想起来,他凌老二欠人家的。 “怎么赚?”凌龙起了点兴趣,他只听爷说凌二在帮人跑腿。 “回家拿身份证,包两件衣服,现在就走。”凌二知道他什么性子,退伍回来后,跟丢了魂似得,窝在乡里无所适从,早就恨不得逃离了。 王刚从口袋里点出来五十来块钱给凌龙,催促道,“快点吧,回家跟你妈说,丢不了你,丢了去我家找。” “行,”凌龙接过钱就跑,跑到一半,还不忘回头喊,“等着我,很快的。” 他去的快,回来的也快,不过身后跟着的他老子凌代善。 “二伯,你今个没去窑厂啊。”凌二笑着招呼了一下,其实对二伯他也没什么恶感,只是亲不起来罢了。 “你们去浦江啊?”凌代善问的是凌二,眼神飘向的是王刚。 王刚道,“丢不了,他自己愿意干多长时间就干多长时间,活不重,就是每天坐车累。” 要不是看在凌二的面子上,乡里的人他是压根不愿意正眼瞧一眼的,哪怕是送邮件,他也只送镇上有数的那么几家,剩下的,全靠他们自取。 “那就听你王刚大哥的。”凌代善口袋还揣着王刚给儿子的五十块钱,看王刚不耐烦,也就不敢再多问,只得好好交代儿子几句。 王刚发动开摩托车,凌二坐在中间,凌龙坐在最后面,三个人挤在一起往镇上去。 凌二哥俩在桥头下车,等着王刚先把摩托车送回家。 王刚把他的两个老表也带着了,一个叫邱绍亮,另一个叫邱绍杰,都是三十来岁,老实巴交的庄家汉子,个头都很高,非常壮实。 到达省城火车站,凌二决定不白跑,在凌龙和邱家兄弟的目瞪口呆中取了一万二千多现金,就近找了一家工行,以95元的价格,伙同王刚一起吃进了二万多的国库券。 然后再接着坐火车抵达浦江。 1985年券已经跌到了105元。 对本来准备大干一场的王刚的打击很大,不需要凌二多劝,他也明白,必须深入企业厂区收购才有赚头。 21、攘外必先安内 当天中午,他没急着拾掇凌二去宁波,而是掏钱先把两个老表打扮了一番,从内裤到裤子,全是崭新的,就连凌龙也跟得了一件牛仔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