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十四爷的躺赢人生[清穿]在线阅读 - 第45节

第45节

    如果抓周真的能预示一个人将来做什么,那他这儿子的志向,可能跟额娘想的有些出入。

    将来的事儿他不是没想过,只是眼下儿子还小,倒不如在盛京多轻松自在几年,等到了入学的年纪,再回京城也不迟。

    而且他总还是盼着,四哥登基的,皇阿玛若是能提前退位那便好了,既能多活几年,也能早一些结束朝堂上的乱象,一个储位之争,如今弄得是举国上下沸沸扬扬,未免有些过了。

    若是四哥,肯定舍不得把精力花在这些方面,跟皇阿玛比起来,四哥才是真正的实干之人,若是论做阿玛,那就更不是皇阿玛能比的了。

    可惜让老爷子退位,几乎等同于痴人说梦。

    第56章

    康熙四十八年的新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太平的,也包括胤祯。

    他在盛京闲散自由惯了,这两年的大年夜根本就不守夜,也不用过年期间磕这么多的头,猛不丁的一回来,还真有些不习惯。

    不习惯的不只是胤祯一个人,太子,不对,应当说是二阿哥,已经被放出来了,过年的时候也跟众兄弟一样露面,可从前的太子如今的废太子,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能被放出来还算好的,大阿哥之前是被关进了宗人府,后来挪进了原来的直郡王府,可一直都被圈着呢,连过年都没能被放出来。

    往年最是高调的两个人,今年却没了动静,反倒是显出八贝勒和八福晋两个人来了。

    八贝勒从前人缘儿就好,自从太子被废之后,追随者又多了许多,别看兄弟们当中没几个跟老八真亲近的,可只要有宗室和朝臣在的地方,那八贝勒必然是被众星捧月,想不显出来这位都难。

    八福晋的人缘可不怎么样,尤其是在妯娌当中,惯来就是爱掐尖儿的人,在旁处显显威风也就罢了,在妯娌们当中显威风,自然没人吃她那一套。

    往年那都是秀恩爱、秀权势,今年恩爱是不秀了,可能是跟府里多了一个庶长子有关,可秀起权势来,人家是溜的很。

    当年太子妃也没像她这样高调,更别提向来温婉的大福晋了。

    八福晋的作态,在妯娌们当中可以说是拉足了仇恨值。

    不过跟这两口子不同,良妃尽管已经深居妃位,自己儿子还是下一任太子最有力的竞争者,行事作风也还跟往日没什么不同,说好听点儿是谨慎小心,说难听点儿就是胆小怯懦了。

    任谁都能欺负一下,曾经的惠妃可以,现如今包括惠妃在内的四妃,还有佟贵妃,甚至几个还在嫔位上的人,良妃好似都怕着人家,一旦有什么冲突,肯定是自己先避让开。

    这样的性子,在康熙的后宫中还真不多见。

    良妃也跟八福晋的性子南辕北辙,两个人不和,准确的说是八福晋看不上良妃这事儿,那也是整个紫禁城都知道的。

    不光是八福晋瞧不上,八贝!贝勒那边那么多的追随者,有很大一部分也是怨怪良妃的,旁人都是子凭母贵,只有到了良妃这里,就变成了母凭子贵,不管是之前做贵人的时候,还是现如今做妃子的时候,都光给八贝勒拖后腿了。

    哪里像废太子的母后,之前母凭子贵,丁点儿大的时候就做了太子,现如今因太子之位都已经被废了,皇上还能做梦梦到已经故去的赫里舍皇后,以至于从年三十开始,就对废太子多加询顾,时常召见。

    往年的父子之情,如今又开始慢慢恢复了。

    可算把一群人急得不轻。而在康熙四十八年的第一次大朝会上,废太子居然也能上朝旁听了,明明半年前,还被皇上列了数宗罪,甚至被斥责为不忠不义之人。

    如今倒好,人家父子俩闹别扭,闹得大了,也照样能和好,反倒是坑了他们这些朝臣,尤其是从废太子船上下来投奔八贝勒的朝臣。

    不光是废太子,大阿哥也出来旁听了,虽然啊皇上对大阿哥爱搭不理的,不像对废太子那样亲近,但人家好歹也放出来了,作为皇上的长子,就算无缘大位,那出来收拾几个臣子,不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朝堂上已经有很多人在后悔了,眼前这场景,实在让人琢磨不透。

    “此前朕让众臣举荐太子,结果早就已经出来了,朕一直没有公布,就是为了等到所有的皇阿哥都到齐,由他们再举荐一次太子,若真的上下一心,那朕这个皇帝做的,看起来也没那么尽如人意。”

    康熙有什么算盘,大概没有人能想明白,不过这话暗示得明显,若满朝文武全都上下一心举荐八贝勒为太子,就说明这些人对当今并不是那么满意。

    所有人都诚惶诚恐地跪下,胤祯也只能随大流,这些京城的日子就是不好过,尤其是过年,因为膝盖和额头太不友好了。

    皇阿哥举荐太子,而且是放到眼下这个时候举荐,想交份空白的奏章上去耍小聪明可是不行,胤祯不改初衷,直接投了四哥一票。

    反正他得罪了那么多人,支持谁不支持谁,都不重要。

    胤祯并非是最小的,十五也已经上朝旁听了,总共十三位阿哥,交上去十!三份奏折。

    因为是当场写的,彼此之间也没有商议过,胤祯当时还挺好奇的,大哥和二哥会写谁,四哥会写谁,八哥又会写谁。

    四哥从来都没冒过头,若是写了旁人那也不奇怪,但八哥说是写了旁人的名字,那可就滑稽了,若是写自己的名字,那也怪怪的。

    康熙让群臣举荐太子,四面八方送过来的奏折早就已经分出来了,一直待了三个月才公布结果,但是让皇阿哥去见太子,却是当场就公布了结果。

    废太子、原直郡王、四贝勒。

    废太子那一票是四贝勒投的,大阿哥那一票是八贝勒投的,除了四贝勒和八贝勒两个人之外,其余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投给了四贝勒。

    “都说八贝勒的人缘好,如今看来朕的四贝勒虽然人缘比不上八贝勒,但兄弟感情更好,这倒是让朕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康熙一开口,说的就是所有人都不愿意听的话,平衡之道玩了几十年,朝臣觉得厌烦,这些皇阿哥们也跟着厌烦。

    “朕思来想去,也觉得是个好法子,老四和老八,一个是被兄弟举荐,一个是被群臣举荐,太子之位只有一个,朕不好取舍,那便依着长幼次序来吧,封四贝勒为太子,择日举行册封大典,封八贝勒为廉郡王,既是能够被群臣举荐出来,那朕相信廉郡王的能力,过了正月十五就出海吧,朕相信你在海外也能打出一个大清来。”

    四贝勒被封太子,八贝勒被封郡王,而且这是……被流放了。

    话说的再好听,海外那也不是大清之地,还不如被发配到盛京去呢。

    不光是群臣傻了眼,就连十四这个所谓出主意的人也跟着傻了眼,皇阿玛这是舍不得大哥和二哥,所以先派八哥去探探路?

    老爷子不要面子了,群臣举荐八哥,老爷子却!却一下子把人支到了海外,谁知道史书上会怎么写。

    再说八哥在群臣当中这么大的威望,老爷子也不怕真把人给惹急了,反手来个逼宫。

    康熙还真不怕这些,别看朝堂上乱糟糟的,有人跪下求他收回成命,有人急着为老八说话,当然更多的人可能还没回过神儿来,站在一旁,双眼发愣。

    老八笼络的都是些文臣,其中只有少数是死忠,绝大多数不过是因为利益才围过去的,如今利益没了,该散也就散了,就算是没散,在强权之下也没什么用。

    三个月,他隐忍不发,不光是把这些人的利益关系捋清楚,更重要的是把老八伸进军队的爪子给暗中剁了,安排老八去海外,绝对不是去流放。

    若不是十四出了这主意,老八今日就不是被封郡王了,而是被撸成光头阿哥,而且要像对老大、老二和老三那样,彻底让老八绝了做太子的可能。

    出走海外,已经是他手下留情的结果了,又不是只把老八一个人放过去,会让老八带些粮草和兵丁的,如果老八在海外真能有他们预计的那么顺利,他就不愁怎么安置老大和老二了。

    倘若这几个儿子都能在海外建立新的势力,对大清来说也是好事儿。

    不管是之前的废太子也好,大阿哥也好,还是旁的兄弟们,包括胤祯在内,在自己的奏折上写下老四名字的时候,谁也没想过太子之位就真的这么定下来了。

    不过,好在是老四,不是旁人。

    皇阿哥们没什么反对的情绪,别看老爷子儿子多,但真正适合当皇帝的,数来数去也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废太子,另一个就是新太子了。

    心里有反对意见的还是那些臣子们,四贝勒可不如八贝勒好说话,也不如八贝勒更容易被讨好。

    当年追缴欠银的事儿,虽说大部分骂名都让十四贝勒给担了,但不可忽略的是,当年主办这件差事的人可是四贝勒。

    第57章

    老爷子出手就放了个大雷,后续留下了不少需要处理的麻烦事。

    八贝勒,不,现在应该说是廉郡王了,过了正月十五就要出海,虽然皇上不肯承认这是流放,但在众人看来这与流放也没什么区别了。

    虽说可以让廉郡王带着兵丁和粮草走,日后也能跟大清联系,但良妃不能走,八福晋不能走,廉亲王年前刚刚被赐名的大阿哥弘旺也不能走。

    一方面是海外条件艰苦,另一方面这又何尝不是人质,只要这几个人在,廉亲王就不敢轻举妄动。

    还是贝勒府的八爷府邸,连扩建的计划都没有,之前还趾高气扬的八福晋如今都快哭成泪人了。

    “皇上不留情面,咱们又何苦忍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大不了就是死,也好过将来,爷去那不毛之地,夫妻离散,家不成家。”

    八福晋宁肯拼着一死,也不想留在府里边守活寡,更不想爷下半辈子就飘荡在海外了。

    八爷却是不想死的,关键他知道,只要一出手,那就是必死的结局,若是再给他几年的时间,或许还有把握跟皇阿玛拼上拼,但是眼下绝无可能。

    与其就这么赴死,那到还不如出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咱们活着,日后就总能相见,往后京城是什么格局还都不好说呢,皇阿玛曾经废过太子,谁能保证将来就不会废太子了,说不定皇阿玛到时候还会让我回来。”

    就算皇阿玛不改变主意,他将来若是真能在海外打出一片领土,未必不能把妻儿和额娘都接过去。

    只可惜,费尽心力扳倒了太子,最后却让老四捡了漏。

    不过皇阿玛猜忌之心这么重,谁能保证老四不会是下一个废太子呢,可能还不比他呢,海外逍遥自在,没这么多的束缚,又有整个大清做保障,想要打下一片领地应该也不难。

    难不难的都得准备着了,廉亲王人缘好,又是奉旨出海,虽然他曾经的一部分追随者如今对他是避之唯恐不及,但还有一部分人愿意支持他,跟户部磨,跟兵部磨,跟工部磨,就是为了他能多带些人马出海。

    廉亲王就这么灰头土脸的认了,从此退出夺嫡的漩涡,京城最重要的事儿不是廉郡王出海的事儿。

    而是新太子册立,废太子还!还住在毓庆宫呢,旧人是要给新人腾地方的,可旧人又该搬到什么地方呢。

    重新修建一处二阿哥府,那可是需要耗费不少时日的,再说皇上的心思一天一个样,如今是旧人不如新人,可谁知道什么时候新人又赶不上旧人了。

    眼下这个节骨眼儿,新太子也好,废太子也罢,朝臣都是不敢得罪的。

    废太子是自己跟皇上上了折子,要求搬离毓庆宫,而且不想住在京城,想去畅春园住,或是在京郊找处庄子。

    如果皇阿玛同意的话,他更想出海,远离大清,一个曾经做过太子的人,待在大清很难再有什么人生自由了。

    他如今也怕极了皇阿玛,之前皇阿玛为了平衡朝堂,总是要拿着两个儿子甚至三个儿子来达到一个平衡,跟老大斗了那么多年,做了那么多年的太子,他早就累了,不想掺合其中。

    皇阿玛想提拔哪个儿子平衡朝堂,还是想让哪个儿子做老四的磨刀石,都无所谓,但可千万别再找他一个人祸害了。

    废太子的悲哀之处,是连流放都不能,皇阿玛不放心他去海外,大部分是出于安全考虑,不放心他和十四一样去盛京,是怕他回了盛京搞事情。

    如今他是既不能待在京城,却也不能离京城太远,一言一行都必须在皇阿玛眼皮子底下才可以。

    新太子如今也是战战兢兢,君心莫测,尤其是在这种一点头绪都摸不到的时候,那就更得谨慎了。

    越是谨慎,越是得要牢牢的摁住十四,之前还信誓旦旦的跟他说记住教训了,可刚一回京城就搞事情,老爷子坑起儿子来可从不手软,万一老八把这事算在十四头上,临走之前坑十四一把,那哭都没地方去。

    四贝勒府大门紧闭,谁也不招待,在宫里读书的弘晖也请了假,被接回府里头了,不光是弘晖,连有着自个儿府邸的十四,如今也住进了四贝勒府。

    四贝勒整个人都紧绷起来了,被皇阿玛封为太子,这事儿虽然惊喜,但更多的是惊吓,谁知道老爷子是怎么想的,如今必须得老老实实的。

    尤其是胤祯和弘晖,这两个人最容易被人揪辫子,必须得他亲自瞧着才放心。

    四贝勒府的保留项目就是种地,后花园躲过一劫,前院就不成了,单独划了一块地方用来种东!西。

    时隔好几年,胤祯又换上了粗布麻衣,好在现在地里边的活少,几乎不用怎么费事儿,愁就愁在开了春之后,那活可就多了。

    “最难的就是耕地了,这几块麦子地肯定不用动,余下的那两三亩,等开了春,你阿玛肯定让咱们耕地,而且还不能用牛,全靠人力。”胤祯跟大侄子科普。

    四哥虽然有三个儿子,可能到地里来干活的也就大侄子弘晖一个,老二弘昀身子骨病弱,汤药不断,老三弘时只有五岁。

    胤祯跟弘晖那是打小的交情,叔侄二人向来都是当兄弟相处的,如今被安排来种田,那也算是难兄难弟。

    刚刚上位的太子爷就没那么清闲了,老爷子把他叫到乾清宫去,商量如何安置废太子,这还真是轻不得重不得,怎么说都不对的事儿。

    “皇阿玛不如听听二哥自己的意见,还是二哥自己愿意比较重要。”

    四爷能怎么说,把人放宫里不行,放宫外也不好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