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笼中缪斯在线阅读 - 第22页

第22页

    而他于陈景焕,则是物质世界中内心唯一一块净土。

    他想要与他交欢,想要与他尝遍人性中所有恶劣的部分。而陈景焕只希望他保持天真,永远做那个被锁在梦境之地,不可亵渎的神明。

    作者有话说:

    锁章已编辑

    第13章

    如果不是为了陈景焕,易澄想,他是绝对不会答应去上什么无趣的钢琴课。不过,能够去上钢琴课倒也有些好处,至少他可以有机会走进梦寐以求的校园里——陈景焕给他安排的老师是音乐学院的某个教授。

    对于易澄而言,他是无所谓谁来教他的钢琴,教授还是普通学生,没有什么两样。

    “司机会在你下课之后到校门口接你。”

    陈景焕有心拓展公司在亚洲地区的业务,自从“白鸟”的秀场完成之后,他甚至没有在国外接受什么采访,直接就回了国。

    创作是有间歇期的,设计也一样。

    他一心想要用“白鸟”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因此,整场秀从前期设计到后面裁剪、选模特等各个步骤,他全都亲力亲为,所有拿主意的事情几乎没让旁人插过手。

    有人说,“白鸟”中部分服装的设计其实并没有陈景焕后来设计的那样成熟,甚至在许多细节上都能找到提升的空间,然而,真正的美感往往来自于某一个灵光乍现,抛开那些技术层面的东西,“白鸟”或许是陈景焕设计生涯中最灵动的作品。

    与陈景焕来说,结束了整个秀场,他最大的感受就是疲倦。

    易澄在心底对他的评价就是四个字——“阴晴不定”。他在某些事情、某些时刻上总是出乎意料的疯狂,然而过了这段,他就进入了一种倦怠期。

    易澄可以明显感受得到,陈景焕这两天对他的兴趣减少了。

    或许用兴趣一词来形容对一个人的感受,会显得有些奇怪。可惜事实就是如此,当一个人口渴至极的时候,他会死守住自己唯一的甘泉,而等他饮饱之后,他对于这湾泉水的兴趣就会减少。

    但是,人为了活着,又不能离开水。

    这个道理是易澄很久之后才想明白的,不过那时他已经快被陈景焕这种若即若离搞疯了。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男人明明没有他想得那样需要自己,却不能容忍自己逃离他的掌控。

    ……

    音乐学院外面的街道不算宽阔,私家车一辆接着一辆,车速缓慢。易澄坐在车里,半是好奇半是紧张。他是第一次见到想象中的校园,校门旁边三三两两的学生走在街上,年轻,充满活力。

    他睁大眼睛看着车窗外,陈景焕在旁边看着他没有反应,伸手在他的后颈上摩挲了一下:“一下课就出来,别晚了。”他垂下目光在易澄纤细的手腕上停留了一会,上面那圈银镯子反着金属的冷光。

    那上面装了什么东西,易澄是知道的。

    应该是定位器。

    陈景焕的解释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男孩对此的反应只是点了点头,他其实并不在乎上面装了什么东西,就像是他也并不在乎陈景焕在别墅里装着监控器。他在陈景焕面前本就是坦诚的,他对男人毫无保留,所以他并不会排斥他的做法。

    车子在靠近门口的地方停了下来,有人弯腰在车窗上敲了敲。

    易澄抬头就对上了俞桓的笑脸,这让他感觉轻松多了。本来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地方让他实在紧张,不过当陈景焕告诉他,俞桓正是在这里当老师的时候,并且会让他过来送他的时候,他才终于放松下来。

    “走吧。”

    俞桓一如既往的和善,他给别人的感觉永远是如沐春风。一副英俊的面孔,加上年轻教授的头衔,让他在学校里的人气十分不错。就算不是他的学生也多少听说过他的事情,在社交媒体中看到过他本人的照片。

    一路上都有学生在跟他打招呼,当然,易澄顶着一头扎眼的白发跟在他身边,也受到了不少注目礼。

    易澄的年龄并不比这里的学生小几岁,然而他对于同龄人的这种单纯好奇的打量却感到有些焦躁。他回头又向校门口的方向望了望,然后快走两步跟上了俞桓。

    俞桓显然是察言观色一把好手,他意识到易澄的不安,所以领着他走了校园绿化树林里的小路。

    这会正是春光明媚的好时候,只是易澄在出来之前就被勒令禁止长时间待在阳光下面,他的眼睛对光线尤为敏感,这会正戴着墨镜。墨镜对光线的过滤,让他对这种春意多了份迟钝。

    “我发现每次看到你,你都在找陈景焕。”俞桓轻笑了一声,随手拨弄着路旁探出来的榆叶梅,“好好跟别的人聊会天不好吗?”

    易澄之前在上课的时候和俞桓有着不少时间的相处,可以说,现在除了陈景焕之外,他最熟悉的人就是身边这个男人了。可即便是如此,在没了陈景焕的地方,他总觉得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忐忑,似乎一颗心很难沉静。

    “可以聊天。”他的声音实在不大,干巴巴地开口,也不像是要聊天的样子。

    俞桓用余光扫了他一眼。虽然陈景焕没跟他说过关于易澄太多的事情,但他早先在和易澄相处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男孩的不对劲。他很乖,甚至可以说是到了对陈景焕言听计从的地步,相比起同龄正处于叛逆期的小青年,实在已经是好得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