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在线阅读 - 第86节

第86节

    但是鲁盼儿不愿意被照顾,几门辅课和校务工作量并不大,每位老师分管一样很轻松的,事实上农村的小学里从来没有专门的音乐、体育等辅课的老师,“谢谢郑校长。不过,我可不能不干活儿白领工资。”

    杨瑾也笑着说:“我们多领一份工资,就要从社员们身上多扣一份钱,还是不必了。还有,鲁老师现在的情况上课太辛苦,我也希望她能借此机会在家多休息一段时间,这学期就不上课了吧。”

    都是一个公社的,郑校长了解杨瑾和鲁盼儿的情况,也知道他们夫妻人品好,不想占几个月工资的便宜,就笑着答应,“那鲁老师就先停一学期的课,下学期再回学校。”

    民办教师队伍并不是很稳定,经常会有人转行干别的,再有就是女老师怀孕生孩子也要休息。鲁盼儿爽快地答应了,“以后学校缺老师的话,我当然再回去。”

    “就这么说定了!”郑校长很满意。

    鲁盼儿和杨瑾也高兴。

    八月中,鲁盼儿如愿生下了一个粉嘟嘟的女儿。

    毕竟是第二胎,要比生梓恒时顺利得多。

    “真是mama的乖宝宝!”鲁盼儿生了孩子精神还好,看着包在襁褓间的女儿拉住杨瑾,“有了她,什么都是值得的。”

    为了小女儿,鲁盼儿牺牲了上大学的机会。杨瑾在得知实情后,也曾反复思考,如果是自己会怎么选择?过去他一直没有想通,现在抱着小女儿,感慨不已,“母爱太伟大了!”

    “自己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鲁盼儿轻轻抚过女儿的嫩滑的小脸。

    “呀,她对我们笑了!”杨瑾惊喜地叫了起来,“眉目婉约,巧笑嫣然,实在太美了!她一定知道我们都爱她,不如就叫她梓嫣吧。”

    “很好听的名字。”鲁盼儿笑了,“把她放在我身边,你也休息一会儿吧。”

    “以后我们可是儿女双全了。”杨瑾兴奋得睡不着,躺在鲁盼儿身边,“我们要好好培养两个孩子,让他们比我们还要幸福……”说着突然发现妻子睡着了,哑然一笑,在她的额上轻吻,“我爱你!永远永远。”

    丰收和丰美经历了梓恒出生,有了见识,不再说好笑的话了。倒是梓恒一觉睡醒后看着家里多了一个小meimei,又是好奇又是喜欢,围着小meimei打着转儿,半晌又问mama,“小meimei怎么一直睡觉不理我?”

    “梓嫣还小呢,”鲁盼儿看儿子又看看女儿,知足地笑了,招手将儿子抱在怀里,指着女儿说:“等她长大了,你就可以带着她玩。”

    “小meimei,你一定要快些长大呀!”梓恒就叮嘱睡着的梓嫣。

    “让mama多休息,”杨瑾笑着将儿子抱了过去,“来,爸爸教你认字。”杨家的孩子都是从小认字,如今梓恒稍大些,他便做了些卡片,写了些常见的汉字给儿子看,不知不觉的,小梓恒就认识了几百字。只是他现在太小,手还没有长成,不能学写字。

    “我天天休息,哪里能累呢。”鲁盼儿说着,歪着头看杨瑾教儿子,生产队里男人很少有管孩子的,他却不一样,只要在家,总会分出许多时间给孩子,用心培养。想来,公公婆婆就是这样教杨瑾的,才将他培养成如此优秀的人。

    如今梓恒虽然小,可很显然已经比同龄的孩子要聪明懂事了,将来也会像他的父亲一样出色。

    而梓嫣,有这样的父亲,也一定会幸福。

    第142章 万事不顺

    有了一儿一女, 杨瑾真是无比地快乐,无比地满足, 忙碌了几天,正准备给跃进写信报喜,却先收到了跃进的信——探亲假结束后他已经回部队,如今已经到了军校开始学习,同时他又给家里邮了二十二元钱,进入军校就是军官了,津贴比过去高了,跃进依旧只留下一元钱买日用品, 其余都邮回家中。

    “跃进从小就犟,怎么说也不听!”鲁盼儿埋怨。

    自家五口人, 倒有四个上学的,在外人看来日子很难, 但其实杨瑾有积蓄有奖学金,还有额外的收入;跃进在军校不花钱还可以领津贴;丰收丰美有一份抚恤金,生产队还会给一部分免费口粮;自己工资之外又做衣服挣钱,家里非但不艰难, 日子过得还不错。

    但是跃进就是认准了要为家里尽一份力, 发了津贴就邮回来。也亏得空军供给标准高, 家里倒不担心他吃不好。

    九月初, 送丰收丰美上高中后, 鲁盼儿就说杨瑾,“你也该回学校了, 耽误太多的功课并不好。我这边有蔡颖帮忙,并没有什么事的。”

    “不行,”家里只剩下坐月子中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杨瑾怎么能放心,“等你出了月子我再返校,暑假前我已经向学校请了假。”

    “蔡颖、陈婶儿和小春婶儿都能来照顾我,你难道不相信她们?”

    “我相信她们,可是我一定要亲手照顾你和女儿。”杨瑾温柔地笑着,“功课可以再补,可疏忽了你和孩子,就再不能弥补了。”比起妻子的牺牲,自己耽误些功课又算什么。

    鲁盼儿知道他一向把把家人看得特别重,只得等出了月子再催,“你今天便走吧,耽误了半个多月的课,回学校还不知怎么起早熬夜地学呢!家里的事你又有什么不放心的?眼下正是农闲,我也不上工,只带着两个孩子,还不是整日歇着。”

    “答应我,缝纫活儿不要接太多。”

    “知道了,一般的活儿我都推到别人家。”

    “还有,农忙的时候不要逞强。”

    “这个你更不担心了,”鲁盼儿就笑,“小春婶儿身为女人,自己要强,却特别知道女人的不容易,特别体恤,就是我想逞强,她也不能让的。”

    “吃用上不要亏待自己和孩子。”

    “等寒假你回家,一定会发现我们三个又白又胖。”

    杨瑾其实还不放心,自己和跃进走了,丰收丰美在高中,平时家里只有鲁盼儿带着一双小儿女,但到了这个时候,也只得再三拜托了小春婶儿和蔡颖后回了学校。

    鲁盼儿说得容易,但其实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很辛苦的,可她一向最能干,且又会带孩子,非但不必大家照顾她,还参加了农忙,随后又开始收活儿做衣服。

    不过,她还是庆幸这学期自己没有排课,上课时间是固定的,不比家务、做衣服,时间灵活得多。

    转眼间到了年底,突然间知青返城的消息传来了。

    九队里的知青一个个走了,唯有蔡颖的申请没有批准。

    原来,按政策只有还保持知青身份的人才能返城,已经在当地落户安家,或者调到城镇参加工作的知青都不再算是知青,也就不能返城了。蔡颖正是因为结婚并在九队落户,才被回绝了。

    “我早知道的,不论什么事,到我这里都不顺。”蔡颖垂头丧气地说。

    消息是小春婶儿从公社捎回来的,她见蔡颖没精打采便赶紧劝道:“虽然不能回北京,可是留在我们红旗九队也不差呀。你现在正年轻,要是有合适的再找一个,一样把日子过起来。”

    自从蔡颖与吴强离了婚,便陆续有人给她介绍对象,但是她却一个也不看,下了决心自己带孩子,此时依旧摇头,“结过一次婚,差点儿没了半条命,小豆儿也跟着遭罪,我是再不嫁人了。”

    可是想到回城,她还是鼓起勇气,“我还是想再争取一下。”

    “我想回北京,我从小在那边长大,娘家人也都在那里,更重要的是我想带小豆儿回去。到了北京,我们就再不怕吴强的纠缠了。”

    “只是,回北京城一定不容易。”小春婶推了一下鲁盼儿,又问:“你看这事能办成吗?”

    鲁盼儿也觉得想改变结果很难,但是她嫁了知青,便更能理解蔡颖。红旗公社的这些知青们来自北京,他们心里一直都念着北京。过去没有机会也就罢了,现在只要有一线可能,他们都想重新回去。

    蔡颖回北京的理由,比别人还要强烈呢。

    “既然想回,总要努力争取。”

    “对,我要回北京争取!”蔡颖一点点地理清思路,对于知青返城,红旗公社一律放行,真正卡住的是北京那边,“我去问他们,我现在已经离婚了,为什么不许我回家?”

    蔡颖确实与其他落户在农村的知青不一样,她与吴强离婚成了单身,鲁盼儿便劝道:“不管能不能办成,你尽力去办,总归将来不会后悔。”说着把杨瑾的地址给了她。

    小春婶儿也说:“你愿意去就去吧,我给你开介绍信——正好现在正是农闲,队里没什么活儿,还不耽误工分。”

    第二天,蔡颖就带着小豆儿走了。

    一个多月后,鲁盼儿才从杨瑾的信中知道她的消息。

    原来蔡颖到了北京,找到杨瑾,还有钱进、赵新月等同学,又有她的父母兄姐们,大家一起去好多部门说明情况,恳请批准,最后她终于拿到了审批。

    但是,小豆儿却没有被批准,按政策知青回城只能是本人,不律不能携带家属。

    没有北京户口,就没有粮食供应。但小豆毕竟还小,口粮什么的,平时省一点儿也就够了,其余的事情再慢慢来。

    所以,蔡颖很快就会回到红旗九队,办理户口转移,真正回到北京了。

    杨瑾还告诉她,按照新政策,他虽然已经不再是知青,但毕业后户口却可以留在北京。等到鲁盼儿考上大学再毕业的时候,也可以因丈夫在北京而留下,于是他有意在北京买一处房子,可能很快就要用得上了。

    北京的房子一向特别紧张,而且,绝大多数房子都是公房,由单位分给职工住,不能买卖。不过在钱进帮忙下,他在南城找到了一处解放前留下的老房子,房屋虽然旧了点儿,但还结实,位置也不错,又带了全套的家具,最重要的是这处房子是私房,可以买卖。

    恰好,寒假就要到了,杨瑾就让鲁盼儿带着孩子们与蔡颖一同回北京,一家人团聚的同时,也将买房的事情办了。

    若不是梓嫣还小,鲁盼儿早就跟着杨瑾到北京看看了,收到信马上下了决心,只等丰收丰美放假一家人就去北京。

    梓恒、丰收、丰美听到要去北京,简直都要乐疯了,大家一起动手,收拾东西准备出远门。

    蔡颖果然带着小豆儿从北京回来了,她给大家详细讲述她在北京的曲折经历。大家虽然提前知道了结果,可是心情还是跟着起起落落,最后又都替蔡颖高兴,这几年她过得不容易,如今能与其他知青一样回到北京回到家人身边,总归是很好的事。

    人逢喜事精神爽,蔡颖将她从北京带回来的果脯分给社员们,送给鲁盼儿的又比大家加厚了几倍,再将杨瑾请她捎给家里的东西交待清楚,便笑着与鲁盼儿商量,“我明天去公社办手续,想着顺路去襄平县买火车票。”

    “好,”鲁盼儿将买票的钱交给她,又笑着说:“把小豆儿放我这里吧,你一个人出门轻松些。”

    “我也这么想的。”蔡颖又笑着说:“杨瑾原想等放假后回来接你们一起过去,我就说很不必要,来回总要多浪费两三天时间,又要多买两张火车票,票多贵呀!我保证将你们平安带到北京。”

    鲁盼儿也觉得不用杨瑾回来接,自己可是坐过火车的,虽然两个孩子都小,但毕竟有丰收丰美同行,就是没有蔡颖并不要紧,也笑道:“我们一起走就好了,让他到北京站接我们吧。”

    “就是你不说,他也会来接你们的。”蔡颖笑了,“谁不知道杨瑾对你,对两个孩子都特别用心?”

    “听说他在北京张罗买房子,还不是为了接你们过去——将来我们在北京一定要常来常往呀。”

    蔡颖心情好,说话一直带着笑,“以后再聊吧,我先回去整理行李。”

    第二天一大早她把小豆儿送来就出门了,下午回来时依旧兴高采烈的,“火车票买好了,后天的。”又给鲁盼儿看红旗公社的审批,“北京通过了,红旗公社也批准了。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步,将户口从红旗九队转出就行。只等小春婶儿把我的户口分出来,盖上生产队的章,拿回北京我就可以重新落户了。”

    “你总说自己万事不顺,可见并不对,”鲁盼儿替她高兴,“这次的事情办得多顺利呀!”

    “我也没想到,火车票买的就顺,四张票还是连号的;公社的干事也一点儿没为难我,直接盖章同意……”蔡颖笑着叫女儿,“小豆儿,我们现在就去找小春婶儿。”

    第143章 落户风波

    可是, 蔡颖所说的一向万事不顺,居然又应验了。

    谁也没想到, 整个转户口过程中最容易办的一步却卡住了。

    蔡颖离婚后和小豆儿的户口已经从吴家分了出来,单独算一户,如今蔡颖转到北京,只剩下小豆儿一个人,而小孩子不能单独立户口,只能落在别人家。

    吴家听了消息,便赶紧找了过来,要将小豆儿的户口转到自家。

    蔡颖当然不同意。

    表面上吴家是争小豆的户口, 但其实他们还是想通过掌握小豆儿的户口留下蔡颖。

    蔡颖离婚时的决绝,让吴家一度死了心, 开始为吴强重新找媳妇,他们原以为九队工分高, 吴家又是殷实人家,降低条件还是会有人愿意的,但没想到居然根本没有人答应。

    不提吴寿山当队长时名声不好、吴红的丈夫又进了看守所这些烂事,只说吴强狠心故意打断亲女儿的胳膊, 就没有人敢嫁过来。

    恰好, 蔡颖一直没有再嫁, 吴家重新生出了复婚的念头, 被蔡颖回绝了也没有死心。前些时候知青返城蔡颖的审批被退回来, 全生产队的人都替她难过,唯有那一家人个个高兴不已, 而蔡颖去北京的时候又满心以为一定不能成功,没想到蔡颖居然真要离开红旗九队了,他们便都急了。

    蔡颖早不是过去心软好说话的人了,但是她怎么也舍不得女儿的,只要将小豆儿掌控在手心里,蔡颖一定会屈服。

    可蔡颖坚决反对小豆儿重新落户回吴家,在队部里便与吴家吵了起来。这一架吵得很凶很凶,引得许多社员们都听了消息赶过去了。

    鲁盼儿听了消息后也赶紧去了队部,蔡颖一个人对上吴家几口,可别吃了亏。

    才进了队部,就见蔡颖与吴强对面站着,放了狠话,“拼着我不回北京了,也绝不让小豆儿重新回你们家的户口!”

    社员们便都劝吴家人,“蔡颖嫁到你们吴家,下田、做饭样样不差,又给你们家生了一儿一女。你们家不但打得她掉了牙,还为了不让她考大学把小豆的胳膊打折了,着实理亏着呢。如今国家让知青回城了,蔡颖好不容易办下了手续,你们何苦又拦着呢?”

    “正是,要说小豆儿是你们家的孩子没错,可是谁家能舍得生生把孩子胳膊打断了?你看,小豆儿现在见了亲爹一直躲在娘身后不敢出来,蔡颖怎么能放心把孩子户口重新落在你们家?”

    先前吴家人还与蔡颖又吵又嚷,可队部里人越来越多,他们的气焰也就越来越低,一则他们也知道理亏,再则社员们都站在蔡颖一边。

    吴寿山和媳妇便拉着儿子,“算了,我们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