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节
也有人说她根本不是人。 当然更多人津津乐道的,还是这个女人,和当世几位俊杰之间,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时人就是这样,不管一个女人身上有多少话题,他们总能歪到桃色相关去。 不过风月娘子也不在意就是了。 直到很多年以后。 这片土地重新变得统一,新的统治者颁布了一条一条利民的政策。 免去了颠沛流离的混乱日子,普通人们的生活逐渐开始有了希望。 风月娘子终于褪去了那层神秘的面纱,走入所有人的视野。 她此时已经不再年轻了。 可所有人看到她的时候,都在感慨:她果真如自己想象中那般美丽。 她恢复了自己的本名,拒绝了那些人要给自己的荣誉。 她重新花了两年时间,再一次走遍了这片土地,了解这个时候的人民,缺的是什么。 最后,她回到了平城,开设了一间综合学校。 —— 毫不意外的踩点六更。 啊,晚安。 啊,我想要月票! 第834章 回忆 1 当时,这片土地才刚刚稳定下来。 所有人都忙着休养生息,忙着重建家园,绝大多数人都在为着温饱而努力。 富有的人,以前就能接受很好的教育,现在依旧可以。 而那些底层的平民们,连肚腹都尚且不能填饱,哪里会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一开始,这间名为“佑安学堂”的学校,根本招收不到多少学生。 甚至还有人一些自命不凡的“清高文人”在报纸上嘲讽她,说她一个女人,年纪也大了,不好好想着嫁人生子待在家里,居然还学什么古人圣贤办学堂。 李佑安没有去管他们。 她安抚好那些自己请过来的教师们,开始在平城大街小巷游说。 那些家里有适龄孩子的人家,听说有学校前两年不要学费,还管一顿中午馒头,纷纷动了心。 就这样,佑安学堂招到了第一批学生,开始正式授课。 两年以后,不再免费供应午餐,有一大半的人离开了。 一小半的人留了下来。 如果你有兴趣去图书馆,翻阅一下曾经的佑安学堂,现如今的佑安中学的历史,就会发现,这几十个佑安中学的第一批毕业生,往后,大部分都成为了花国的支柱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中间绝大部分人,都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之中表示:论起生命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毫无疑问就是佑安先生。 花国著名生物学家,朱棠先生晚年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其实我一开始上学的初衷,只是为了那每顿两个馒头,因为我家里太穷啦,在学校里的午饭,是我唯一能吃饱的一顿。两年以后,我选择继续留在学堂,也不是因为我爱学习,我只是是为了多学东西往后可以找个好工作,多赚钱。我想出人头地,想过上好日子。” 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说道这里的时候忍不住笑了起来,笑着笑着,睿智的双目之中浮现怀念之色:“当时和我一样想法的同学可不少呀,可是等到我们毕业的时候,佑安先生推荐我们去更高等的学府念书。大家那会儿想的都是:哎我学了这么多东西,如果不能像先生一样,为这个国家,为我们的同胞做点什么,那我心中怎么会不感到羞愧呢?” “先生她,真的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啊。” 最后的最后,这位幽默的老先生还给大家放了个彩蛋:“其实,朱棠这个名字还是先生为我取的,我家里就是个卖猪rou的,能取什么名儿啊?我进学堂的时候,叫朱蛋。” 另外一位建筑学家,张启珍先生也接受了采访。 “我很感激佑安先生,她打破了我对女人的认知。”她说道。 张启珍女士是佑安学堂第一批学子里面少数的女学生之一,也是难得的,家境富裕的学生。 “我家虽然衣食无忧,对女孩儿的教育却很简单。教些女红算账,能识几个字就算可以了。” 张启珍说道:“我两个哥哥都有上学,我爸爸却不让我去,说我一个女孩子家的,上学了也没用。” 第835章 回忆2 这位端庄优雅的老人说起往事的时候满脸笑意:“佑安先生第一次招学生的时候,我家里人还拒绝了。后来是我自己主动要求,我爸爸听说不要钱,这才松了口。” 她略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我们一开始进去学堂的人,有几个是真的想要学习的呢?有些人是为了一口饱饭。而我,我其实就是想感受一下,上学是个什么滋味。” “我一开始甚至打算着,去学堂里体验几天,等到新鲜感过去了,就不去了。” “直到我第一次见到(佑安)先生。” 时隔多年,忆起那个伟大的女人的时候,张启珍女士还是一脸憧憬和敬佩:“我第一次见到那个样子的女人。” 她想了想,双手比划了一下,用了几个形容词:“美丽,鲜活,身材纤细却挺拔,像是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就像是,像是一幅色彩浓丽鲜艳的话,叫人眼前一亮。” 那时候小小的张启珍直接张大了嘴巴。 她对女人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家里,端庄恭顺的母亲,长相娇媚唯唯诺诺的姨娘,还有脊背好像永远挺不直的jiejie。 和眼前的女人相比,她们简直就像是过时的,褪色的,陈旧的旧照片。 苍白沉闷,死气沉沉。 张启珍留在了学堂里。 “生我养我是父母,可让我真正意识到,我是一个真正独立的人,我也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的人,是我的先生。” “我每天都期盼着天亮,去上学,我越来越不喜欢家里的气氛。我娘虽然是位听起来很尊贵的夫人,却没有一点做主的权力,甚至包括她想拿自己的假装买个铺子。我不想过那样的日子了。” 所以从佑安学堂毕业以后,一向听话的张启珍第一次强硬的拒绝了父亲给自己看好的亲事,在盛怒的父亲要将她关起来的时候,偷偷找到母亲,从此收拾了行礼,拿了些银钱,跑了。 她去了佑安先生推荐的大师门下,开始学习现代建筑设计。 张启珍微微回忆了一下,语气感慨:“我整整离家六年。六年以后,我回到家里。我爸爸见我第一面就要打我走,知道我还没结婚更是差点晕过去,指着鼻子骂我不孝!丢人!我说我现在是很有名的设计师,他还笑我说大话。” “可是我后来自己开着汽车,载着我爸妈去了当时刚刚修建完工正式投入运营的平城大剧院看话剧。我一向强硬的穿着旧式长衫的老爸,对着亮丽堂皇的大剧院和人来人往的新潮人士露出了茫然不知所措的神色。当时我就明白了先生对我说的话:‘当你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那些曾经在你眼里无法跨越撼动的高山,就不算什么了。;” 张启珍女士有些调皮的笑了起来:“我永远都忘不了,当我告诉他,眼前这个建筑,是由他的女儿一手画出来,由我亲自监工,看着它一点一点完工的时候,我爸爸那震惊的表情。” —— 2更,后台卡出新水平了。 晚点儿见嗷,求月票票月票票! 第836章 花式吹捧 1 这部纪念电影主要分成两个部分。 一个是李佑安作为风月娘子的前期。 也是她三十多岁以前。 这个时期,她是风华绝代的风月娘子,所有人能在一个女人身上想到的,所有关于美丽,妩媚,优雅的幻想,都能在她身上得到实现。 第二个时期,就是她成为“佑安先生”以后。 她依然很美,却洗净了铅华。 她抛开了自己的皮囊之美,开始寻求让心灵得到满足的归宿。 她的美开始不再流连于皮相,而是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源自灵魂的美丽。 这并不好把控。 导演直接跟锦梨说过:“你有什么困惑或者问题,随时和我说。还有,你要是有什么想法建议,也只管和我提起。咱们要做的,就是用一切能用的办法,尽力的,将这部电影拍到我们所能达到的极限水准。” 锦梨点头:“好。” 一切出乎意料的顺利。 导演很惊奇,工作人员很惊奇,和锦梨搭戏的人,就更加惊奇了。 这、这样精湛的演技,真的属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吗? 老戏骨们对演技的钻研很深,因为深,他们就更能感觉得到锦梨的可怕。 她饰演的李佑安,竟然毫无表演痕迹,寻不到一丝匠气。 就好像,就好像,她本人就是李佑安似的。 不论她做出什么动作,说出什么话语,都让你觉得,就该这样,这是理所应当的。 甚至在表演之中,锦梨有好几次激动之处当场改了台词。 可导演没有喊停,因为他发现,锦梨修改过的台词,居然比他们十来个专业编剧编出来的台词更加适合。 这、难不成,她除了演戏之外,在编剧方面,也有不俗的天分不成? 锦梨能感觉到这些人想法。 她心里有些好笑的想:“当然要比你们更加合适啊。因为‘我’现在就是佑安先生。我说的话,我做出来的反应,就是李佑安本人会说的话,会做出的反应。这怎么能相比呢?” 这个拍摄无疑是辛苦的。 导演为了追求真实,采用全部实景拍摄,尤其是李佑安,去往一个一个的地方考察,全部都采用实拍。 也就是说,剧组要跟着锦梨,全国各地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跑,还要在各个城市搭建合适的场景。 也就是《国之脊梁》这部记录电影是影视剧爸爸直接负责,财大气粗,才能经得起这么造。 锦梨就不怎么高兴了。 她要跟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