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九零年头声声慢在线阅读 - 第70节

第70节

    马永红从来没有在家长会上这么给人夸过,她这半辈子,你说说前半辈子跟着张向东走南闯北,什么苦都吃过,也过了指望自己的时候了,人安稳下来了,就指望着两个孩子好好儿的。

    前面两年去开家长会,班主任就没有夸过慢慢一次,这是人生当中第一次。

    很激动了,脸都红的,那么多家长看着,她也不知道1说了什么。

    骑着摩托车戴着慢慢回家的时候,浑身都冒泡,“你们班主任真好,夸你了,还问我怎么教育的你呢?”

    “你怎么说的?”

    慢慢在后面笑,拽着她腰间的衣服,听着风里面夹着她的笑,“我就说努力,平常也不看电视,也不出去玩。”

    马永红一直就觉得慢慢挺笨的,说实话不是那种聪明的孩子,尤其是有了老二以后,这老二平时做事儿说话就带着机灵劲儿,招人喜欢,慢慢做事儿磨磨唧唧的,也不说话,心里想什么别人也不知道,不合心意了就直接给你爆出来,一点不顾及人的面子。

    不高兴了就拉着脸,当着人面就撂脸色,这样不好,太有棱角了,觉得对的事儿就去做,不对的事儿别人怎么说都说不通,牛脾气。

    她对于自己家里闺女的毛病,一清二楚的,老师的这一场家长会,就跟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一样,以前从来没有人夸过聪明的慢慢,大家眼里极为寻常的慢慢,其实是有大智慧的人。

    自从初三搬了学校重新分配了班级以后,慢慢也觉得比以前好,能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友善,现在的班主任虽然不苟言笑,但是她没什么坏心眼,不会踩着人。

    以前的班主任杨老师,喜欢踩着别人,慢慢成绩不差,在班里面第六名那样的,可是开家长会,就从来没有一次是夸过的,甚至又一次当着所有家长的面,跟马永红说慢慢不用功,整天不知道想什么,心思不在学习上。

    马永红回家就给慢慢说一顿,慢慢就打心眼里讨厌她,马永红只是当时觉得丢人,但是还是那句话,慢慢虽然不聪明,但是她最用功,因此她就跟慢慢说,“你好好学,是=考个第一名,比王明彩还要好,给她看看才行。”

    慢慢点点头,但是她觉得自己确实是不如人家聪明,没有王明彩聪明。

    聪明是天生的,也没法子改变,但是大可不必去羡慕。

    慢慢一直觉得每个人的聪明是等量的,就跟每个人的幸福是等量的一样,即使她现在看不到未来,但是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会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

    她没有见过真正的聪明是什么,但是有的人记忆力好,有的人逻辑好,有的人学习能力强,有的人善于人情世故,有的人有文采,每个人都不一样。

    所以,王明彩的成绩她羡慕,但是她不羡慕王明彩的聪明,只要她努力补补,也不会差很多。

    “你不要骄傲,要继续保持才行,该吃的吃,该喝得很,想吃什么就去食堂买,别舍不得。”

    “恩。”

    马永红知道慢慢在学校里面,基本上就没有开销,她不吃零食不喝饮料,就连菜都不卖,都是吃包子什么的,她比起老二来,穷过,知道钱不容易。

    然后拿出来语文课本来,在那里背文言文。

    马永红就喊着老二,“你jiejie看书呢,电视小点声。”

    老二就拿起来遥控器,小一个音。

    马永红就再喊她,“再小点声。”

    老二就不大高兴了,“我听不见了。”

    “没事儿,妈,不影响。”

    她有两年不去看电视了,偶尔打开看,也是看动画片,所以没什么吸引力的,定力很强大。

    马永红就去捏饺子,切成一个个铜钱大的小剂子,手掌摁下去成一个小圆饼,擀面杖一圈一圈的,成了一个白色的薄面饼。

    她一个人包饺子,自从慢慢上初中了,她就不喊着慢慢来包饺子了,都是自己一个人包饺子。

    慢慢背完了,看她包了半盖帘了,然后去洗手。

    “不用不用,你去歇一歇。”

    慢慢也不说话,拉着马扎在那里包饺子,不会擀皮尔,但是会包。

    她帮着包快点,不然马永红一个人擀皮再包,累得很。

    这家里,说白了,还是慢慢心疼马永红。

    她年纪越大,读书越多,就总觉得当父母的不容易,所以很节俭,舍不得花钱。

    也很体谅父母,一些事儿,以前的事儿,过去就过去了,她心软,也愿意忘记。总觉得她爸不在家,她妈一个人带着孩子,还要干着地里面的活儿,有时候都累得躺在沙发上不吃饭,背上的火罐印就没消停过。

    他爸在外面天天跑,回来就补觉,马永红从不去打扰他,不去拉着他到地里面干活儿什么的,人家浇地的时候都是两个人,马永红就总是一个人,一个人铺不了管子,她就跟前街上的妇女一起浇地,今儿你们家的,后天我们家的。

    种小麦的时候扶不动播种的机器,非得男的有把子力气的才行,她就得去求着本家里的亲戚去耕种。慢慢可怜她妈,觉得这家里,她对着谁都好,却少有人对着她好,所以她脾气暴躁一点,有时候发邪火,有时候跟个泼妇一样的苦恼。

    第80章

    二胎

    张向东是吃完晚饭才回来的, 天都大黑了, 隔壁邻居徐娘娘家里的狗在叫,马永红就去开门, “肯定是你爸爸回来了。”

    老二自己先跑出去的,慢慢在屋子里, 从窗户外面看,拎着一包的零食回来的。

    “买了饼干, 给慢慢呆这儿去学校吃。”

    “我没有吗?”

    老二不高兴,要哭。

    张向东就说,“那不是有嘛,一人一份儿。”

    老二就拿出来,果真是两份儿的, 都是一模一样的, 没得挑, 跟慢慢两个人立马就分了, 慢慢放到自己的桌子上,老二也自己放起来, 姐妹俩谁也不搭理谁,放零食的地方都不一样。

    “这一趟怎么样啊?”

    “去了圈里。”

    “圈里是哪里啊?”

    “远得很。”

    马永红坐在沙发上,给张向东留着饺子, 他是要喝点酒的, 在外面累,马永红觉得喝点就喝点吧,喝酒了在家里也睡得好。

    “那大青呢?”

    张向东吃了一口饺子, “他有事儿,不回来。”

    “怎么不回来呢?你们不是一起去跑的活儿?”

    “恩。”

    张向东话少,就这么一个字儿,好在马永红也不追究。

    冯娘娘也打电话给大青,“不是,人家向东回来了,你去哪里了?不是一起去跑的活儿。”

    她隔着院子听见了,觉得人家张向东是真的顾家。

    “我有事儿呢,车轴那里坏了,我修一下,不回去了。”

    “那行,你吃了吗?”

    “还没呢,一会儿吃。”

    “那你一会吃点。”

    挂了电话,她就老觉得不大好,迷迷糊糊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张小洋还在那里睡觉呢,她就拽着儿子起来,“跟我去地里,我今天去弄不完了,你给我搭把手。”

    张小洋就起来了,他是个暴脾气,也是个直脾气,不管平常怎么犯浑,但是地里的活儿,能去干的都干,不说是偷懒的。

    冯娘娘公公给分了地,南山一片的山,分给了张大青分张小青兄弟俩,全都是枣树。

    这一年能换不少的钱,但是也辛苦,现在这时候,正好是修建的时候,她修建了,就得有人在树下面帮着捡枝子,然后背回来留着生火用,枣枝结实紧密,生火的时候耐烧。

    “你戴个帽子。”

    “我不用。”

    大男人的,抗冻,哪里就能去戴个帽子了,张小洋自己甩着手一脸无所畏惧的走在前面,冯娘娘赶紧锁门,觉得生了个倔驴。

    “这么早哪儿去?”

    张向东拎着垃圾桶,出来倒垃圾的,看着她拿着剪刀,他这是刚起来,锅子里面还煮着面条呢。

    “我先去地里面,今天去把枣树修剪修剪。”

    张向东心里比个大拇指,这出了名的能干人。

    拎着桶进院子,听着慢慢在屋子里小声的背书,她是家里起来的最早的,即使在家里,也是按照学校的点儿。

    五六点就醒了,也不起来,就在床上靠着,然后拿出来书背书,一会儿就把一周学过去的历史政治背一遍。

    背东西这样的事儿,文科类的,没什么难度,熟能生巧一样适用的,她背的勤快,就是越背越容易的,而且越背越好背的,也不用花时间。

    学新课的时候认真听,能记住个五六分,等着而下课了自己再背一遍,然后有空早上再背一遍,时间都是零零碎碎的挤出来的,现如今早上起来,马永红在扫地,觉得扫完地的功夫,十来分钟,这孩子就背完历史换政治了。

    张向东吃完了午饭就走了,跑活儿去了,隔壁大青还没有回来。

    倒是二舅妈来了,二舅妈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她怀孕了。

    “我来躲躲,不然啊,这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现在查的很严了,家里根本就不敢待着,一旦被抓到了,不仅仅罚款,人就直接给拉走了,做掉没商量的。”

    一边说,一边进屋子里面去,昨晚上村子里面,有人举报,半夜里就来砸窗户,进去什么也不管,拉着人就走了,直接去做掉。

    这是计划生育最严的时候,哪怕就是躲着藏着生出来了,到时候上户口,还要缴纳罚款,几万块钱不等。

    二舅妈在家里觉得不行,她白天不出门,姥姥给她从外面锁着门,没人进得去,可是还是不保险,一大早,左右寻思半天,还是到了马永红这里来藏着吧。

    马永红赶紧扶着她,“来了好,省的你一个人在家里每个照应,吓坏了吧?”

    “吓得我啊,现在心还扑通扑通的呢。”

    慢慢从她身后探出来头,“大万哥呢?”

    二舅妈现在哪里顾得上大万呢,咕咚咕咚喝完水,气儿还没喘匀和了,“别提大万了,兔崽子早晚把我气死了。”

    “怎么了?”

    慢慢心里挺失落的,她还挺喜欢大万哥的,小时候带着她玩呢,去姥姥家就找大万哥玩。

    马永红看着不对劲,催着慢慢写作业去,“去,到里面写作业去。”

    慢慢撇撇嘴,“里面光线不好。”

    “那你开灯。”

    慢慢开着灯,坐在里间的屋子里,

    二舅妈压低了声音,叹气,“你不知道,我本来这个年纪,跟你二哥都打算好了,就大万一个的。”

    “可是谁让大万不争气,小时候还行,这长大了做事越来越没个谱儿,天天的不着调,考高中没考上,我跟你二哥担心他年纪小,不舍得让他出去打工,拿了好几万送进到职高里面去想着学一门技术。”

    “他倒好,整天就跟一帮混混混日子,什么事儿坏就去凑热闹,后来上了一年就不去了,你说我们拿出来几万,全打水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