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痞子相公在线阅读 - 第93节

第93节

    魏士俊在南直隶管盐道,也抓了几个为非作歹的贪官,其中就有温首辅的门生。

    突如其来的三管齐下,就算老谋深算的首辅大人也觉吃不消,以退为进,递了道请求致仕的折子,试探皇上的意思。

    皇上留中不发,让大总管袁福儿给他送了二斤上好的天麻、当归等中药,嘱咐温首辅身体要紧,放下繁重政务,好好休养一阵子。

    温首辅看着御赐的东西,枯坐了一夜。

    第二天早朝,秦王以内阁不可无人主持为由,奏请魏大学士暂掌内阁事务。

    皇上准,并加封魏大学士太子太保,入内阁主事。

    消息一出,举座皆惊,便是最迟钝的人,也明白温首辅已显露颓势。

    八月十六,相府给温首辅过了一个寡淡无味的寿辰,翌日,温首辅以年老体弱为由,再次奏请致仕。

    这次皇上准了。

    曾经显赫一时的温家,门前从车水马龙,变得空荡荡的,红漆大门紧闭,几片枯叶随风打着旋儿,显得格外惨淡凄凉。

    宫里都传出话来,皇后娘娘听说张家大小姐曾和温家议亲,深感受人蒙蔽,十分的恼火,有意退掉这门亲。

    不知为何齐王反倒坚持要娶她,武阳公主也劝母亲不要悔婚,“寻常人家见亲家情势不好,提早避祸倒也罢了,三哥是龙子凤孙,还用得着怕这个?而且一旦退婚,肯定没人敢娶张家小姐,这不是逼着人家去死吗?于三哥名声不好,还是算了。”

    一儿一女都坚持和张家的亲事,皇后无奈,只好歇了心思。

    消息传到济南,已是八月末。

    赵瑀仔细看了张妲的信,无限感慨似地叹了口气。

    信上说,“九月大婚,我的嫁衣好了,嫁妆也准备齐全了,可惜你不能来,心里总觉得少点什么。齐王府后园子有一片桃林,来年春天,我就可以酿桃花酒,你若能来就好了。”

    “姑父失势,我以为亲事必然不成,已做好出家的准备,想着铰了头发再也带不得花,就去银楼打一副首饰,最后过过瘾,不想碰上了齐王。”

    “我撞到他怀里,又踏空了楼梯,他抱着我,从楼梯上滚了下来。那么多人都看见了,我当时想,他定会以为我故意的,会恼恨我,会羞辱我。可他一句难听的话也没说,只是庆幸没划伤他那张貌比潘安的脸。”

    “瑀儿,你是不是又要劝我和他好好过日子,我也想。可我分明记得,我是被人从背后推了一把,才撞到他那里……未来的日子,也许比我想象得更难熬……”

    外面叮叮当当一通响,就跟来了木匠一样。

    赵瑀吐出胸中郁气,隔着窗子轻笑道:“忙活一晌午,秋千架子搭起来没?”

    李诫穿着一身褐色短打,满头大汗,浑身木屑土渣,猛一看真跟木匠差不多。

    他一脚踏在架子上,狠狠一拽手中的麻绳,将架子捆得牢牢的,抬头笑道:“好了,我先试试。”

    他拍拍衣服,上去荡了几下,“挺结实的,你坐上来玩会儿?”

    赵瑀笑盈盈地走过来,坐在秋千架上,李诫一下一下,轻轻推着她。

    现在正是黄昏,夕阳西坠,天边燃起五彩缤纷的云霞,映得院子红彤彤的。

    西风吹过庭院,带来远处醉人的花香。

    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安和。

    赵瑀笑道:“第一次见你也是这样的傍晚,我永远忘不了,你从漫天霞光中走近的样子。那时候可真没想到,我能活下来,还能活得不错。”

    李诫立在旁边,拉住秋千绳子,一脸的得意,“我可不一样,当时一见你我就认定了,嘿,这姑娘分明就是我娘子!不行不行,说什么我也得娶回家,好好宝贝着,丁点儿的苦也不叫她吃。”

    赵瑀噗嗤一下笑出声来,虚空点着他的鼻头,“胡说八道,当时装不认识我,我一路跑着喊你,你还装听不见。说起来,那是我平生第一次不顾脸面,在大街上追一个男人!”

    李诫耳朵根微红,讪讪笑着不说话。

    “今天我收到张妲的来信,想想当初的闺中密友,也就我过得舒心。”赵瑀叹道,“妲jiejie没办法脱离张家,如果齐王能护着她,也许今后的路会顺遂点,如果和齐王离了心,只怕路会越走越窄。”

    “三爷人不错,只要张妲别掺和到立储的事,不要充当温家的耳报神,三爷不会难为她。”

    “温首辅一去,温家的声势大不如前,还能翻起什么浪来?”

    李诫慢慢敛了笑,摇摇头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可能一下子把他势力去干净,温老头几经先帝表彰,也不好逼得太紧。皇上也是考虑到这一层,才允许他致仕,否则换一个人,早抄家了!”

    赵瑀怔了一下,喃喃道:“我以为能消停消停了,结果还不行吗?”

    “能行能行!”李诫安抚似地笑道,“起码现在没人逮着我左一个弹劾,右一个弹劾,消停多了!”

    的确,自从温首辅退出朝堂,温钧竹似乎销声匿迹一般,再也听不到他的任何消息。

    但李诫知道,温钧竹这人天生一股执拗劲儿,这样的沉默,只不过是他暂时的蛰伏,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会爆发。

    还好,魏士俊去了吏部,他爹又掌管内阁,有什么消息也能透露一声。

    李诫忽然想到个事儿,忍不住笑问道:“你妹子还闹不闹了?”

    “闹了几日,眼看无用,也安静下来了。”说到赵玫,赵瑀更加无奈,“我告诉她魏公子有亲事,她非不信,还逼着母亲找魏公子提亲,好在母亲觉得不妥,提前问了我一句,否则这个人可丢大了!”

    “她不闹了就行,明天曹无离来,我担心她一肚子火发在曹无离身上,那家伙一副恶煞模样,偏生对娇滴滴的女孩子毫无办法。这段时间正是伏秋大汛,曹无离的差事很重,你多规劝你妹子,尽量少打扰他。”

    赵瑀忙点头应下,不无担心道:“河堤不会有问题吧?”

    “前几次洪峰都挺过来了,应是无事。”李诫难得露出担忧的样子,仰头望着天,“朝霞不出门,晚霞行万里,我只盼着天天见到晚霞,千万别下雨才好。”

    然老天爷到底不屑搭理李诫的祈盼,没过两日,一场接连半个月的暴雨不期而至。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yuki 10瓶;39869174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9章

    自从这场大暴雨开始,赵瑀已连续十来天没见到李诫了。

    去年夏汛山东曹州决堤,今年春汛河南大面积决堤,接连两场天灾下来,虽有朝廷全力赈灾,但良田被淹、屋舍被毁,流离失所的百姓数以万计,人们那脆弱的神经,再也承受不住任何的打击。

    李诫严令各府、各州、各县组织人手,严密监视堤坝情况。尤其是黄河沿岸,地保乡勇全部发动起来,日夜不停进行巡堤。

    他自己更是时不时巡查堤防,若抓住懈怠搪塞的官员,二话不说,原地免职。

    但他还讲了,先前被查出来贪墨的官员,可以戴罪立功,如数返还银子后,若此次修堤筑坝有功,他作保,向皇上申请减免刑罚。

    这法子闻所未闻,不断有御史当朝提出质疑,指出此法有悖律例。

    皇上没有责问李诫,但也没有刻意地维护他。

    后来就连京城的刘铭也暗中来信,提醒他此法的不妥当。

    李诫顾不得了,他给刘铭的信里解释道,“名声如何我向来不在意,老天爷不作美,今年洪水来得太猛,曹无离说还得下雨!我就怕决堤,怕死了……灾民变流民,流民变暴民,其中道理,你比我更清楚。”

    这封信寄走后,京城反对的声音小了些。

    李诫便对赵瑀说:“应该是秦王帮忙压下去了,看来还是有人明白是非。我这里算治下严明的,可十个当官的,清廉的也就两三个。我能都抓了吗?谁来干活?狠狠整治几个大贪官,震慑官场,叫下头的人心存畏惧就好。”

    赵瑀当时一听,便觉得李诫和初入官场时不同了。

    经过两年的历练,李诫逐渐变得沉稳,也会从多方面考虑事情,加以衡量,从中选出一个相对稳妥的法子。而不是单单凭一腔热血忠诚,万事只看皇上的意思。

    而且这件事,皇上根本不好说什么。

    赵瑀心中暗叹,一方面干着得罪人的差事,一方面还要用人家干活,不得不酌情安抚,却还要承受朝中御史的非议!

    真是难为他了……

    外面的雨仍旧很大,黄豆大小的雨点儿噼里啪啦砸下来,敲得瓦片窗棂树叶一片山响。

    不过刚到酉牌,天空已是黝黑地如锅底一般,浓重的黑云不停翻滚着,就好像有一只手在其中胡乱搅动。

    赵瑀站在窗前,目不转睛盯着天空,脑海中忽然冒出个词——多事之秋!

    随即浑身一激灵,赶紧把这念头压下去。

    透过窗子,她看见游廊拐角闪出个人,何mama抱着阿远过来给她请安。

    阿远一岁多了,虎头虎脑的,能简单说几个字,见了赵瑀会喊“娘”。

    赵瑀也心疼这孩子,怕伤着他,也没特意让他改口叫太太。

    风大雨大,尽管阿远被捂得严严实实,可领口还是被雨水浸湿了。

    赵瑀赶紧让乔兰给他换一身衣服,半是责备,半是告诫,对何mama说:“讲究礼数原没有错,可阿远的身子骨更重要,我早就说过天气不好,阿远就不必过来请安。这么大的风雨,你抱他来做什么?”

    何mama腆着脸笑道:“阿远自己也喜欢来,每天一到点儿,就指着正院想要过来。难为他一片孝心,太太千万别怪我。”

    赵瑀闻言又好笑又好气,“一岁的孩子,懂什么孝心不孝心的,你这话真叫人听了别扭。你那点子小心思我们都知道,好好照顾阿远,旁的不要胡乱猜想,我们自不会亏待你。”

    何mama脸色白了几分,唯唯诺诺地应声,“是,奴婢知道了。”

    阿远和李实在一处,各自拿一个藤球摇着,哗啦哗啦,玩得很开心。

    听到两个孩子的笑声,赵瑀微板着的脸才缓和下来,“何mama,你服侍阿远用心,我心里有数……你也大半年没回过兖州了,你家大姑娘还是年前见过的吧?这样,我给你个恩典,等雨停了,着人把你男人和大姑娘接来,给他们寻个差事,好让你一家团圆。”

    何mama简直是狂喜,立时跪下砰砰磕了几个响头,一边流泪一边笑,“多谢太太大恩大德!奴婢再无他想,一定全心照顾阿远少爷。”

    赵瑀浅笑道:“起来吧,看你这幅样子,当心惊到孩子。”

    待吃过晚饭,雨势减弱,赵瑀才命几个婆子跟着何mama,护送阿远回去。

    莲心不明白为何给何mama这么大的脸面,她总觉得何mama想利用阿远少爷。

    赵瑀笑道:“大多数的奶嬷嬷,都想凭奶过的哥儿姐儿争取点儿好处,这没什么。主要是……她对阿远上心,阿远一时也离不得她,你看那么多丫鬟婆子,阿远只认她一人。”

    莲心想了想,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您让她一家子都来,她免不了顾着那头,放在阿远少爷身上的精力也会少。其他人就能伸进手去,慢慢的,阿远少爷就不这么依赖她了!”

    赵瑀讶然看了她一眼,“莲心,你一想就明白了?我小看你了呀。”

    莲心赧然一笑,“这不是跟着太太长见识了么……”

    “那这事就交给你了,你注意看着哪个丫鬟婆子合适,就安排到阿远院子里。”

    掌管人事调配,这是把莲心当成心腹大丫鬟培养!

    莲心顿时面皮微红,兴奋得心头一阵急跳,强压着激动应下来。

    赵瑀看了不禁笑道:“往后还有许多重要的事交给你做,稳住了,去吧。”

    夜色渐浓,到了后半夜,雨似乎小了,打在窗棂上,簌簌地响。

    迷迷糊糊中,旁边好像有人躺下了。

    赵瑀猛然惊醒,伸手去摸,并低声问道:“你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