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山有灵兮在线阅读 - 第2节

第2节

    “别骗我。”青年举起手中果子作势要打,“我什么都知道。”

    “是、是的,鬼……鬼大王。”程鸣羽战战兢兢地应。

    “我不是鬼大王。”青年说。

    程鸣羽连忙改口:“鬼大哥。”

    青年笑了一声,换了个舒服点儿的姿势,仰头倚在密密丛丛的树枝上。金色的碎末布满了整片乌漆漆的天空。从松针的缝隙里偶尔能看到一些亮晶晶的光。

    程鸣羽双手紧紧抓住膝盖,如坐针毡。

    “你既然能看到,就陪一陪我。”青年摸了摸自己下巴,似是在忖度,“等这些东西散完就成。”

    程鸣羽点头如鸡啄米。

    难怪小兵们不敢追来,原来凤凰岭上有鬼!她开始后悔自己没听宋小姐的话。

    “凤凰岭上没有鬼。”杨砚池说,“多的是踏不了仙路的神。话说当年,凤凰岭山神访友途中……”

    小米在身后一把抓住他腰带:“将军,你……不是,我们,真要上山?”

    杨砚池正待跟他讲故事,莫名被打断,顿觉很不爽快。“上去啊,抓住那女人问一问,她究竟是怎么回事。”他说,“昨夜到宋家察看的人回报,宋家连猫狗都跑了,这事情不蹊跷?丢了我的脸无所谓,可这门亲事是义父为我定的,这是明晃晃打他的脸。”

    小米:“可将军你对杨老司令向来不满,这回怎么这样在意他名声?”

    杨砚池指着被浓雾笼罩的山岭:“废话少说,我小时候就住在凤凰岭上,这地方我熟悉。你不敢上去就算了,在此处等我。”

    小米:“将军你只是不愿意再接待那李参谋吧?他今日要吃什么?野猪?”

    杨砚池:“再多说半句,扣你军饷。”

    小米立刻闭嘴。

    雾气粘腻沉重,小米紧紧跟在杨砚池身后爬山。山中潮湿,但没有下雨,地上的脚印仍旧清晰,小米心想,这新娘子腿脚倒是有力,一步能跨这么远,跟闺阁里娇滴滴的小姐不一样。

    “想个办法尽快把参谋打发才是。”杨砚池一边走一边说,“他在这里逗留这么久有什么用处?义父那边不是一直缺人么?参谋又是个命中带缺的扫把星,走去哪儿哪儿就有灾祸,不能再留……”

    话音未落,头顶忽然传来一声古怪呼啸。

    杨砚池来不及抬头,转身一把抓住小米就往树丛里滚。

    巨大的爆裂声从远处传来,震得人耳朵生疼,头昏脑涨。

    小米先爬了起来,转头呆呆望向长平镇的方向。

    浓烟滚滚,火光烈烈,却没有听到一丝人声。这颗炮弹直接砸中他们的军火库,炸平了整个长平镇。

    作者有话要说:  大嘎好,你们的朋友梁老师又开新故事了。

    这是个最早在大学时候我就已经想写的故事,中国的神仙体系……(省略三万字论文详情),总之查了不少资料,民间的志怪传说和民间的神,真是太有意思啦。

    这是我头一次写言情长篇,还希望大家多多捧场。【不会让你们有机会寄刀片的!

    谢谢冷杉、长安月下的雷,(づ ̄ 3 ̄)づ

    第2章 鬼师(2)

    长平镇原本有镇民一千余人,因为杨砚池带着杨老司令的恶名前来,数日内跑了约莫三四百人,镇上的不少房子都空了。

    杨砚池来这儿的时间不久,但他挺喜欢这里。人少兽多,符合他没精没神的脾性。

    镇东有一个湖泊,水清见底,里头有远近驰名的刺尾草鱼,rou质细嫩,是“长平鱼羹”的最佳原料。镇西有一片古老的荔枝林,老树结的果子累累实实,盛夏时挂满枝头。杨砚池还记得扎营那房子后头住着不少人,其中有一对双胞姐弟尤为可爱,他喜欢用吃的逗他俩笑。

    小孩的声音很软,短而胖的手指也很软。他们从杨砚池掌心里抓走糖块,圆乎乎的大眼睛里找不出一丝惧意。。

    “将军!”小米的声音都变了,“怎、怎么办!”

    杨砚池没出声,他愣愣坐在原地,片刻后才猛地站起,拔腿就往山下跑。

    小米紧紧跟着他,俩人冲进了雾里。

    很快,杨砚池从浓雾中奔出,发现自己仍旧站在方才的树丛边。

    小米紧跟其后钻了出来。

    “……将军?”小孩脸色惨白,“鬼打墙?”

    杨砚池回头看着身后的浓雾。

    凤凰岭轻易不可上去,因为一旦踏入,就无法离开。

    杨砚池以为这只是没有实凭的说法,谁知原来凤凰岭的这片浓雾,里头还有这样的玄机。

    在外看着不觉得古怪,可一旦钻入雾中,便发现雾气异常浓厚,粘实沉重,每走一步都如有无数绵软手臂拖拉着,迈步艰难。

    进山时不是这样的,唯有出山时变得古怪。

    是这座凤凰岭在留人。它不允许来者离开。

    小米在雾气中钻进钻出几次都回到原地。他坐在地上开始放声大哭。

    杨砚池不知道他哭长平镇里那些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还是哭无法离开这座山岭的自己。

    他在自己的口袋里捏到了用油纸包着的糖块。今天离开太早,双胞姐弟未起床,他还没机会给出去。

    杨砚池也坐了下来。他望着那座熊熊燃烧的城镇,一时涌上心头的倒不是悲戚,而是久久的茫然。

    凤凰岭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岭头,它是一整片山岭的统称。如果在地图上描绘这片山岭,形状就如同一只昂首的山鸡。

    山鸡不太好听。许久之前有个文人说:不大气,不恢宏,改名凤凰吧。

    于是就成了凤凰岭。

    凤凰岭里住着不少人,完全在这片岭子中自给自足地过活,日子当然也不大气不恢宏,简简单单的灶头烟火,柴米油盐而已。

    杨砚池的家就在凤凰岭里头。

    他爷爷和爹据说都是开了天眼的,跳大神跳得出神入化,舞姿优美,歌声嘹亮。

    效果则见仁见智了。女人们大多是当做看戏,听说他爹因为太过英俊,画像还流传到不少地方。

    杨砚池五六岁的时候,村里一场瘟疫,他成了孤儿。

    独自在村里哭了几天,有人路过发现了他,把他带走,辗转着去了城里。他长得白净乖巧,一双眼睛乌黑溜圆,一下就被路过的杨老夫人看中,想买回家当书童。当时还没当上司令的杨老将军极为迷信,连个书童也要测清楚生辰八字。结果一测出来,不得了——这男娃娃命里带旺,上益父母,下荫子孙,逢凶化吉,逢吉则更是吉上加吉。

    杨老将军和夫人当即决定收养杨砚池,顺便给他改了名。

    杨砚池想到家中情况,只觉得那测字的老头应当是双目发昏;但他没有依靠,只求一口饭吃,也就乖乖留在杨家当起了杨砚池。

    他带着小米一路往前走,小米还在身后哭,话都说不利落了。

    杨砚池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他在杨家作用不大,就一个吉祥物,逢年过节打扮一番坐在家里,供来往亲朋好友啧啧观赏;或是跟着杨老司令去打仗,时刻不能离开老头身边半步,好作老头子的天然屏障。怎么安慰人,他着实是不懂的。

    “别哭了。”杨砚池生硬地说,“等回了我老家,给他们烧点儿纸吧。”

    小米哭得更凶了,杨砚池心里也不好受。那么多人呢,他老想起自己兜里的糖块,想起孩子细软的手指,还有院里生了精怪的梨树,院外被夕阳照亮的青石板长街。

    可他见过更多的死人,心里有一部分已经硬了,轻易戳不动。

    抄近路走了大半日,终于在夜幕降临时找到了老家。

    当年因为瘟疫而变得一片萧条的旧村庄不知何时又有了人气,几缕炊烟,一点两点灯火。

    杨砚池的家在村口,已经成了养鸡的棚子。

    一时半刻无法打扫,两人脱了军服,想到隔壁人家去找个借宿的地方。

    “我们还能出去吗?”小米被鸡屎的味儿熏了一脑袋,顾不上哭了,“我还没娶老婆,没建功立业。”

    “能。”杨砚池随口应他。

    小米:“你保证?”

    杨砚池:“不保证。”

    小米悻悻闭嘴。

    隔壁住的都是生面人,估计是看着这村里房子尚好,所以悄无声息占了去的。杨砚池没说什么,直接蹲在路边问正给一堆石块磕头的妇人:“阿姐,方便给口水喝,给个床铺睡一觉吗?”

    他说自己和小米是走错了路才闯进了凤凰岭。

    妇人上下打量他,先是惊讶,随即慢慢浮现狐疑之色:“走错路?你们不知道凤凰岭能进不能出?”

    “虽然知道,但跑的时候顾不上了。”杨砚池指着远处,“长平镇炸了,你看到了么?”

    妇人:“看到了。”

    杨砚池正要说什么,妇人却立刻匆匆打断:“你俩……当兵的?”

    她看到了他们的鞋子和裤子。

    杨砚池和小米点点头。

    “那身体健壮……一定健壮……”妇人喃喃低语。

    她又转过头,继续深深朝石块叩拜。

    杨砚池和小米面面相觑。

    临近城镇被炮弹轰了,岭子上的人却仿似没事一样。

    杨砚池觉得很古怪,不由得站了起来。

    这房子挺小,他闻到了浓烈的药味。

    看来里头住着病人。

    女人起身,拎起一旁的篮子。篮子里装着瓜果菜蔬,满满当当。杨砚池眼尖,他看到篮子底部有不少银钱,似是十分沉重。

    “柴房住不住?”妇人说,“不要钱不要物,就当帮你们。”

    杨砚池问:“你家里有人病了?”

    妇人的忧愁一下又挂上了脸。

    她的两个儿子前几日在溪边玩,双双栽入河中。虽然很快被人救起,但两人都生了重病,眼看不行了。

    杨砚池一听就有些为难:“这样方便吗?你还需照顾病人。”

    “方便!”妇人急切地说,“没什么不方便的,住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