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梳头娘子在线阅读 - 第108节

第108节

    听到“表姐”二字,阿愁不由就瞪大了一双小眼,飞快地又看了那位“姑奶奶”一眼——这,竟是个女孩儿?!

    也难怪阿愁没能认得出来。这孩子天生一副浓密的大刀眉,眉下一双细长的凤眼,加上那高挺的鼻梁和偏厚的嘴唇,粗略看去,还真有些雌雄难辨。

    阿愁正在脑海里算着被称作“表姐”的这位“姑奶奶”跟李穆该是个什么样的亲戚关系,那“姑奶奶”已经霍地从桌边跳了起来,伸着双臂拦下李穆,皱眉道:“你干嘛总躲着我?我又不是洪水猛兽!”

    李穆冷笑一声,道:“对于我来说,你也差不多了!”

    这不客气,顿时气得那位“姑奶奶”一跺脚,指着李穆就大喊了一声:“李小穆!”

    这算是昵称还是蔑称?!

    阿愁不由就瞪着一双八卦之眼,来回看向李穆和他那个女扮男装的表姐。

    正僵持间,雅室的门外又来了一个少年郎。

    这位少年郎一进门就笑道:“你俩可真是,怎么每一见面就掐架?!”

    来的少年,年纪和那位“表姐”不相上下,也是十四五岁的模样。只见他头戴一顶藏青色幞头,身穿一件白底藏青卷云纹的斜襟长衫,衣饰看着极是朴素。可仔细一看阿愁便发现,他衣衫上那密密的藏青色卷云纹竟不是染制的,而是一针一线细细绣成的。

    仅这绣功,便可见这朴素的衣衫其实远没有看上去那么朴素了。

    给少年引路的,是个同样穿着身男装,却明显可以看出是个女孩的小丫鬟。小丫鬟把人带过来后,笑嘻嘻地向着室内的李穆屈膝行了一礼,又回头冲着新来的少年吐了吐舌,便站到那个红衣“姑奶奶”的身边,低低地叫了声“郡主”。

    ——好吧,这会儿不用阿愁来猜她也知道了,这位“姑奶奶”定是京城某位公主或者长公主家的孩子,所以她才是李穆的表姐。

    新来那个男孩的话,显然叫那位郡主很不满意,她白了那男孩一眼,带着三分撒娇冲那男孩叫了一声:“哥!”

    那“哥哥”带着一脸宠溺对他meimei笑了笑。仿佛没看到李穆想要出去一般,他冲着身后摆了摆手,门外原跟着他的一个小厮便机灵地关上了门,他则在他meimei身边的位置上坐了下来,抬头看着仍拉着阿愁站着的李穆笑道:“赶得早不如赶得巧,之前就说要请你一顿的,今儿就算我做东吧。”说着,伸手示意李穆过来坐下,那眼则往阿愁身上扫了一圈。

    李穆于心里暗皱了皱眉。对付直肠子的郭霞他还有个把握,对于鬼心眼儿多多的郭云,他就不得不提着小心了。特别是还有阿愁在身边。

    于是他按捺下被人打扰了的不快,换上一张笑脸,松开阿愁,冲着那男孩行礼叫了声“云哥”。

    那表兄弟三人寒暄时,阿愁充着个侍女的模样站在李穆身后,带着三分兴味默默打量着那两兄妹。

    这兄妹二人,不仅年纪相仿,连相貌也生得极是相像,看着简直像是双胞胎一般。那二人都是一样的浓眉凤眼高鼻梁,唯一的不同之处,只在于女孩的嘴唇要比男孩的唇厚了一倍有余——却不是说女孩的唇特别的厚,而是男孩的唇,许是因为他总习惯于抿着的缘故,看着竟特别的薄。

    于是乎,那生着厚唇的meimei,仅从相貌上看去,便比平常的女儿家更多了一份少见的飒爽之气;倒是那薄唇的哥哥,因着这格外薄的唇,看着颇有一种阴险之感。

    那位哥哥一边跟李穆寒暄着,那眼却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一眼一眼地往阿愁身上瞟着。

    这面相,加上这看过来的左一眼右一眼,直看得阿愁心里莫名一阵打鼓,总觉得这孩子仿佛在算计着自己一般。

    李穆也注意到了郭云那看过来的一眼又一眼,他心里顿时更是不爽了,便微动了动身躯,不着痕迹地将阿愁挡在身后,又问着那兄妹二人道:“不是说,你们都跟着姑姑去乡间的别院了吗?”

    郭霞抢着笑道:“你还不知道我阿娘,呆在城里嫌闹得慌,到了乡下又嫌冷清得慌。这不,才呆了几天就又把我们带回来了。”

    郭云则问着李穆道:“秦川你怎么这身打扮?要不是霞儿非说是你,我都没敢认。”

    这“秦川”二字,不由就叫阿愁一怔,忙低头看向李穆。

    李穆却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模样,只微笑着回答道:“每回出门都兴师动众没个安省的时候,我只想一个人到处逛逛,就换了这身衣裳。”

    那郭霞一听就哈哈笑了起来,却是隔着她哥哥就伸手要来拧李穆的脸,一边道:“谁叫你长了这样一张祸国殃民的脸。就算你换了衣裳也没用,要我说,你该换的是脸。”

    她伸过来的手,顿时便叫李穆不悦地拧起了眉,身体也往后轻轻一撤。

    偏那郭霞向来说一不二惯了,见李穆躲她,她竟有些恼了,非要拧到李穆不可,便隔着她哥哥站起身来,笑道:“竟还敢躲!今儿我非要拧到你不可……”

    李穆原就不是个好性情的,这会儿更不愿意给郭霞留脸面了,便猛地站了起来,对那郭云皮笑rou不笑地道:“看,这不是我惹她的,是她非要来惹我的。我惹不起,总躲得起吧!”说着,伸手拉着阿愁的胳膊,不等在座众人反应过来,便拉着阿愁出去了。

    那郭云站在那里呆了呆,直到雅间的门合上,她才反应过来,不由跺脚尖叫了一声:“李小穆!”拔脚便要去追李穆。

    郭云见状,忙伸手拉住他meimei,叹着气道:“你越是这样,他越是要躲你了。”

    郭霞气呼呼地瞪着那门运了一会儿气,却是回手就拍了她哥哥一记,怒道:“你还是我哥呢,你都不帮我!”

    郭云的眼闪了闪,笑道:“是你看上他了,我可没看上他做我妹夫,我干嘛要帮你。”

    “你!”郭霞又怒了。

    郭云则道:“你是想像阿娘那样自在一辈子,还是想像三姑姑那样被人辖制一辈子?若你想学三姑姑,那我就帮你,偏你又不是那样的性情。你这性子,是能伏低呀,还是能做小?”

    郭霞顿时哑了。

    郭云斜眼看看她,又道:“那李小穆,别看他平常总是笑眯眯的,骨子里主意可正着呢。我看你是拿不住他的,趁早罢手吧。”

    郭霞撇了撇嘴,颇为无赖地道:“拿不拿得住我可不管,我就喜欢他那样的皮相了。”

    郭云自来都是知道自家meimei的任性的,不禁浓眉一皱,道:“你别忘了他的身份。弄得太僵,对你对咱家可都不是好事。而且,你别忘了,他很有可能会更进一步的。”

    郭霞的眼珠一转,笑道:“他若能更进一步不是更好?我嫁了他,对咱家不也更好?再说,这会儿我俩都还小着呢,说那些也忒远了。”又颇为花痴地在胸前一合掌,叹道:“我就爱他那张脸了,真想摸摸……”

    郭云斜眼看看自家那花痴妹子,脑海里却不期然闪过一双努力瞪成大眼状的小眼。

    他微一皱眉,问着郭霞道:“跟着秦川的那个小丫鬟,你可认得?”

    郭霞摇头道:“今儿头一次见。”又道,“不是说李小穆一向只用小厮不用丫鬟的吗?这还真是头一次见他身边跟着个丫鬟呢。”

    这般说着,她不禁心头一动,问着郭云道:“那丫鬟有什么不对吗?”

    竟叫李穆破例带着身边的,应该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吧。她那么想着。可转眼又想到那小丫鬟实在不起眼的相貌,她便又觉得自己似乎是多疑了。

    她的身旁,郭云也是带着一脸疑惑状,轻轻摇着头道:“总觉得好像之前在哪里见过……”

    被那郭家兄妹讨论着的阿愁,这会儿也跟李穆在马车上讨论着那对兄妹。

    直到这时阿愁才知道,这对兄妹原来是汾阳长公主的孩子,且,人家果然是双胞胎。

    话说汾阳长公主和当今皇帝还有广陵王,其实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当今为长子,汾阳长公主为次女,广陵王最是年幼。许是因为广陵王跟那二位的年纪差距大了些,他和那一兄一姐的关系都不怎么好,倒是当今和汾阳长公主的关系极要好,以至于汾阳长公主守寡后,于公主府里养着无数面首的事,当今始终只睁一眼闭一眼。

    而,虽然朝廷上下都对这“有伤风化”之事选择视而不见,坊间却是毫无顾忌的。因此,爱听八卦的阿愁可没少听人传扬那位长公主的风流韵事。

    且她还知道,长公主所出的这对龙凤胎兄妹竟也都是来历不凡。且不说这对兄妹出生时,正是边关传来捷报时,仅这难得的龙凤双胎,就被朝野上下认作是个难得的吉兆了,以至于直到如今,这对兄妹都被京城许多人看作是一对活着的吉祥物,加上长公主守寡后不想再嫁,这一生只这两个孩子了,却是护犊子护得厉害,叫京城的贵人平民都不敢惹了这对兄妹。

    所以,当李穆告诫着阿愁要远远避开这对兄妹时,阿愁忙不迭地点头应了。

    对于阿愁来说,汾阳长公主府的两兄妹离她远着呢,她又一向低调,只怕是此次偶遇后再难看到那二位贵人了,所以她很快就忘了那对嚣张的兄妹。

    倒是对于“秦川”二字,她很有些踌躇。

    见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秦川挑着半边眉梢道:“别这么吞吞吐吐的,不是早说好了,有什么话就直说的吗?”

    于是阿愁便直接问了。

    李穆这才笑道:“信里竟没告诉你?”

    却原来,今年过年期间,宫中大宴时,那十四郎君状似无意般对宣仁帝提及他今年已经十七了,却还尚未取字的事。十四郎君的意思显然是想让宣仁皇帝帮他取个字,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可宣仁帝也不是个傻瓜,便顺手将几个差不多年纪的小郎全都给取了字。

    那宣仁皇帝给李穆赐的字,便是这“秦川”二字。

    不得不说,这件事连李穆都很惊讶的。又因他做贼心虚,便没敢在给阿愁的信里提及这件事。

    而对于早就已经相信了李穆是秦川前生的阿愁,其实这两个字,只是初听到时令她小吃了一惊罢了,之后便没个什么反应了。因为在她心里,秦川就是秦川,李穆就是李穆。便是李穆的字叫作“秦川”,他也依旧还是李穆。

    第一百二十八章·偶遇

    阿愁觉得她跟那对兄妹大概也仅这一面之缘了,却不想, 次日, 她便又遇到了这一对兄妹。

    而,虽然她自认为她长得“泯然众人”, 却是并不知道, 她那双一笑起来就形成两道初月状的眼, 其实极具有辨识度。因此, 当她和那对兄妹在街头偶遇时, 她还没能认出那二人, 那二人就已经先一步认出了她。

    李穆休沐的次日,他去上学后, 阿愁便去找了岳娘子等人。

    因她们进京是参赛的,观望京城流行的妆容,也就成了众人必修的课业。几人歇了这几天后,渐渐也都恢复了精神,便三三两两开始行动起来。

    那天跟余娘子从总行会回来的路上, 阿愁就曾观望过京城路人的妆容,这一天,她便拉上梁冰冰,还有另一个比她俩都要略年长一点的马姓梳头娘子, 三人结伴去京城最为繁华的丹凤大街上去看街景了——自然, 这街景主要看的还是人。

    昨儿阿愁跟着李穆逛京城时,全程都是狸奴付的钱。那时,被李穆拉着的阿愁就只顾东瞅西瞧了, 一时也没注意到京城的物价。直到今儿跟着梁冰冰还有马娘子出来,三人挑了个茶楼,正准备找个利于观察的角落坐下,忽然听到那小二给店里的客人报着各色茶水的价钱,却是惊得梁冰冰立时就拉着马娘子和阿愁跑了出去。

    三人于街头一阵面面相觑。梁冰冰摸摸怀里的钱袋,心有余悸道:“果然是京城居大不易呢。这一杯茶的价,顶咱广陵城里一壶茶的价了。”

    那梁冰冰向来是个有八百花一千的主儿,马娘子则是拖家带口的,三人里也只有阿愁是最有钱的。阿愁便扭头对另二人笑道:“我请你俩呗……”

    她话音未落,忽然就听得头顶上方有人吆喝道:“喂,我说,你,抬头!”

    阿愁等三人都吃了一惊,不由得就跟身旁经过的路人一起,全都抬头往上方看去。

    便只见头顶上方,那茶楼二楼的窗户大开着,有两个人正凭窗低头看着下方的街道。

    “你,就是你!”

    两人中的女孩伸手指向阿愁。

    阿愁呆呆学着那女孩的模样也指了指自己,便听女孩笑道:“是啊,说的就是你。上来。”说着,还冲阿愁招了招手。

    那些路人见招呼的不是自己,便都各自走开了。梁冰冰则一边抬头看着头顶上方的二人,一边歪头凑到阿愁耳旁问着她:“谁呀?”

    阿愁也在看着头顶上方那二人。

    那探头向下张望着的,是一男一女两个年纪都在十四五岁左右的孩子。两个孩子的衣着打扮看起来像是普通人家,都是布料的衣衫,偏二人眉目间的张扬,却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该有的。

    阿愁看着那二人眨巴了一下眼,便也凑过去答着梁冰冰道:“不认识呀……”

    再一次,她这里话音未落,便听得头顶上方那女孩叫道:“你是李小穆家的吧?上来,我有话问你。”

    这“李小穆”三个字,立时便叫阿愁知道眼前之人是谁了。

    她正踌躇着,不想跟这些贵人有什么交集,那茶楼里已经出来了一个小丫鬟。

    那小丫鬟一笑起来,两颊便有两个深深的酒窝。这酒窝,顿时也叫阿愁认出,这正是昨儿那个同样作男装打扮的小丫鬟。

    小丫鬟站在茶楼的台阶上将阿愁一阵上下打量,惊奇笑道:“真是奇了,只昨儿见了一面而已,我家小郎竟就记住你了。”又招手叫道:“来吧,我家娘子和小郎有话问你呢。”说着,便先行扭头往回走了,竟是一点儿也不担心阿愁会不搭理她的模样。

    而说实话,阿愁还真没那胆子不搭理那二位“吉祥物”。于是她悄悄对梁冰冰和马娘子道:“楼上那二位,若是我没认错的话,该是安国公和安宁郡主。”又补充道:“就是汾阳长公主府的那对双胞胎。”

    若是单单只提安国公和安宁郡主的封号,梁冰冰和马娘子或许还不知道他俩是谁,可一提到汾阳长公主的那对双胞胎,二人立时便知道,眼前这二位是万万得罪不起的。且不说这俩“吉祥物”向来得圣眷,便是他俩身后那护犊子的长公主,就不是她们这等小人物能够得罪的……

    那位长公主的彪悍,梁冰冰和马娘子都是早有耳闻的。这会儿见俩“吉祥物”召见,便是梁冰冰一向胆大包天,那颈后的汗毛也早竖起了一片。若不是带路的小丫鬟见她们三人没有及时跟上,回头来催促,不定梁冰冰就得拉着阿愁和马娘子狂奔而去了。

    见逃是逃不掉了,三人也只得硬着头皮上了。

    跟在小丫鬟的身后上了楼梯,梁冰冰忍不住低声问着阿愁:“你怎么惹上这样麻烦的人物了?”

    阿愁也懵着呢。这会儿她甚至都已经不记得那兄妹二人长什么模样了。她更不明白的是,她自认为自己虽然长得不漂亮,可也远没有到丑得叫人过目难忘的程度。却是不知道那二位贵人怎么就认出她来了。

    这个谜题,却是在她才刚一进门,便叫郭霞郡主给解开了。

    “哈哈,”郭霞迎着她们笑道:“远远就看到你那双小眼睛了,竟果然是你!”

    阿愁:“……”

    今儿郭霞并没有作男装打扮,且她也没有像京城的贵女们那样穿锦着缎,而仅只穿着一身再普通不过的细布衣裳。若不是她周围仆从林立,以及那上位者所特有的颐指气使,恁是谁也不会相信她是有个诰封的郡主。